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每年都是必考点.并且,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形象、语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都离不了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所以理解文中句子的重要含义体现了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能力提升指导]“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几乎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的思路,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一)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一、考点透视《考试大纲》明确,论述文阅读是必考内容,它属于现代文阅读。"考纲"对这一考点相应的能力层级表述如下: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见,这一考点是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辨别和筛  相似文献   

4.
张志娟 《成才之路》2010,(28):71-71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5.
<正>长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老师还是停留在静态的阅读文章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具体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观点"等几项。  相似文献   

6.
社科文阅读     
训练点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文中特殊的句子。例如主旨句、概括句、比喻句等。阅读时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这样一些句子:含意比较含蓄,利于发挥的句子;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比较形象生动的句子;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  相似文献   

7.
彭武阳 《初中生》2015,(9):11-14
考点透视 1.概括文章内容.如:概括事件、主旨和部分情节. 2.推敲重要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如: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3.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从内容与结构上分析选段在文中的作用.或品析文中优美、精警语句(段),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这类句子如开头、结尾句;总结全文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点明题旨的句子;过渡、照应句).  相似文献   

8.
王莉 《考试周刊》2012,(15):7-7
现代文阅读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值,也是高中阶段与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大纲要求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现代文的要求进行推断和想象,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阅读     
从辽宁省近几年的考题看,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四个要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根据中心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阅读涉及七个考点,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高频考点为文言实词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文意理解题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1.
高考考点解读一、《考试说明》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二、知识要点和能力层级: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评价E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2.
点睛之语: 社科文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分析和表达,无论是简答题还是选择题“分析”的份量都很重。大体上涉及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根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能力点。“分  相似文献   

13.
综观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是以散文考查为主。散文大致可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抒情说理类。虽然各有侧重点,但无疑有共性,而且无非考查这样几个方面的能力:字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提取文中信息。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4.
"理解"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基础的一种能力。在广东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部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第一个考点就是"理解",能力层级B,其中包括(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是指领会文本内容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的高一级能力层次。"理解"强调考查的是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思想内容。而选考的文学类文  相似文献   

15.
王晓华 《初中生》2015,(9):42-44
考点透视 1.理解重点字词.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常见虚词.侧重考查相同字词在不同文章中意义与用法上的差异. 2.翻译重点句子.多在两文中各找一典型句子由考生用现代汉语写出该句的意思. 3.理解选文内容,并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如整体概括选文内容,或划定段落、句子概括内容,或比较选文内容的异同. 4.比较选文写作手法的异同.有的考查学生对选文写作特色的把握;有的考查两文写法上的异同,有的要求例谈文中的某种写法等.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本单元应体会新闻准确、简明的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即要求学生能指认课文中概括性强的句子及其所概括的内容;指认记叙具体、描写生动的句子,会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指认富有感情色彩或议论深刻的语句,分析所抒之情或其思想内容。能说出新闻的“迅速及时,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的特点,并会联系课文作具体分析。懂得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新闻  相似文献   

17.
正【考点解读】考纲对句子的翻译提出了以下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指试卷所给的"那篇文章",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相似文献   

18.
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明确规定为:考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具体考察内容是: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2.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和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代文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阅读能力是一个多  相似文献   

19.
一、新旧联系 ,理解总结段 ,设计教学思路在学习《长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颐和园》和《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写法上有共同点。教学伊始 ,我通过一道思考题导入《长城》一文的学习 :“找出《颐和园》《赵州桥》《长城》这三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在哪儿?起什么作用?”学生不难找出《颐和园》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句话在文章开头 ,起总起的作用 ;《赵州桥》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在文章中间部分起过渡作用。通过读书 ,学…  相似文献   

20.
考点指津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要求的延伸。这里依然有“文中”二字,强调不可忽视语境的作用。这里依然有“重要”二字,重要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较复杂的长句;带有修辞意义或内容较含蓄的句子;体现文眼的句子;揭示主题、论点或论题的句子;体现文章思路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出现的句子等。2.考查内容范围:(1)理解句子本身的含义;(2)理解句子相关的含义;(3)理解句子比喻产生的含义、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