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独具特色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它为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探讨邓小平同志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的执政道德是道德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执政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权的长治久安,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非常重视执政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在执政党的成员道德,组织道德和决策道德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要求,是新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至中共八大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的重要成员,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对执政党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邓小平这一时期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来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起点和源头。认真梳理和总结邓小平这一时期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执政合法性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党在执政合法性建设上的曲折历程的基础上,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党”这一根本问题,对重塑党的执政合法性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邓小平执政合法性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充分体现“关怀”,建立完整的社会认同体系;强调和注重制度建设,用制度维系合法性。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执政能力与执政党道德建设的关系,可以通过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对现实的认知来把握.执政党道德建设有三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指执政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二是中观层面,指执政党各项制度及路线、方针政策的合道德性和价值意蕴;三是宏观层面,指执政党作为一个整体,它的性质、立党宗旨、执政目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等体现出来的价值选择.与此相应,当前要高度重视党的执政理念、党的制度伦理和党员干部个体道德修养等三个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执政党的建党思想宋涛《邓小平文选》对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的建党思想作了深刻论述,内容极其丰富。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4页,以下引该书只注明卷数和页码)...  相似文献   

7.
执政文化发展往往规定执政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决定执政党执政的具体实践。执政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在履行执政使命、完善执政职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所担当的政治责任等都会从它的执政文化发展中表露出来。当前,我们党的执政文化发展推动着党的自身建设,主要体现在思想和政治建设、组织和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和廉政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分析新的时代特征和国内外新情况,针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状况以及党担负的新的历史任务,认真总结我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在"拨乱反正,端正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围绕中心,指明执政党的执政任务;改善领导,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长期反腐,纯洁执政党的执政队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形成了执政党建设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9.
试论胡锦涛对党的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锦涛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执政党建设思想,系统地围绕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方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执政党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党建设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学习、深刻领会并努力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然而,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对学习这一理论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往往不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存在着轻视学习、掌握这一理论的思想体倾向。为此,要把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不仅为新时期加强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明确了任务。建设具有学习品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工程庞大,内容繁杂,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品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认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强调要把制度建设当成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党内民主的落实、腐败的根除、监督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等党建问题,都要依靠制度建设去实现。他的制度建党思想,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对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党的建设的最为迫切的现实任务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党的民主功能及其中西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的中心、代议制民主的关键,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操作者和主导者;政党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政党与政党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但是,由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与政党功能也有所不同。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责任重大得多,同政府、社会的联系密切得多,不但肩负着政治领导职能,还肩负着执政职能,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执政成败负总责。我们要正视中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特点与功能差异,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观与制度衡量标准,避免在政党与政党制度问题上的"简单化"或"趋同论"。  相似文献   

14.
普京上台后,开始对国内政党进行整合,使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左翼政党几经分裂,最终势衰;中翼政权党迅速崛起,成为杜马最大党团;右翼势力也随着普京对寡头的打击而再度衰败。总之,普京对各派力量态度的变化给国内政党政制带来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党制度建党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对于我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突破党的制度建设创新,构建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保持其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根本。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发挥应用于党建领域的结果。生产力标准理论不仅是我党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核心的理论标志,而且也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变成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成熟的执政党的理论基石。它已经成为我党一切理论的逻辑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独立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多党制的架构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政党的角色功能以及法律地位不断得到规范,政党之间的力量格局也逐渐清晰.经过五次议会大选、五次总统选举和一系列政治斗争的磨练,纷繁杂乱、无序的政党活动正在走向集中化、规范化、有序化,尤其是普京上台后对政党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党竞争模式由"极端多元主义"向"适度多元主义"转变.随着第五届杜马选举的尘埃落地和第三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上台和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俄罗斯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政治建设时期.与此同时,相比较前四次总统选举,俄罗斯政党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邓小平是对知识分子问题讲述最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强调解决人才问题之关键在于发现人才,认为实现干部年轻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组织保障,重视在知识分子中选拔和培养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在继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他关于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一个战略问题,人才问题主要是个组织路线问题,全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等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学说和生产力等学说,是指引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尽快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