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作为政治实践的主体,是政治权力和政治义务的直接行使者和直接承担者,亦是民主政治的管理者。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冷漠会直接导致民主政治的脆弱,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量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它是公民自下而上影响政治的过程。高等教育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起到重要作用。大学是公民系统学习政治知识、认识政治现象的主要场所;是接受政治熏陶,培养政治兴趣的主要场所;是培养政治参与精神,形成政治参与意识的场所;也是习得政治参与技能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历程的发展,中国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民主参与特点,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有助于其民主素质的提高。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可以通过对公民进行教育,进而促进其民主政治参与。通过教育方面的努力,可以促使公民意识的加强,并逐渐促使农民的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农民的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于农村民主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受到当代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教育成为其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通过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参与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术界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表现、影响因素及培养提高的策略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水平的对策和途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基于这种空间所诞生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提升和拓展了政府善治的范围与层次,推动了公民治理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了对政府施政过程的监督.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崛起,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需要提升网络主体自主表达与自我规避的政治参与意识,需要实施公开、透明、包容、高效的互联网管控方法,需要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离不开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公民政治参与,可以有效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发展动力、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但是,公民的这种政治参与并不是无"度"的,也不是无规则的,而应该是制度化的、有序性的。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稳定的、深层的心理沉淀,具有鲜明的政治文化特性。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经验,更要考虑到本国的政治文化特性。当前,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民的社会化过程中,在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升公民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浅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及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网络政治参与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参政意识.但网络政治参与易使大学生被信息误导而造成思想混乱,易使大学生政治参与失范,易使大学生的现实政治参与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及实现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社会的一种政治行为,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广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必将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对农民工自身的利益维护和政治成熟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晓燕 《科教文汇》2013,(14):180-181
《政治生活》(必修)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贯串全书的一根主线。①因此,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精神是《政治生活》(必修)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案例,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以及这一政治制度对公民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社会的一种政治行为,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广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必将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对农民工自身的利益维护和政治成熟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抓住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这一重要任务的提出很有必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心理及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一代,是我国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及其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在政治心理与参与行为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本文从多视角地探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涵义,对基层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作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但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而且也需要适宜的文化背景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发地培养和塑造了合适的政治主体和政治文化观念,从而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长和发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为目标,主动地、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培育适宜的社会政治文化条件。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性不可否认,建国以来特别经过二十几年改革开放,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至今政治文化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民主政治发展所必需的主体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等民主政治观念还远未成熟,传统政治文化一直还影响着中国政治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几点:第一,政治伦理化倾向。中国传统政治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皇权  相似文献   

18.
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即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参与理念: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通过党建工作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加强互联网管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自身公民义务意识和行为意识相对较弱这一现状,本文针对此现状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培养合格社会公民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教育,使大学生尽早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最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起决于中国特色政治民主的发展程度,政治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是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基本前提:预期利益能否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获得,将激励或抑制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动力.而开放的政治体系和系统的制度化渠道能为农民工政治参与提供现实的路径,藉此农民工才可能实现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