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9,(19):16-16
课堂上,我和一群女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背《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时,一位女生忽地站起来,“老师,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不惑?”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能随口回应一句,“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对“不惑”的问题,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古图文”与“传世文献”之二重证据体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古神话并非古人“幻想”之产物,而是先民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上古“飞碟时代”之描述。先民没有与“飞碟时代”对应的“科技观念”和“科技语言”,他们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之所作出的理解和描述,就形成了以比喻、形似、隐喻、暗示等“谜语”形式说出的上古“神话史”。所以“飞碟观念”正是破解中国上古“神话一谜语”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安塞腰鼓》与《观舞记》都是以散文形式描绘舞蹈艺术的。安塞腰鼓与印度舞蹈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前者是陕北的地方民族艺术,后者是印度古老的民族艺术,同样具有民族风情。两篇文章共同以精美的语言将舞台艺术转化为相对抽象的语言艺术,表现出非凡的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的三篇论文,选自2010年11月12日到14日在镇江召开的"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的提交论文。这次研讨会,由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三家联合主办;而笔者选刊的这三篇论文,颇见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三家会议主办研究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世和 《学习之友》2006,(11):58-59
历史上有许多公案。什么叫“公案”?一般认为,公案就是:虽然知道的人不少,但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件。唐代诗人韩愈和贾岛之间对诗句“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的探讨,就是一桩公案。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先生在谈及学术研究与治学时,有一相当著名的论述:"照着讲"和"接着讲"。他认为,"照着讲"是规规矩矩地讲"史","接着讲"则是一种学术继承和阐扬,是对理论内核的进一步淬炼,是对学派精神的继续光大。  相似文献   

7.
今春以来,我省各地迅速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新机制”,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为使这项改革稳步走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回头看一看,分析各自面临的实际,找找问题,商量对策,思考“我们用什么保障‘新机制’的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好。以县为例,看“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安岳县提供的情况分析和对策参考在四川颇具代表性。人口众多,农业大县,经济结构单一,地方财政收入少,想办的事难办到,“以县为主”难以真正“主”起来。经费落实难,矛盾具有普遍性。另一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泸县找出的问题也大致相同,“经费落实难”制约着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管齐下”,落实与完善“新机制”。雅安市教育局赖永康的对策建议,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三管齐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监督检查,是落实“新机制”的“防火墙”。万源市有多条举措都已生效,而且其建议针对性强,抓住了关键。落实“新机制”,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总结工作,建言献策,提供给决策部门参考,本期“热点话题”的策划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相似文献   

8.
"醉"是尼采美学的核心语词。醉非酒精之醉,亦非色欲之醉,而是"音乐"之醉。醉不仅相关于音乐的发生,更相关于音乐的本性,这里所指的音乐不仅包含作为具体学科门类的音乐,而且是"泛音乐化"。同时"醉"与"灵感"、"灵见"、"天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1.“立足文本”与“超越文本”的理论支撑。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课程改革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对教材的实施来实现;另一方面,对教材的运用,又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相似文献   

10.
在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一部《遥望南方的童年》真实地再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再次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反思:留守儿童之痛,缺失的何止是亲情?  相似文献   

11.
文本的潜化结构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空白,预留了读者安放他的理解的位置,它向读者发出了一种“召唤”,“现实的读者”对“第二文本”的某些猜测和预估就是一种阅读的“期待”,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组织者,学生认知过程的合作者,首先要促成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关系,也就是“裸眼进入”。其次,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文本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形成“视界融合”而产生意义。另外,要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个性才华。  相似文献   

12.
试卷讲评是语文教学中极为关键的环节。通过试卷讲评,不仅要做到为学生指点解题迷津,更要达到巩固已有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就是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过程中常用的两个策略。  相似文献   

13.
涂昭美 《成才之路》2009,(15):39-39
本文将“偷”与“学”的关系即借鉴和运用关系展开,指出“偷”与“学”的方法,也从古今名家的“偷”中阐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尖子班”的培养问题,历来是各校关注的焦点。我在高中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经11年,每年都和“尖子班”打交道,对于“尖子生”培养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最为关键的,我认为是“定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荣亮 《考试周刊》2010,(28):125-126
透视当今学生的状态,很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都较好,他们的英语成绩拔尖,而一部分学生则两方面都有差距,甚至个别学生因英语学科漏洞较多,基础很差.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谈论企业家的领导艺术时,经常会说"王道"与"霸道"两个词,其实"王道"与"霸道"从古到今都是中国执政者所用的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陈军 《上海教育》2013,(31):66-68
从知识论上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贡献就是他的“述”与“作”。他对“六经”的整理,首先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敬重,以先人之“知”为“知”,这是了不起的。墨家教弟子只习墨经,只注重自家一家之言,养成自家的学者。而孔子教弟子遍学六经,以天下“知”为“知”,所以其弟子各有成就,绝不一律。其次,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应用。孔子的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传统”与“现代”的搓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教育是指经过多次洗礼后依然存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综合体,它主要是一个事实判断;现代教育是与现今社会相适应的、或者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能促进人更好地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一个价值判断。不论是从性质上还是从内涵上看,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对立。教育改革不是现代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替代,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教学中的“言”、“意”现状颇为尴尬,“言”被放逐,“意”被消解。殊不知,说明文的“言”、“意”气质与生俱来,“言”有品格,“意”有韵味。“言意共生”让说明文教学更有文体气质。教学中,应在阅读策略的学习中、在表达方式的揣摩中、在说明方法的迁移中实现“言意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