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加深,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执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3+2"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加强开展中外合作,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促进"3+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遵循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中外合作"3+2"新型的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优秀平台,我们首先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等,以便于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的新型人才。本文主要讲述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从而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得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高职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相关,能否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形式,同时也是以培养专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以培养新型的职业人才为目标来开展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优势来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社会职业岗位之间"无缝"对接的一种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高职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基本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就"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可以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浅析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构建有特色的立体化物流人才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系列措施和开发培养策略着重抓好专业建设,提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新型开发培养模式并提出发展高职物流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龚凤仪 《考试周刊》2012,(6):144-145
高职院校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地住是不容忽视的。为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型“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为多数高职院校所应用。但这一新型模式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弊端。远程网络课程与“2+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将有效弥补“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对高职院校远程网络实习课程与“2+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8.
董泽芳 《职业教育研究》2006,(7):F0002-F0002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得到大力发展。到2005年,高职院校已达800余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6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既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又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彰显了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暴露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缺陷。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智能型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却又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因而。近几年社会民众对高职教育多持批评态度,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高涨。基于这种背景,周明星同志结合所从事的就学工作,撰写并出版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一书。该书从高职教育的内核——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视角,对其内涵界定、培养理念和课程结构等方面表达了其创新之论。  相似文献   

9.
王斌 《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87-189
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又不尽相同。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继续发挥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我国高职教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0.
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符合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工作室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无疑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是符合当代艺术设计市场发展趋势和高职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翯  姜雨 《成人教育》2012,(4):76-7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探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的模式、师资队伍的建设、产学合作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我国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加,辽宁省也不例外。为培养适应辽宁省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确立和完善“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区域经济环境下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建立“岗位一任务”的实践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五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紧缺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教育必须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概述有不同的模式。其实,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点在于是否脚踏“实”地,做到“五实”即专业建设讲实际、课程设置为实用、教学活动重实践、质量评估求实效和服务经济得实惠。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时设置较少,一些创新创业教师未经系统学习,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这些问题既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论述,希望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急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把我国高职教育从国内市场推向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因此,高职教育在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即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李珍 《电大理工》2012,(3):53-54
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高职人才,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加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力求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厂化办学理念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性”。同时分析了课程开发的方法,提出从课程开发入手,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让高职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的目标落到实处,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8.
对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子飘 《教育探索》2002,(10):38-38
高职教育是21世纪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要发展高职教育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受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取向制约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实行了所谓的“精英教育”模式,教育资源主要用在学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上,忽略了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我国劳动者的素质较低,特别是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致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紧缺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教育必须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概述有不同的模式。其实,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点在于是否脚踏“实”地,做到“五实”即专业建设讲实际、课程设置为实用、教学活动重实践、质量评估求实效和服务经济得实惠。  相似文献   

2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人才已日益为社会所急需。然而,当前我国高职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模式的分析,探讨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T”范式以及其他多种变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