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装置如图: 将一根长约0.25米的粗铜丝(E)的一端烧红,从橡皮塞中间穿过(一次不行可反复几次),在铜丝上涂一层凡士林,使铜丝能在橡皮塞中上下滑动。 在A处挂一卷曲的用盐酸处理过的铜丝。 具支试管B内装约5×10~(-3)升浓硫酸。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用品小具支试管、干燥管、铜丝、盐酸二、实验装置(见图)三、实验操作方法1.将铜丝1下端弯曲成一小园杯,并用铁锤击成带小孔的小匙,使其能托放一粒锌为宜,并将该铜丝插入单孔橡胶塞中,将钢丝2一端弯曲成螺旋状.2.在具支试管中加2mL稀盐酸,在带胶塞的铜丝1的小匙上放一粒锌,并将胶塞塞紧具支试管,注意将铜丝向上提起,保证锌粒不与盐酸接触。按上图装置好.3.实验时,首先将铜丝(1)上的锌粒伸入稀盐酸中,开始迅速产生氢气,将空气排出后,将铜丝2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这时铜丝表面生成氧化铜变黑,趁热…  相似文献   

4.
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具支试管、平底烧瓶、锥形瓶、干燥管、导管。药品:稀硝酸、CaCO3粉末、螺旋状铜丝、NaOH溶液、棉花。装置图:实验装置见附图。  相似文献   

5.
一种多用途的具支试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形状及制备取 2cm× 2 0cm(或其它型号 )的试管 (或具支试管 ) ,用酒精喷灯等工具在试管底部打一小孔 ,并在小孔处接上一短玻璃支管 ,加工成如图1中的各种形状。这样就制成了多用途的具支试管。该具支试管虽结构简单 ,用途却比较多以下把该类具支试管简称“多用管”。图 12 “多用管”的用途2 .1 做干燥和吸收气体装置在“多用管”中装入干燥剂 ,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从一个支管通入较湿润的气体 ,从另一个支管导出的就是干燥的气体 (如图 2 )。其特点是 ,装入和倒出干燥剂时很方便 ,且倒出干燥剂时不象U型干燥管那样在弯拐处不易倒…  相似文献   

6.
a.教材中演示实验的不足。①需课前预制Cl2,实验分二步完成,浪费时间。②在灼热的铜丝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及反应后烟尘的激荡,Cl2会向外逸散,污染空气。③铜丝预先在空气中灼热,会使其表面被氧化成CuO,影响它在Cl2中的燃烧。b.改进后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分三部分(图1)。左边是Cl2发生装置,具支试管装入少量的KMnO4粉末,胶头滴管盛浓盐酸。右边是Cu在Cl2里燃烧性质实验部分,具支试管底部为一团细铜丝,导气管尽量伸入试管底部。中间是余气处理部分,Cl2通过这个T型管和具支试管的侧管通入到浓的NaOH溶液和碱石灰里…  相似文献   

7.
也谈成功率高的木炭还原氧化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取直径为2毫米,长为30毫米的铜丝,如图2所示绕成环状(在玻璃棒上绕即可).(2)将此铜丝上端插至橡皮塞小头中间(3)取活性炭粉约1.5克左右,装入直径为20毫米,长为200毫米的具支试管内.(4)将实验(2)所备用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使下端变为黑色的氧化铜.(5)趁热将黑色的氧化铜如图1所示浸没在活性炭粉内,上加一团棉花.(防止炭粉喷入导管内干扰实验)(6)立即用酒精灯给盛有炭粉与氧化铜的具支试管加热.(7)等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约1分30秒)再继续加热…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出版的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79页[实验6-5],铜片与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作了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改进方案a.用滴定管夹固定两只具支试管在滴定台上,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b.铜片换成螺旋状铜丝,将铜丝拴在注射器的活塞上端,做成提拉装置,注射器固定在橡皮塞上。c.在其中一只具支试管内加入少量CaCO3,迅速塞上橡皮塞,让产生的CO2将具支试管内的空气排尽。d.压下注射器的活塞,铜丝与稀HNO3接触,反应开始(如反应太慢可用酒精灯稍微加热)。e.将产生…  相似文献   

9.
氯气和氢气光化反应实验,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为了进一步达到演示实验的要求,我作了较大改进。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这个装置既不要单独的氢气和氯气的发生器,也不要氢气和氯气的储气装置,只要一支普通大试管a和一支球形或直管横口管(离管底约1cm处有一个小孔)。如图1中b、c所示。  相似文献   

10.
1 铜、铁在氯气中燃烧 1.1 实验装置 1.2 操作步骤 1.2.1 集气瓶底部先盛放少许氯酸钾.取一根长约30cm的细铜丝,将中间段的铜丝在笔套上绕成螺旋状,做成"U"型,如图1所示,穿过双孔橡胶塞,塞住集气瓶口.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用品  酒精灯、铁架台、具支试管、干燥管、玻璃管、橡皮塞、铁钉、磁铁、火柴、硫粉、铜丝、碱石灰。2 改进目的2 1 消除加热过程中产生的SO2 对环境的污染 ,防止对实验教师及学生身体的毒害。2 2 使实验过程具有可重复性 ,便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3 实验装置  如图 1。图 14 实验步骤4 1 按图 1装配好实验装置。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硫粉 ,在琉璃管内加入细铜丝于铁钉上。4 2 点燃酒精灯 ,加热硫粉。4 3 当试管内产生大量硫蒸气时 ,将磁铁移近铁钉 ,使铁钉上移 ,让铜丝掉入试管内与硫蒸气接触 ,即可观察到铜丝的燃…  相似文献   

12.
二、操作与现象1.先在一具支试管中加入3—4滴酒精,加热使之完全气化后,迅速将一螺旋状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黑色时,趁热插入具支试管内,可看到黑色铜丝迅速变为光亮。  相似文献   

13.
1 装置1 1 有一次性的输液器上端的摩非氏管自制一个微型储液器 ,如图 1所示 ,来代替棉花团。微型储液器的制作方法是 :a、将一次性输液器上的摩非氏管下端的塑料软管剪断 ;b、把摩非氏管上端的针头烫封 ;c、用打孔器在摩非氏管的中部打一个直径为 0 8~ 1cm的小孔 ;d、在摩非氏管的下端套一个一端封闭的塑料帽。图 11 2 选用约 2 0cm× 2 0 0cm的大试管 ,以与自制的微型储液器相配套为宜。2 操作方法和步骤2 1 在一条长约 1 0cm的滤纸条上每隔 1 5~ 2cm处滴一小滴酚酞试液 ;图 22 2 把滤纸条放入大试管 ;2 3 用滴管吸取少量…  相似文献   

14.
实验装置如图,用一支带塞的中号试管,在塞于中插入一根尖嘴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两侧分别插入一根铜丝和一根铁丝,在铁丝和铜丝的下端折成螺盘形状,增加以溶液的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如下装置进行合成氨的实验,简单易做效果很好。 如图,A试管为产生H_2部分,加入废电池壳和1:4的硫酸。 B试管产生N_2,选择能套入A的试管,加入约试管1/3的固体NaNO_2和饱和NH_4Cl溶液,使其发生反应不会溢出管口为宜。微热后套装入A试管,然后将支管连接干燥管。 C管内装入催化剂,并在两端堵上棉花作固定催化剂用。催化剂的处理,将打火石研细、  相似文献   

16.
一.敞开体系中的实验在盛有稀硝酸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碳酸钙固体,生成的CO2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将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直到气体上升到试管上部才能看到有红棕色气体出现.二.密闭体系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将装置安装好.试管中盛稀硝酸,液面距管口1cm至1.5cm.在靠近胶塞的玻璃管上缠绕铜丝,长度视实验需要而定.然后塞紧橡胶塞.铜丝即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片刻后就有溶液从A端流出(可以用来说明有气体产生);在A端下面放置一小烧杯,以承接流出来的流体.待铜丝和稀硝酸液面脱离,从A端用洗耳球向试管中…  相似文献   

17.
高二化学教材(必修加选修,2000年人教版)安排了白磷与红磷互相转化的知识,笔者认为该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安排下述演示实验。该实验方法不仅演示了红磷转变为白磷,同时也演示了白磷转变为红磷的知识,可谓一箭双雕。a.实验用品。具支试管(15mm×150mm),酒精灯,铁架台(附铁夹),火柴,红磷,细沙,软木塞,胶帽,250mL量杯,药匙,开水,CS2。b.实验装置。(图1)c.实验方法。先在具支试管底部放置适量干燥细沙,铺成一坡面,约占试管容积的1/4;然后在距细沙5cm处放入5~6个米粒大小的红磷,用软木塞堵住管口,支管口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的外焰…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装置:(见图) 二、实验操作 (1)在导气管的下端缠好多股细铜 丝,使铜丝之间有一定孔隙。为了使铜丝 不致滑落,导气管开口处应烧成喇叭口形, (2)如图将仪器安装好,在支管试管 里注入5毫升乙醇,在另一支试管中注入 新制备的Cu(OH)_2悬浊液,并放在烧杯的 冷水中。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因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不高而成为一难点。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经改进装置、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操作步骤及现象a.将烘烤后的木炭和氧化铜以质量比为1:9或1:10的比例置于研钵中研细、混匀。b.将混匀的混合物装入球形小试管中,约为球形体积的2/3,并在距离药品2~3cm处塞上一团玻璃毛,右手持试管夹,加热(约1min)至混合物开始出现放热反应即混合物开始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移开试管,左手将备好的大试管罩在球形…  相似文献   

20.
1铜、铁在氯气中燃烧 1.1实验装置 1.2操作步骤 1.2.1集气瓶底部先盛放少许氯酸钾。取一根长约30cm的细铜丝,将中间段的铜丝在笔套上绕成螺旋状,做成“U”型,如图1所示,穿过双孔橡胶塞,塞住集气瓶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