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然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是卢梭教育思想中极具特色的内容,本文从卢梭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的分期、道德教育的方法论证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观.而道德教育也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证卢梭道德教育科学性的基础上,试图找寻此理论适用于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卢梭,在18世纪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引发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自然教育基础上,又与他的哲学主张和社会政治思想相一致。有的教育学者说,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留存于世,纵令其他教育著述全都焚毁,教育园地依然是馥郁芬芳的。为什么卢梭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在我国当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高潮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什么作用呢?一、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归结为对人类异化和德性失落的批判性思考,认为人的异化和德性回归是拯救文明社会时期人类德性失落的必然路径。基于国家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人维度,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对道德文明建设与发展、道德教育、人的教育发展有一定启迪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理想主义色彩过浓、部分观点过于偏激、未认识异化与文明进步的辩证性。汲取卢梭道德教育思想之精华,对于我国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法国18世纪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让·雅克·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至今鲜为人知。其实,卢梭在多部著作中论及德育问题,有关的思想十分深刻和丰富,是其自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以分析研究。本文拟先介绍卢梭关于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论述,继而探讨其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其道德教育观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卢梭,在18世纪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引发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自然教育基础上.又与他的哲学主张和社会政治思想相一致。有的教育学者说.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留存于世,纵令其他教育著述全都焚毁,教育冈地依然是馥郁芬芳的。为什么卢梭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在我国当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高潮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政治与德育博弈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四大困境: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德性培育与规范教化分离、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并针对各个困境分别提出有效破解方法,寻求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使人受益匪浅,但凡事物均有双面性,卢梭不是现代教育的践行者,他的《爱弥儿》更不能穿越时空成为现代教育的模板。《爱弥儿》中许多的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有些思想存在超现实倾向,过分美化的教育思想无益于教学的改善,本文分析了卢梭《爱弥儿》中教育思想的非现实特性,指出盲目追求会对当前教育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最终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著作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总体任务是人的自由的实现,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和道德公民,并将二者统一于总体目标。自然人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培养拥有国家整体向心力的"爱国公民"则是道德公民教育阶段的终极目的。其道德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功利化、道德价值多元化等问题,重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认知主体能力不足、情感认同度不高、行为意向不强等现实困境。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失衡、认知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割裂、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抽离是造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以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德育方法论资源,可以为开解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道德现实的社会建构、道德权威的产生以及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形成、学校德育的社会化功能、教育权威与教育意识形态、研究者的立场与道德批判的困境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道德教育理论问题的理解,从而走出道德批判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卢梭的教育伦理思想建立于自然教育的基础上,主张顺应自然,尊重儿童天性,推崇自由,强调情感高于理智,发展儿童天性,对儿童进行分阶段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天性、习惯是教育史上一组重要的概念。卢梭对于这组概念的看法看似矛盾。这种矛盾开始于自然与社会的对立,在《爱弥儿》中展开,教育似乎是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危险的增补。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厘清卢梭对善的追求以及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赵丽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25-126
《新爱洛伊丝》是一部反映卢梭女性教育思想的文学名著,也是教育名著。卢梭通过朱莉这个完美女性的塑造,集中阐释了他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教育思想,他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在女性的爱情、婚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观点。反思卢梭的女性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女性教育的发展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德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德育的效果不佳.文章通过对这两大困境的归因性思考,提出高校德育树立"人格本位"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它们具体表现为: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以及伴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而来的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高校德育要摆脱困境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高校德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具体而言就是以生活为本、以课程为中心、学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下,师范院校在教育改革新理念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这种困境源于传统师范教育自身的局限:师范院校单设体制的封闭性、教师职前培养的一次性以及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的僵化与形式化。只有坚持师范性与综合性相结合,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改革陈旧的培养模式,我们的教师教育才会逐步走向专业化和一体化,我们的师范院校也才会逐步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德育目标理想化,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我国学校德育处于低效的困境。必须通过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改进德育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使德育提高效力,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并不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真理性价值的丧失,也不是大学生主体性价值需求的不足,而是作为真知的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矛盾分裂。在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法权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实现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统一。在由特殊向一般、个体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道德信仰起着价值中介、基础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的社会历史功能和理论逻辑功能及其统一。而这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又具有普遍性,并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生态德育教育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深刻剖析目前其所面临的生态德育教育困境,针对现有生态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认真探讨加强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由于科学主义的兴起、道德教育受理性主义的引导以及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倾向等原因,当前的学校生态德育陷入了知性化的困境,导致教育者对生态道德内涵的理解偏重于理性认识、生态德育内容过于学科化、生态德育方法注重形式化等弊端,教育者应该在生态德育内涵的认识上、生态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