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心灵很脆弱、敏感,英语教师要给予其呵护与鼓励,并激发起英语学习兴趣,主动开口说英语。创设情境作为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手段,既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灵活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加强朗读训练和课外拓展,既可以将英语口语运用于生活,还可以使小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旨在分析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英语情境、加强朗读训练和课外拓展三个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思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在活动中参与,在实践中交际。通过创设情境、游戏等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敢于、乐于、善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交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思路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在活动中参与,在实践中交际。通过创设情境、游戏等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敢于、乐于、善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英语并形成能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图片、卡片、头饰、课件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听、说、读、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记忆、模仿、实践、感受真实,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完全能把新单词放在句型中。恰当地使用和交流,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三者较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情境互动"的各项活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一、情境的创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1.合理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将教学置于学生容易理解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从四方面着手:培养信心,让学生敢说英语;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说英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英语。关注个别,让学生都说英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从而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一种沟通工具,"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对话教学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唯有在语境中学习语言、训练对话,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升。为此,教师要优化教学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提升参与度,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听说少,又缺乏情境。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交际过程中学,才能使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从而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欲望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李春英 《考试周刊》2013,(74):120-12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做到寓教于乐。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众多感官参与语言学习,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智力水平,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感在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和听说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激情,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与实践英语的舞台。一、创设情境,以境促趣英语要在情景中学,教师要在情景中教,教师要尽可能创设逼真的活动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与用的结  相似文献   

11.
培养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培养信心,让学生敢说英语;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说英语;创设情景,让学生多说英语。关注个别,让学生都说英语。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英语课堂上学生集体“失声”的现象,教师应该采用激发学生情趣,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合理的分组训练等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完成英语的语言交际和双向输出和输入目标。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应该创设英语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情境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对话表演,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营造竞争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延伸情境,拓展学生英语交际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营造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情境,就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应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尽可能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中为学生创设、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性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从而促进和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情达意的能力,学以致用。为此,我是这样创设英语课堂情境的。  相似文献   

16.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说话欲望英语对于大多数初学的小学生来说都有新鲜感,并且敢于说,乐于说。教师要善于在这有利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而关键就是创设情境,以引起小学生说英语的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最佳情境?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  相似文献   

17.
程红艳 《考试周刊》2013,(66):109-109
本文从分析学生口语心理障碍的成因入手,逐步从激发学生兴趣、设置趣味训练、创设真实情境、变换训练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的口语能力慢慢得到提升,并让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随之提高,让学生更愿意学习英语,更愿意开口说英语。  相似文献   

18.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境教育理论的诞生,突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瓶颈,它倡导学生在逼真的语言情境中体验、学习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探究的兴趣,发挥出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必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的场景中,在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晓玲 《学周刊C版》2010,(9):162-163
信息沟的利用可以有效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处理教材.设计真实或模拟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自然地获取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信息沟的创设使高中英语课堂更加生动、真实,具有活力,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习得语言.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孔小燕 《考试周刊》2015,(14):96-97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英语学习情境,为小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