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的讨论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线异步交流过程中线索的结构以及线索所具有的内容相关性、猝发性、延续性、跳跃性和多任务性等特征.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框架能够揭示学生交互过程的特点,帮助在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交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于在线学习环境下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的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合多个在线交流评价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异步交流知识建构的评价框架.该框架能够直观、快捷地评价异步交流参与者的知识建构.通过三个案例的应用,说明该框架能适用于许多场合的在线交流评价.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软件促进非正式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一切适合的条件进行的具有明确目的指向,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活动.基于Web2.0的社会性软件,具有个性化、主体性、社会性、多样性等特征,它的推出及在教育、工作、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最普遍方式.根据社会性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对学习的影响,可将非正式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为在线交谈、个人信息检索、个人知识管理、协作学习和生成学习等类型.应用社会性软件,学习者不仅可以快速从网络获取信息,而且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同时能够实现与其它学习者的交流和信息分享,促进信息向知识的转化,促进虚拟"实践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数字布鲁姆”对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正式学习是知识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形式。各种新的教育理论、信息通讯技术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都为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及其学习环境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布鲁姆"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时俱进的成果,是在数字时代的修正与更新,对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及其环境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对"数字布鲁姆"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阐释,以期提高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平板电脑以其功能丰富、方便携带等特点变得越来越普及.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普适性的特点,是在线学习的好工具.分析基于平板电脑学习模式的特点,论证基于平板电脑在线学习模式的可行性,讨论基于平板电脑在线学习的基本形式,介绍基于平板电脑在线学习的环境,最后提出这种学习模式运用于企业培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构性学习需要学习素材、学习环境提供背景支持,建构主义理应取代工具主义、理性主义主导教科书编制的线索.鉴于建构主义侧重于认知理论研究,我们归纳总结散落于其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中教科书编制的相关主张,提出"建构主义教材观"并联系实践进行剖析阐发,以期实现教科书编制理念转变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同步并行.  相似文献   

7.
CSCL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普遍关注.CSCL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潜能,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提高在线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讨论CSCL环境下的交流类型以及在线交流的优点,分析影响在线交流的一系列因素,并讨论通过提高在线交流的质量和保持合作,来达到提高学习保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是世界教育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会议之一.本文对"学习科学"、"非正式学习环境"、"教育游戏"、"移动学习"、"计算机与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在线学习环境"、"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技术·教学·认知·学习"、"促进学习的先进技术"、"教学技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变革代理"、"基于问题的教育"、"复杂任务表现的评价"等AERA2009年会中有关教育技术研究的特设专题进行评述,并从理论研究、技术发展、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对当前研究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与分析,试图一窥该领域发展的整体面貌,以期让国内读者以本文及其参考文献为索引,了解本次年会所呈现的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9.
"幕课"教学授课形式灵活,彻底改变了传统电子信息课程教学地点固定、形式相对单一的特点。本文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至"幕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幕课"在线课堂中,成为知识学习和交流的主体,从而推动"幕课"教学走向实用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师生交流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品格塑造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两种交流层面。文章系统阐述了高校师生交流的多样形式与作用,分析了目前大学师生交流的现状及诸多障碍,提出了高校师生实现顺畅沟通的多种非正式层面的交流形式、作用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个人所学到的知识有80%都来自于非正式学习,学习者随时随地都会无意识的学到多种知识,如果不适时进行知识管理就有可能将刚学到的知识忘记浪费甚至可能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再学习。本文构建了基于非正式学习理论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并分析研究了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帮助学习者认真管理所学知识,提升个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练习对语法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并决定教学效果。本文指出,传统语法教学和语法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基于传统的语法观、语法教学观存在"以形式训练为主、以句子层次为主、以单项作业为主、以笔头形式为主"等特点,提供的是机械性语言习题,其缺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语言生活中的语法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语法练习的设计应该考虑当代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关于语法和语法能力的相关理论、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外语教学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交流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当代语法练习设计表现出"强调语用、提供语境、定位语篇"的新走向,这可以从近年国内外优秀语法教材的练习设计中得以管窥。  相似文献   

13.
"交流-互动"的教学形式是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交流互动"学习方式进行了实践,并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巨大,而课堂教学结构要素决定了情感交流的必然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情感交流具有目的性、主导性、隐含性、真诚性、互动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在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思考习惯、确立主体地位、改善学习环境、提升智力、教书育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神"、"色"、"姿"、"情"、"声"等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教学形成知识流与情感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Web2.0的到来正引领学习者去适应一种新的学习主流--非正式学习.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出非正式学习的定义,总结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和有效性,在相应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课件系统在设计时往往忽视了课件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这是非正式情报交流的重要方式,能提高学生知识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本文探讨了能否以及如何在课件系统中实现这种非正式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大学生群体的非正式学习现状入手,针对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问题,结合三维虚拟环境的特点与非正式学习的要求,提出了基于三维虚拟环境的非正式学习模式,根据该模式给出了在三维虚拟环境中开展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Web2.0环境下,各种社会化网络应用实践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化学习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环境。技术支持的非正式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可以在web2.0环境中寻找学习导师,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在线实践社区中学会合作、探究学习。为了促进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我们要加深了解非正式学习的价值,明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联系,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探索新技术并引领学生使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网络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风格差异决定了指导教师必须开展个性化的导学工作。本研究基于学习风格理论,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类型及表现出的在线学习行为特征,设计了基于学习风格和在线学习行为特征的个性化导学策略方案,并通过导学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最近大约2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且已有证据显示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已经日益蓬勃发展,并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文献,从实践社区的定义与内涵、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特点及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是一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起到直接促进作用的特定类型的学习社区,是一种聚焦教师知识的新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生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