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DZ125合金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形貌的观察,研究不同固溶温度对DZ125合金中碳化物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DZ125合金在不同状态及不同固溶温度下碳化物具有不同的形态.铸态DZ125时合金中为大块的MC碳化物,随着热处理的进行,固溶温度的提高,大块的MC碳化物逐渐分解为沿着晶界不连续析出的粒状M23C6型碳化物,可以抑制晶界滑移,提高合金的强度.经过标准热处理后合金枝晶间γ'相较为粗大,组织并不均匀.但经过高温固溶及时效处理后可消除合金在枝晶间区域存在中的粗大γ'相,使高体积分数细小立方γ'相均匀分布在枝晶间和枝晶干区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机械合金化球磨反应制备了含不同组元数和等摩尔比组成的合金体系Mg-TiV-Cr-Ni,利用XRD、EDS能谱分析、TEM以及DSC/TG热分析了组元数及热处理对合金球磨产物微观组织和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h球磨后,二元合金Mg-Cr、Mg-V与MgTi体系几乎不发生合金化反应,随合金主组元数的增加,高混合熵效应可促进多元合金组元之间的相互反应和固溶,其中五元高熵合金Mg Ti VCr Ni球磨产物可形成富Mg的非晶相与贫Mg的纳米晶BCC型相.经400~600℃热处理后,合金Mg Ti VCr Ni球磨组织中的非晶相经晶化后转变为新的和贫Mg的BCC型结构相,当温度提高至600℃时,残余的金属Cr逐渐在BCC型相中固溶,最终形成稳定的单相BCC型固溶体.球磨高熵合金Mg Ti VCr Ni中形成的BCC型固溶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均匀化退火等温冷却对石墨型铸造Mg-12Al-1Zn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等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β-Mg_(17)Al_(12)相析出形貌和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420℃固溶均匀化24h后再分别经200℃、250℃、300℃等温冷却1~6h.β-Mg_(17)Al_(12)相析出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形态也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主要以层片状组织析出.合金在420℃保温24h再经250℃保温6h后,布氏硬度达到最高值90.7HB.  相似文献   

4.
通过机械合金化球磨反应制备了含不同组元数和等摩尔比组成的合金体系Mg-TiV-Cr-Ni,利用XRD、EDS能谱分析、TEM以及DSC/TG热分析了组元数及热处理对合金球磨产物微观组织和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h球磨后,二元合金Mg-Cr、Mg-V与MgTi体系几乎不发生合金化反应,随合金主组元数的增加,高混合熵效应可促进多元合金组元之间的相互反应和固溶,其中五元高熵合金Mg Ti VCr Ni球磨产物可形成富Mg的非晶相与贫Mg的纳米晶BCC型相.经400600℃热处理后,合金Mg Ti VCr Ni球磨组织中的非晶相经晶化后转变为新的和贫Mg的BCC型结构相,当温度提高至600℃时,残余的金属Cr逐渐在BCC型相中固溶,最终形成稳定的单相BCC型固溶体.球磨高熵合金Mg Ti VCr Ni中形成的BCC型固溶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合金的相和组织结构,并探究其相变机理.铸态LaFe11.6Si1.4合金在高温热处理时经历包析反应和包晶反应.在低于1423K左右时,铸态LaFe11.6Si1.4合金发生Fe(Si)+LaFeSi→1∶13固固包析反应;在1423~1593K,发生Fe(Si)+LaFeSi→1∶13固液包晶反应;在1593~1739K,已形成的1∶13相熔化,合金处于固相Fe和液相两相区.基于相变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因素,铸态合金在1523K附近具有最大的包晶反应驱动力,LaFe11.6Si1.4合金热处理5小时后,合金1∶13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Al-Si合金中硅相形貌在固溶过程中的变化, 并研究了此变化对合金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溶初期 (250 min), 硅相发生缩颈、钝化、溶断并伴随长大; 在固溶中期(250~400 min), 其形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仅球化程度更高; 600 min后, 硅相的长大是受扩散控制的粗化过程, 且符合LSW粗化模型; 同时由于出现棱角小面及搭接特征使硅相形貌有所恶化. 定量金相测量及回归分析说明硅相的形貌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固溶热处理和挤压工艺对于AZ31镁合金强韧化的影响。AZ31镁合金经过固溶热处理后,微观组织观测表明晶粒明显细化,平均尺寸从250μm减小为25μm,配合挤压成型AZ3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PM成型 Al4L i1.5 Cul Mg0 .2 Zr0 .2 Re合金的固溶工艺和时效工艺的试验研究 ,得到了最佳金相组织和硬度值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为合金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添加稀土元素Sc,可以显著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高温力学性能,通过余氏固体与分子经验价电子结构理论(EET)对Mg-Sc合金进行了价电子结构计算及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纯金属晶体Mg处于原子杂化态第三阶,Sc处于原子杂化态第五阶,Sc在镁基体中强化键能,有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Mg—Sc相可显著提高Mg合金的强度和高温抗蠕变性能,有效细化镁晶粒。  相似文献   

10.
黄菲  陶军晖  王靓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8):35-37,42
对某一卷延伸率不合的高强捆带和相应的冷轧原料进行了全面的理化性能分析,发现两者的化学成分都达到技术条件要求,冷轧原料的性能合格,热处理温度合理,冶炼工序得到有效控制,说明这些都不是造成产品延伸率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热处理时间不足导致产品的金相组织无法持续均匀化,因而延伸率得不到更大提高,正是导致产品产生该缺陷的主要原因.建议厂家生产时,在产品其它性能指标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适当延长热处理时间,有助于提高延伸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16Mn-3.5C-3Si-3Cu高锰TWIP合金铸铁组织的影响,对试样进行物相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组织中退火孪晶的数量增加,孪晶发育趋于完善。热处理后其室温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热处理的合金铸铁拉伸变形后,产生大量形变孪晶,其变形后的基体仍然保持单一奥氏体组织,未发生马氏体相变,发生了完全的TWIP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提高刨花板力学性能的途径,采用多因素试验方法,对25mm刨花板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时间和温度对刨花板力学性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时间对刨花板的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影响较大,而温度则对刨花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由此给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同时指出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ZnTiO3 Microwave Ceramics Consolidated with MgTiO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ABILIZED ZNTIO, WAS PREPARED BY DOPING MAGNESIUM OXIDE THROUGH TRADITIONAL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ZINC TITANATE CRYSTALS DOPED WITH MAGNESIUM OXIDE GROW WELL AND THE DECOMPOSITION INTO ZN2TIO4 AND TIO2 IS RESTRAINED THROUGH TRADI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BY ADJUSTING MOLAR RATIO OF MGO, BETTER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S DOPED WITH 30% MGO( MOLAR PERCENTAGE) SINTERED AT 1 060 ℃ ARE AS FOLLOWS:THE VALUE OF QUALITY FACTOR IS GREATER THAN 20 000(6. 5 GHZ),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ONANCE FREQUENCY IS ABOUT 2 × 10-6/℃,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RANGES FROM 18 TO 22. BESIDES, IT IS PROVED THAT HEAT TREATMENT CAN OPTIMIZ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VALUE OF QUALITY FACTOR, WHICH INCREASES FROM 23 833.93 TO 47 584.00 AFTER 2 H OF HEAT TREATMENT AT 1 040 ℃.  相似文献   

14.
以Cr12MoV冷冲压凸模为例,介绍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有利于提高凸模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刃口改为采用等温淬火后,可以有效地保证凸模整体的强韧性和刃口部分的耐磨性,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8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热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的Mn-Cu合金的X射线分析、微观组织分析和阻尼性能测试,分析了热处理冷却方式、时效处理时间对合金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时效处理不会产生新相,随着时效处理时间的增加,晶粒尺寸增大,阻尼性能提高,但超过一定时间,阻尼性能反而降低,其中时效处理8 h能够获得最佳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广西所产黑色电气石为研究对象,以400℃、500℃、600℃、700℃、800℃、900℃为热处理温度进行焙烧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测试了热处理前后电气石的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处理温度在400℃、500℃、600℃时,电气石的物相仍为黑电气石,说明该电气石在600℃下能够稳定存在;当处理温度升高到700℃,电气石的物相转变为布格电气石,同时晶胞体积缩小,可能是由于高温条件下电气石的晶胞产生了收缩:当热处理温度升高到900℃时,电气石结构被破坏,主要物相转变为Fe2O3.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是改善和优化钢铁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热处理后工件组织分布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传统的热处理工艺开发多采用经验和半经验的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难以精确地控制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模拟技术的出现,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也随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典型的热处理组织模拟以及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探讨了温度变化、相变及相变塑性对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就热处理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德育研究主要围绕民族团结教育、传统文化与德育、家庭道德教育、德育资源开发、留守儿童教育、民族宗教对德育影响、民族教育德育理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未成年人犯罪、民族认同等前沿与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反思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的关注点,对推动我国民族教育德育研究,进一步深化民族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有用之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渗硼层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分析及渗硼后试件耐磨性的试验,研究了自保护膏剂渗硼及复合热处理工艺对工件耐磨性的影响。结论是:自保护膏剂渗硼后,进行不同温度复合热处理,表面高硬度的硼化组织与不同种类的基体组织结合,所表现出的耐磨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铸铁件中的白口组织会造成铸件加工困难,HT200真空泵泵盖壁厚较小,铸造中经常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因机加工困难而致废。本文研究了HT200真空泵泵盖的热处理工艺,通过热处理消除了真空泵泵盖得白口组织,使其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其成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