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红心 《教书育人》2009,(12):26-27
中学生的道德越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违纪行为,由学校判定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二是悖德行为,由教师判断为违反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这两个方面的道德越轨行为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搭建以越轨为契机促进学生道德生长的有效策略的平台。当前我国学生道德越轨的主要表现为纪律性越轨和伦理性越轨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关于学校校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赋予学校制定校规的权力,学校校规既是学校教育生活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也是对学生不良行为予以管理和惩戒的根本依据。对当前学校校规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学校校规制定和实施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校规,即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范,是作为承担对学生行使教育职能的学校向学生提供的必须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在实际工作中,校规的制定一直是我们学校管理中难于处理的一项工作。《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3日曾经报导过河北某中学出台180条校规一事,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1]。在此,我们试着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对校规这一现象进行重新的认识。一、校规的两重价值:秩序与自由校规是社会规范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规范的产生不仅是为个人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社会生活的运行设定了一个轨道。从个人的角度讲,规范“是人们参与社…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原因,只有洞察和知晓学生违纪原因,才有可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好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得以健康成长。首先教育者应了解,中小学生有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是学校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制定的,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能保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的品格和行为所必须的。可以这么讲,中小学生所有不符合校规校纪要求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小学管理中,校规大多表现在管理条例和处罚条例的层面上,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宽泛的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上升到"规矩"的高度。那么,究竟何为校规?它的宽严适度如何把握?怎样的校规才能不"雷人"?我们有必要进行澄清和探讨。一、校规的外延和内涵什么是校规?一般而言:"校规是学校制订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规范一所学校师生的语言和行为。校规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旨在为师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所以,校规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管理实践表明,科学把握学生管理制度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和践行学生管理制度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引导大学生培养法制意识,遵守校规校纪,营造优良学风校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通过分析制度的一般概念和特点,剖析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价值,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中应注意方法与艺术。  相似文献   

7.
校规一般是由学校管理者制定、在本校适用、约束师生语言行为及学校相关活动的一种规范。校规的制定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校规应当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法律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师生实际、学校优良传统及当地的公序良俗来制定。但在我国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特别校规,其执行效果令人质疑。这些特别校规反映了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中深层次的问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关注的。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学校管理者制定和执行学校校规应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序应彰显民主与科学,内容需不断补充与完善,方式要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表扬和批评是学校管理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种手段。表扬是学校管理中的主导性教育,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能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但对教师有悖师德、有损教师形象和教育声誉的错误行为,或某种苗头性的错误倾向,某种违法违纪行为,校长也应及时提出批评,促其醒悟,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9.
对意义的追索是入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情结。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入成“入”的事业,应该是一种蕴含终极关怀的活动,更应该是一项发展入的终极关怀能力、成就入的自主关怀的活动.这应是德育的深层意蕴和永恒使命。首先,德育要使人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德育不仅仅是要培育德性,夏要启迪学生认识道德与生活意义的关联,领会“生活意义”的合理意涵,主要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独处存在与联合存在的统一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观的批判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指出这是现代“旁观者式认识论”、制度化生活秩序、科学化学校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在于转变,教学应是课程的开发过程,而课程则应作为教学事件。这对我们变革大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