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色墙纸>和<最蓝的眼睛>这两部女性文学作品艺术并阶段性地论证了"权力"与"他者"这一矛盾体在美国的历史变迁.按照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两小说在标题、内在化现象、非线性叙述和他者的出路等诸多方面存在思考上的相通点.  相似文献   

2.
声音作为一种叙事形态在中国新时期的乡土小说中普遍存在,它主要以民间传统音乐、汉语言特殊音义关系为表达方式,声音叙事在更高层面上反映了声音背后的话语权力的存在,即乡村话语权力与乡村女性话语权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通过黑人女性茜丽的成长,解构了社会强加于女性的权力话语,展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走出被建构的"他者"角色,逐渐重建自我、超越自我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黄立丰 《文教资料》2008,(16):25-26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在评论界一向不受青睐,更不要提其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女性角色了.正如这些剧名(<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亨利八世>等)所显示的,历史是代表着男权之极致的国王们的历史,女性只能在他们的阴影中生存.莎士比亚手中的笔正是男权的象征,剥夺者女性的话语权力:同时,他的剧作又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的轻视态度.  相似文献   

5.
小说<檀香刑>通过孙眉娘、钱夫人两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揭示了关于"民间"与"庙堂"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审美取向.这不仅构成了莫言小说<檀香刑>内在隐形结构,表达了作家的民间写作立场,而且也开拓了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民间"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其"写情"的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思慕诗、婚恋诗、抗争诗、弃置诗和闺怨诗.<诗经>中的情诗以情爱问题作为表达媒介,透露着<诗经>时代初民们的女性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是话语主体有男有女,但占据中心地位的是女性;二是互相体贴、互相尊重、融洽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三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流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郝思嘉三次婚姻突围失败的分析,该文认为郝思嘉尚未颠覆男性话语,没有取得女性中心地位,仍是一位尚未摆脱男性话语控制的女性.在<飘>中这个男性中心的社会里,作为本体性存在的女性是缺乏话语权的,始终是作为在场的"他者"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人文主义思想,在《威尼斯商人》中,以鲍西娅与女仆尼莉莎为代表的女性通过“第三空间”扭转了威尼斯的悲剧,展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女性话语权力的地位。以爱德华·索亚的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第三空间”的角度分析该戏剧中的空间建构以及话语权力的转向问题,旨在为研究莎剧开辟新的视角,感受莎剧独特的叙事艺术,从而揭示女性独立思想意识的觉醒对其命运走向与救赎他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尔都塞融合了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学说,创立了解读经典著作的方法"症候式阅读".他认为一个文本不仅仅只说它看似要说的东西,它的显在话语背后必然有无声话语存在,就像无意识的症候深藏其后一样.本文想要通过对德赛小说<山火>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面临的矛盾与挑战,反映了作者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批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丁玲的早期小说<梦珂>,重回女性作家女性意识觉醒的起点,以私人空间为横坐标,社会公共空间为纵坐标,考察女性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离家"后的活动空间,来探讨女性失去主体意识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