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读图时代,“图”在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照片”、“新闻速写”、“新闻漫画”、“新闻图示”已成为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四种主要的视觉新闻形式。本文拟对新闻图示的特性及其在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作一点分析。新闻图示的特点什么是新闻图示,它与其它视觉新闻形式有何区别,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图示是报纸上一种形象化的资料展示,它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图示最早是配合文字稿件使用的,将文字稿件中比较抽象的数字和内容或者难以描述的事物以形象化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近几年,新闻…  相似文献   

2.
国经济新闻中,属于开工、开业、开会一类的动态新闻,可以称为“纯新闻”,一般说来,它们的新闻价值比较外露,其大小也大致上可以按照不同等级、不同行业的新闻机构明显地判断出来,它们的创新集中在写作形式和编排形式上。而占经济新闻总量比较大,则是那些经验性、指导性、表扬性一类的“非事件性新闻”,与上一类新闻相对应,可以称之为“准新闻”。由于我国的政治社会条件的独特性,新闻业对基层、典型、调查这一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要“新”要“实”。在这方面,我们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业余通讯员做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同志为了求“新”求“快”,仍然违背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人为地造成了一些假报道。为了求快,预先报道。常常是“事未做而文先行”,把计划中的事说成是正在办的事,把发展中的事说成现实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早产新闻”(实质上是假报道)。去年十一月。我们收到一篇稿子,稿子开头写道:“昨日,在某地一幢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媒体对经济报道的形式、内容会有不同的取向和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把经济新闻写得普通百姓爱看、看得懂、看了有用,是做好经济新闻的“最高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变换经济报道的“切入”视角,走“平民化”路线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闻仿真图的特点 尽管作为一种图片表现形式,报纸杂志上的各种新闻仿真图愈来愈多,但即便对于许多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新闻仿真图”也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这一方面是因为,媒体在使用这一图片形式时,较常见的说法是“制图”,如注明“xx制图”,而很少采用“仿真图”的说  相似文献   

6.
“一句话新闻”是报刊上经常采用的新闻消息类体裁的一种,其突出特点是“短”,适合于报道动态性新闻。一、外在写作形式:“一句话新闻”的外在写作形式主要掌握三点即可。一是无标题,二是字数不超过100字,三是段落中不出现句号。二、内容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漫画新闻”真好看 其实,新闻的形式也可以是十八般武艺各种各样的。比如《文化报》的“天呈漫画”就是一种“漫画新闻”的形式,可为新闻的一个分枝,值得肯定与提倡。  相似文献   

8.
新闻姓“新”。我觉得这个“新”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内容要新,即“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其次是形式要新,即写作技巧要新。这就是说,内容与形式都要“新”。一条新闻,只有具备这两个“新”,才能成为佳作。本文试图论述第二个“新”,即形式新。如何使新闻写作技巧新颖?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现在列举有关古今画家绘画的故事,以便从丹青大师那里领悟个中三昧。宋人喜欢绘画,且常常出题作画,使画意与诗情融合。有一次画题出的是唐人韦应物七绝《滁州西涧》中的一个名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大家不约而同地画了  相似文献   

9.
“对论体”是报纸针对新近发生的比较有争议的新闻事实,表达正反对立观点或多层面阐释问题,表达多元观点的一种评论形式,它是电视辩论形式在报纸上的延伸。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受众认识的思辨性、提高其认识的独立性、提升其认识的深刻性。“对论体”新闻评论需要通过报网互动来弥补其与受众互动性不足的缺点,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与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的接触、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用科普新闻向广大读者宣传先进的科技知识、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一种好形式。在几乎所有的专业报刊中,都有“科普版面”、“科普专栏”、“科普文章”。而“科普新闻”则更是普遍。为了搞好科普新闻的写作,我们应准确理解其概念,掌握其特征,运用好其写作特点。准确理解科普新闻概念科普新闻,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重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它把新闻和科普创作融为一体,既不同于一般的科普文学作品,又…  相似文献   

11.
一、电视新闻中的“说”新闻“说”新闻,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口语化表述,它有别于过去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新闻。这种方式的要素和特征是主持人通过“说”的形式对所传达的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中一直强调“三贴近”,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宣传的实效,真正发挥出新闻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新闻事业的使命。对此,新闻界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可喜可贺的。不过,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只注重了内容上的“三贴近”,并未对形式上的“三贴近”引起足够的重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新闻内容做到了“三贴近”,但语言死板枯燥、可读性差,写作手法单一、陈旧、老套,新闻的感染力、影  相似文献   

13.
赵佳 《军事记者》2006,(10):55-55
“观点新闻”作为新闻类别被新闻界关注是近五六年的事。2000年初《文汇报》以“观点新闻”为题开了个言论性专栏。此后,相当一批报纸的版面和栏目里开始频繁使用观点新闻这种报道形式,观点新闻在新闻实践中得到了编采人员和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观点新闻的内涵基于实用性需求和操作层面意义,笔者主张侧重从新闻实践的微观角度剖析观点新闻。从一般的实践意义上理解,观点新闻就是以传播新闻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报道。1、观点新闻也是新闻,“观点”是一种形态的客观存在,“观点”也是一个类型的新闻事实。2、观点新闻也受新闻时效性制约,其…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闻批评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对不良现象和错误现象作事实陈述和说理评析的报道,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由概念可以知悉,新闻批评以揭露社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为主,目的在于“治病救人”、“寻找负面事件中的积极意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建立和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批评和我国新闻界的“正面宣传”有相同的目的,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民新闻:一种全新的尝试与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是最近新闻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术语之一。它是新闻发展领域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冲击,值得关注。但关于“公民新闻”的困惑还很多。到底什么是公民新闻?公民新闻是否会是将来新闻业繁荣的关键因素?为了帮助出版者和编辑们理解公民新闻,我们将新闻机构是怎样运用“公民新闻”的理念,并且通过研究它不同的级别与层次来达此目的的。公民新闻并不是一个所有新闻机构都能应用的简单概念,由于存在许多潜在的变体,所以它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列举它的11种形式。1.公共评论的开放一些出版者对任何人都可以在他们的名称下发表…  相似文献   

16.
中外出版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比较中外出版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之二罗紫初对中外出版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比较,我们主要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办学形式:我国统一规范,国外灵活多样。办学形式主要是从办学层次、学制长短、招生对象等方面而言的。办学形式统一、规范,是...  相似文献   

17.
编排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手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美国新闻学十分重视报纸的版面,编辑教科书均有专章讲述。但是正如美国新闻学标榜报纸是“超党派的独立报纸”,是“自由与负责的报纸”,是“公众通讯工具”,编辑教科书也声称,编辑工作的唯一标准是“客观性原则”,与纸老报板的意旨、报纸的政治立场全无关系。凡此种种都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其目的都是为了掩盖报纸的阶级性、政治性。虽然如此,美国报纸版面在形式、技术方面,仍不无可资参考之处。我们将美国编辑教科书关于报纸版面的一些论述,加以编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短新闻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是新闻百花园中的一支“轻骑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短新闻以其灵活、快捷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短新闻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其地位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评】谁能想到,全国老鼠总数竟是人口总数的三倍!这个标题的最大特色就是:它不仅用比较独到的形式和比较清晰的数字概念,向人们表明“我国人均老鼠三只”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同时用“人均数”这一方式,将鼠害同每一个人联系起来,从而暗示每一个公民都具有除害灭鼠的义务。这条新闻的意图,是要求全社会重视灭鼠除害活动。为了表现开展这一活动的必要性,标题作者别出心裁,将最具说服力的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意  相似文献   

20.
稿件是新闻单位的“原料”。稿件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宣传质量,稿件多,选择的余地就大。而增加稿源就要充分保护通讯员的投搞热情,让他们多写稿、多投稿(特别是县广播站专职记者比较少,大部分稿件要靠他们采写)。为了保护通讯员投稿热情,就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通讯员的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第一篇稿件。通讯员刚写稿、投稿的热情是脆弱的,业余通讯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带有试探性,采写新闻稿件多数是由于新闻事件触发了“灵感”和责任感,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初写新闻稿件,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新闻写作要求,这就需要编辑人员: ——不要轻易地“否决”。对编辑人员来说,每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