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自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缘由、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的宗旨、重点和目标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辩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特指"现实的人";充分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要大力张扬其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性和人性化超越。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离不开对中西文化中有关"以人为本"思想的探讨。文章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探索"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并进行甄别,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世纪,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焕萍 《中国教师》2009,(Z1):439-439
<正>在中学学校管理中,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进行了积极思考与实践。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其中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十分精辟:"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当成自己的核心任务和本职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更好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文章立足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实践,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分析了高职院校在认识管理模式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创新、四个坚持以及五个转变,以图更好地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欧群 《中小学校长》2012,(12):14-16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新时期学校规划和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可能创设更好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涵十分丰富.正确理解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准确内涵和外延.本文力图通过将"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完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根据学校的传统文化沉淀,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2009年,我提出了"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学校的管理中,是指以被管理者为主体,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教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这无论从其理论内涵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良好国家形象的根本.在我国,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论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时又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并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是在企业具体落实以人为本、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维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和核心原则。从而完成"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章主要从"以人为本"的起源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三个板块进行阐述。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念对于指导中国的实践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16.
成西霞 《中国教师》2009,(Z2):15-15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企业作为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促进企业与员工两者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班主任要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呢?《现代师德修养》对"以人为本"作了很好的诠释:"所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成为当前中学学校管理的"主流"。以当前"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存在的误区为切入点,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全面解析。  相似文献   

19.
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战略核心。构建一个完整的"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贯彻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要人性化,对于政策的决策要民主,还要有民主化的监督,通过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一定会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积极推进主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体地说,即为在教育理念上要"以人为本"、在学生需求上要"以人为本"、在师生关系建立上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注重学生的各种实际利益需求,把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改革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