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等离子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按一定轨道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气体原子中的电子在温度或射线的作用下,挣脱了自己的运动轨道而离去,这种现象叫做电离。气体电离后,失去了电子的原子变成了带正电荷的粒子,叫做正离子,离去的电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假设在极高的温度下,一团气体中大部分原子都失夫了它原子核周围的电子(通常只失夫一个电子),结果便变成高度电离的气体。在高度电离的气体中带正电荷粒子的数目和带负电荷粒子的数目几乎相等,因此就称作等离子体。任何物质,当温度达到极高时,就成为等离子体。它是物质三态(固态、  相似文献   

2.
SIMPLE算法是如今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计算的数值方法,用于描述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现象。但是,用于描述有限强度的压缩波或膨胀波物理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受限空间可燃气体的爆炸。以CH_4作为研究对象,用ANSYS FLUENT模拟CH_4在二维平面爆炸过程受限空间气流温度,压力,密度,速度的变化情况。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以CH_4爆炸的那一时刻的温度和压力作为初始条件,固定远处壁面的气体速度为零作为边界条件,对可燃气体爆炸的圆面域进行计算。从计算的收敛程度来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黄青研究员带领的团队近年来在研究等离子体与生物及生物分子作用机理、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等离子体放电是得到低能带电粒子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带正电的离子和负电的电子与水分子碰撞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并伴有紫外线和冲击波等,作用于生物及生物分子,可诱导丰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受控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继2006年取得等离子体电子温度5500万摄氏度的成绩后,又在2007年的物理实验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物理成果。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的物质除了可以呈现固态、液态、气态之外,还可以呈现等离子态。这是气体经过电离后呈现的第四种物态,而呈现这种状态的物质则叫做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宇宙空间存在很多,远比人们熟悉的固体、液体、气体更为普遍。等离子体一般可分为高温和低温两大类。高温等离子体是用极高的温度使气体迅速离解而生成的等离子体,温度可以达到摄氏几千度到上亿度;低温等离子体是气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而被电离的等离子体,温度可以是常温,也可以达到摄氏几千度。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2日从合肥科学岛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人造小太阳"——EAST装置经过4个多月的物理实验,实现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实现高约束、高密度、高比压的完全非感应先进稳态运行模式。这一实验成果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7.
固体冰加热到一定程度会融化成液态水;液态水的温度再升高便可得到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继续升高又可变成等离子体。对于气态物质,当它的温度升高到几千摄氏度以上的时候,物质的原子就开始抛掉身上的电子,于是带负电的电子不再受到原子核的约束,开始自由自在游逛,而原子也成为带正电的离子(即成为电离化状态);温度愈高,原子脱落的电子愈多,等离子状态愈稳定。除了高温能够使气态物质转变为等离子体以外,用强大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来照射气体,也会使气  相似文献   

8.
正等离子体物理是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其各种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宇宙间的大部分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19世纪以来对于气体放电的研究、20世纪初以来对于高空电离层的研究,推动了等离子体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利用轻核聚变反应解决能源问题,促使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蓬勃发展。至此,等离子体物理学已发展成为物理学的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在这个学科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阻容耦合方式,成功的在大气压空气中获得了具有弥散结构的针针电极结构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并利用发射光谱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特性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气体温度开始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升高,并在一定的电压条件下温度发生跳变,实现放电在较高温度、较低温度的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三种放电形式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信息物理     
正我国首次利用激光产生反物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沈百飞等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超快正电子源,这一发现将在材料的无损探测、激光驱动正负电子对撞机、癌症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该研究发表于《等离子体物理》。飞秒拍瓦激光装置和高压气体靶相互作用后产生大量高能电子,高能电子和高Z材料靶相互作用,由韧制辐射机制产生高强度伽马射线;伽马射线再和  相似文献   

11.
超高速光电分幅摄影技术和超高速变像管扫描摄影技术用于记录高速瞬态变化的过程,能够给出被摄目标在动态过程中的一维、二维图像信息,研究目标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国内外将其广泛应用于爆轰波与冲击波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加速器物理、化学与化工、惯性约束聚变(ICF)、高温等离子体和真空放电、高能粒子径迹记录、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械精密制造与加工和高电压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高端的高速光电分幅摄影设备和高速变像管扫描摄影设备基本被国外垄断,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是一种带电离子和电子的混合物,只要原子与它们的电子发生分离,等离子体就会产生。太阳耀斑和球形闪电都属于等离子体。由于离子运动的速度极快,等离子体出现的时候情景非常火爆,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但是科学家们却如同将闪电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众神,将狂躁的等离子体纳入一只小小的铅笔状装置中,使其为人类造福。人们将等离子体应用于医疗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了,不过一直以来人们所使用的装置又沉又大,像只箱子一样搁在桌子上。不仅如此,那个大块头所发出的等离子气体束只有几毫米长,至少比室温高出10摄氏度,对人体有害,而且还有产…  相似文献   

13.
气体在常温下是不容易电离的,但是,若将气体加热到6000°C以上,部分气体的分子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就会因热激发而脱离轨道,使分子或原子变成正离于。这种由离子、电子和中性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电离气体称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因含有电于和正离于,因而是一种导电流体。又因其中的正负电荷几乎相等,所以从整体上看,它呈电中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国内外CO2长输管道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纯CO2和含杂质CO2体系相态特性,并结合瞬态仿真模型总结分析了CO2管道瞬态仿真研究现状及其涉及的瞬态计算数值方法,对CO2管道瞬态仿真进行了展望:(1)CO2管道输送技术与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基本类似,由此借鉴寻找CO2管道瞬态仿真技术的研究方向;(2)数值传热相关计算方法可用于CO2管道瞬态仿真;(3)在瞬态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瞬态仿真和优化控制结合,完成管道限压及限时控制等,也将是CO2管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4)希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成熟工艺设备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挖掘整合国内资源,产学结合。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9,(1):4
近期,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空间摩擦学研究系统的研制”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通过了验收评审。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研制出了具备超高真空、交变温度和辐照(包括原子氧、紫外光、等离子体、质子和电子等)环境以及球盘摩擦试验功能的空间摩擦学实验系统,达到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完成了预定的研制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电子烟的关键部件-雾化室的工作性能研究较少。为了找出消费者所反映的问题关键,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模拟了电子烟雾化室的温度、相比例等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当时间t=30s时,雾化气体出口面面积加权温度达到了333.74K。减小电阻丝单位面积功率或者硅胶热传导系数,均可使得气体通道区域液相体积比减少。电阻丝功率为5.6×106W.m-2时,雾化气体出口面面积加权温度为329.54K,当硅胶热传导系数由0.35J.K-1.m-1减小到0.20J.K-1.m-1时,雾化气体出口面面积加权温度为333.70K。  相似文献   

17.
微波电子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简单介绍微波电子枪:1 意义、用途微波电子枪及由其组成的注入系统是近年发展的一种可提供低发射度、皮秒级、强流、相对论性电子束团的装置。它可以直接做成简易的小型电子加速器,供辐照加工或术后放疗使用,也可经过α磁铁压缩脉冲宽度,选择能量后作为高性能要求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注入器或化学辐射分解研究应用。此外,短脉冲强流束团在加速器物理与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产生相干的红外—远红外光辐射、作为导致束流不稳定性的尾场的研究手段。在远距离能量传输中,它也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把微波场能量转化为电子动能的能量转换器。  相似文献   

18.
为把长春物理研究所建成发光学研究基地,我们在“六五”期间建设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有较高水平的公用实验室.这批公用实验室分成几类:一类是以瞬态光谱、激光选择激发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为主体的固体电子能谱实验室,目前已具备向国内外开放的条件;另一类是以毫微秒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和12KV转靶x光机为主体的分院地区公用实验室;还有  相似文献   

19.
彭尧 《科技通报》2020,36(5):20-23
对加热头进行瞬态热分析,分析加热头在加热过程中在整个结构上的温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场在玻璃夹头上衰减很快。在加热头瞬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加热头及其附属组件进行结构-温度-力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分析多物理场作用下各个结构会不会发生破坏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剧烈上升对于结构应力的影响最大,由于温度上升产生的应力不会导致其附属组件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20.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是在电场作用下,气体中存在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加速,其速度(动能)达到某一值时,中性原子或分子被电离而获得更多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进一步加速激发其它中性粒子产生类似于雪崩现象的电离过程,结果使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可达3000K-30000K)使金属熔化蒸发形成气态金属原子,再将气态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