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口号是16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诗人弥尔顿提出的。本文论述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与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与区别,并批判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建立、健全及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新闻自由是一个老话题。以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为例,论述了我国新闻自由表现的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闻自由的实质,提出要实现我国新闻自由应具备的前提和保障,指出通过5·12地震报道,应该看到我国政府的进步、媒体的进步、新闻自由的进步,以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媒体新闻自由的实践正在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爱仙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2):113-114,122
文章通过阐述新闻自由的概念和隐私权的概念,分析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及其原因,对处理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探讨,从而提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平衡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对1991-2006年发表的关于新闻自由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可把新闻自由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介绍有关国家、地区的新闻自由状况,针对具体情况及其意义的分析与研究,介绍新闻自由理论、思潮、历史与新闻自由相关权利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指导我国具体的新闻自由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论文的研究地区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影响着人们对"新闻自由"的态度。中国人对"新闻自由"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949年以前,马星野出版的《新闻自由论》是这种认识的结晶;1988年,中国新闻学会出版的《新闻自由论集》成为20世纪80年代自由主义思潮在新闻界的理论结晶;网络时代,"新闻自由"以业界多彩和学界冷清的悖论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左与右"的传统区分可能还是理解"新闻自由"的有效维度。  相似文献   

6.
西方新闻自由理论随传教士报刊传入到中国,带给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报刊的全新认识,逐渐形成了晚清新闻自由思潮。但晚清的新闻自由属于政治话语下的新闻自由,只是实现晚清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其原理论大相径庭。延续数千年所形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晚清知识分子们的经世致用,以及传教士报刊介绍该理论时零散、不深刻、附会儒学,这些都是造成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发生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闻控制:实质与特征目的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控制的实质是控制新闻自由,即把新闻自由限制在控制者认可的范围内。新闻控制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类别的多样性和目标的多元性等特征。社会大系统运行的统一性,新闻传播业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特别是新闻传播业相对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的被支配性以及新闻自由的合理运用与实现,都要求对新闻必须进行一定的控制。新闻控制的限度就是新闻自由的限度。新闻控制的内在精神是保护新闻自由的实现,不是缩小新闻自由的正当范围。  相似文献   

8.
张灿 《文学教育(上)》2008,(15):138-139
一、概念解读 1、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报道、发表新闻信息的自由。”^①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观点衍生而来。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提出了衡量新闻自由的4条标准:采访自由,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在塑造完整的人格权方面具有某些相同的功能,然而在实践中二者更多地表现为冲突的一面。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有社会的原因、立法方面的原因、新闻自由和隐私权在本质性质上存有对抗性原因。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本质是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因此,应运用权利制约机制来调解它们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解读1、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报道、发表新闻信息的自由。①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观点衍生而来。  相似文献   

11.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西方近代哲学中的自由观念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勾勒出这个历史进程背后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的出发点是常识自由观念,中介是理性自由观念,归宿是德国古其哲学中的本体论自由观念。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各种自由观念都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自由概念。  相似文献   

12.
自由是主体免于干涉或强制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儿童的教育自由表现为教育选择的自由、社会自由、学习自由、思想表达自由和个性自由。这些自由体现了自由主义的个人中心、权利至上、价值多元等理念。教育自由要遵循平等、限度、宽容和引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最伟大之处就是,用先验的方法把自由从自然领域划分出来,并厘定了自由与自然的界限与各司其职。因而,自由概念在其批判哲学中也就占据了核心地位。而作为前两大批判的桥梁,判断力正是在自由概念铺陈展开下完成了其体系的搭桥手术:在前两大批判中,康德分析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都属于理性自由,这只是自由存在的应然与必然,而在判断力中,审美主体的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事实的获得才是自由存在的实然也是自然人向自由人过渡的必然,从而完成判断力批判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自由     
自由与控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的发展需要自由也需要控制,无论是自由还是控制,其合理性的标准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教育自由的实现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教育者自身要具有自由,培养学生自由能力,提高自律水平,通过建立公正的制度保障自由。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社会,西方国家逐渐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等人权。中国社会长期实行大一统的自上而下的管制体制,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思想、言论、出版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新民丛报》学人积极地将西方的思想、言论、出版自由传入中国,并用中国文化进行解释,认为思想自由乃进世界文明之具,言论、出版自由要以监督政府为天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自由意识主要受到少时的生活,现实的磨难和国家民族的现状的影响。他在自己多年的文学作品中不断的追逐自由、个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自由意识也有新的批判和升华。他时刻追寻,反应人性生命尊严的自由主题,表现了他内在的自由意识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世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康德哲学特别是在其道德哲学中,"实践理性"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在通常的理解模式中,人们会将其与"思辨理性"来进行对照性的理解。然而,这往往致使我们忽视了"实践理性"概念在康德道德哲学内部所具有的独立特征和丰富意蕴。因此,该文将视线集中于这一概念自身,厘清出它的三重基本维度:内在、先验和超验,并从中梳理出康德进行实践理性论证所展现出来的自由的理念(意志自由)——自由的法则(道德法则)——自由的世界(道德王国)的逻辑线索,在深化对实践理性自身理解的同时,勾勒出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全景。  相似文献   

18.
面对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区域职业教育需要引入市场营销的理念,用科学的竞争理论分析区域职业教育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本文依据钻石竞争理论,分析了区域职业教育的生产要素、区域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区域职业教育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状况等,希望对于区域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有所借鉴,以便其进一步准确把握其办学定位,提升其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启蒙运动兴起。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启蒙思想家要求保护资产阶级私人财产权,通过私法自治实现市场运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建立政权后,资产阶级更是以私法自治为立法思想,确立了自由平等、契约自由、所有权保障等民事法律原则。以法国、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民法典,在法规内容、立法思想、编撰体例等方面对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近代中国民事立法、民法现代化进程处处可见大陆法系的影响。私法理念对于当今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及民事立法,从立法源流上,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人格智慧与价值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自由表明了人作为主体改造与建造活动及其成果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人格智慧就在于推进这一状态使其扩展;价值自由的获得反过来加强和提升了人格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