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从文字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师:一天有几个小时? 师:他睡了几个小时?你从哪里了解到的? 师:怎么计算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 教学过程: (师出示情境图如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有48个桃子和2只小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2: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师:(板书问题)这个问题谁会列式? 生3:48÷2=24(个). 师:真不错,你不但能列出算式而且能把答案算出来.还有哪些同学已经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3.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师出示主题图,图略) 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 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师:怎么列式? 生:34+16. 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相似文献   

4.
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1.(故事导入: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师:听完故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师:怎样列式?师:这里的20是怎样算的?生:4个5相加和是20.师:真不错!但如果要加的5越来越多,还用加法计算简便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揭示并板书课题.2.了解学习起点师:哪些同学听说过5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看5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生说师板书口诀)师:会说、会背了,那你对5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疑问呢?生:我想知道三五十五表示什么意思?生:乘法口诀有什么用?生:口诀是怎么来的?师:大家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段】1.教师用电脑课件出示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名单。师:从统计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交流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生:买过。师:买过什么东西?生1:铅笔。生2:橡皮。……师:看来,大家买过的东西还真不少。瞧,这两个同学也在商店买东西呢!(出示课件)2.观察信息窗,提出问题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根圆珠笔芯0.2元。生2:小男孩要买3根圆珠笔芯。生3:每根橡皮筋0.05元,小女孩要买9根。师:根据相关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试教 师:这是咱们五年级三班几位同学家到学校的平面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用算式怎样表示?  相似文献   

8.
[片段回放]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购物情境图) 师: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个书包20元,一本笔记本5元,一盒水彩笔18元,一个钉书机12元.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如果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五年级下51页 ̄52页。片断一:组织材料、提出问题1.呈现情境。师:上课之前,我对我们五(1)班同学所喜欢的颜色进行了调查,请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如下图),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白红黄绿生:五(1)班的同学有一半是喜欢红色的。师: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吗?生:喜欢红色的人数占五(1)班总人数的12。师:非常好,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2.组织学习材料。师:在你们的抽屉中每人都有这样一份材料,请你想一想:(1)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请你把获得的数学信息写在图上。(2)根据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我以统计图为教学主线,把分散在各年级段的应用题基本题型串联起来,设计了以下综合复习的教学内容。案例一:以条形统计图为主线,把各年级的基本知识点串联起来师:你们还记得在本学期数学期中测试中,我们班的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吗?出示统计图:师: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形式不同的问题?生1:六(3)班女生有多少人?(求部分。)生2:90~100分数段的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求分率。)生3:80~89.5分数段的女生是男…  相似文献   

11.
下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教学片段:师:根据图上所提供的信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很多,如:张师傅或李师傅1小时加工多少个?张师傅5小时加工多少个?李师傅一天加工多少个?想知道两个师傅1小时共加工多少个?1小时里谁加工得快?……师: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解决“谁加工得快”,好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指名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教师发现有算出工效比较1时加工的;有比较3小时加工的;有比较5小时加工的。师:老师还想知道,其他的孩子都用了哪些方法?(统计结果,大多数孩子都用了第一种方法。课改以前,能用这种方法比较,就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到建材市场了解地砖的价格、规格、花纹图案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 .通过观察地砖上的图案花纹 ,发现蕴藏在地砖上的学问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体验数学的价值。活动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师 :同学们 ,购买了新房子以后总要装修。你知道 ,装修要用到哪些材料 ?(生 :木材、地砖…… )师 :这些装修材料中也很有学问。你知道地砖上有哪些学问吗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地砖上的学问”。揭示课题。2 .自主探索 ,发现规律图 1教师出示投影片图 1 ,学生拿出地砖实物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块地砖 :发现规…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案例: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八册) 1.呈现例题,初步理解题意。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请列表整理这些信息。 2.分析思路,列出综合算式。师:这道题先算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新课引入 (课件出现打电话的情境) 师:从屏幕上的图画中你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毕业班数学总复习上示范课,我以统计图为主线,把分散在各年级段的应用题基本题型串联起来,设计了以下综合复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案例一:以条形统计图为主线,把各年级段的基本应用题串联起来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所任教班级期中测试情况?请看下面的统计图。出示统计图:六(3)班期中数学成绩统计图师: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形式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提问后,师将其整理如下:1.六(3)班有男、女生人数各多少人?2.六(3)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各是多少?3.80…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图中,我知道了1个书包20元,1个笔记本5元,1盒水彩笔18元. 生:图中一共有3个人,小军、小晴和售货员阿姨. 师:要解答"一共用去多少钱"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我们要知道是谁买的东西,买了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7.
曾在南京汇文小学听了一节"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课,其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买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一共用多少元钱?"现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呈现如下,并说说自己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尝试解决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前几天我去买乒乓球,并收集了一些信息(出示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18.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有48个桃子和2只小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每人收集一个自己喜欢的食品包装,我看了一下大家收集的,很好。平时我们经常接触食品包装,你们对食品包装有哪些了解?生:可以包装食物。生:告诉我们一些信息。生: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生:有厂址、营养成分。师:看来你们对食品的包装有一定的了解,食品包装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除了同学们提到的以外,它上面还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犤评: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食品包装,不仅为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为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有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一、精设情境,激趣诱思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一起进入小红家的厨房,共同研究"烙饼问题".(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 ●二、感悟策略,探索规律 1.师生共同探索两张饼的烙法. 师:烙1张饼,需要多少分钟? (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3分钟,烙两面要6分钟) 师:烙2张饼,需要多少分钟? 方案1:一张一张地烙. 方案2:两张同时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