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技术,在人才培养活动中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而班级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性组织,是一切教育目标落实的根本所在。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上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将班级建设成为大学生能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让班级中每个个体获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95):156-157
由于高职大学生自身特点,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增加,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三自"能力,形成"三自"教育管理模式,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培养事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才培养质量,事关新疆的安定团结。通过连续三年对我校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混班级、混教学、混宿舍的高职预科同学"三混"教育管理模式,旨在探索一种民汉同学之间增进交流、增进学习、增进理解、增进信任、增进团结的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教育管理模式,为新疆民族聚居区的人才培养、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工作出力献策。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和管理路径进行研究,提出构建"班级人"管理模式的建设性意见,希望对增强班级文化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现出高等性"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但高职高等性不能仅仅理解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的高等性,而是要理解为整个高职教育办学定位的高等性,其实现的关键路径是管理模式改革。当前高职教育中盛行学校中心管理模式,而高职教育本质上所需要的是教师中心管理模式,因为以教师为中心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实现这一转变,既要对教师进行赋权,又要落实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还要改革高职院校班级组织的传统管理方法,创新高职院校班级组织项目化管理方式,彰显职业教育的活力与特色。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班级组织项目化管理方式的特点、意义、支撑条件,探究高职院校班级组织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方式,引领大学生合理规划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未来的职业愿景。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位,更是学生学习交流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由于高招扩张,高职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班级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探索新形势下班级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及特点、重要作用和实施原则,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提供借鉴方式。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单位,在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班集体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对于高职生而言,良好的班集体不仅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爱与归属感"的缺失,而且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关于高职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9.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把"修能·致用"作为院训,它准确体现学院的办学定位,反映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学生班级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活及做人的导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就业观念、专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体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班级集体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管理教育,因此探究大学班级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班级的结构分析 大学班级是个严密的学生组织,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素。 (一)班级目标 是全体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即班级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时效上划分有长远目标和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学课程必须彰显六个方面的特征,即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职业培养目标、职业项目驱动、职业实训设施设备、理论实践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英语+专业“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契合度,促进了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促进了职业院校加强学校自身的实训室建设,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而实施的一种学生教育和管理新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和规律,通过教师与若干个学生结对并指导个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别化教育组织形式.文章介绍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涵,阐述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及其成效,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严进宽出"是当下很多大学的培养模式和实际做法。在这种模式和做法下,出现了学生学业负担明显下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的情形。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作为高等教育基于教育内外部发展环境与条件做出的及时而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大学生合理"增负"将会对现有大学本科教学组织工作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将会对现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发挥积极推进作用。新形势下,如何设计大学本科教学理念,开展本科教学组织工作,优化本科教学过程管理,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实现合理"增负"目标,促进学生学业质量提升,就成为大学当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等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平台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新趋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言,其内涵和外延正在悄悄发生了变化,相互之间呈现出重叠、交叉、融合,成人高等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分析成人高等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现实基础着手,指出成人高等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构成要件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2+1"教学模式是高职模具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展开"2+1"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是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对其不断地深入研究与实践,逐渐形成了校企利用各自优势共同管理、互利共赢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职物流专业“2+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设想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年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倍受关注,坚持工学结合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及根本举措。依据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思路,探索高职物流专业"2+3"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就此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为中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职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建新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7):12-13,43
高职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两方面着手,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订单式”培养的经验,总结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方案。这种模式具有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和优势,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9.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职理工类专业特点,探索出高职实训的“五步”教学法,即导学、预习、讲解、操作、点评。经过实际操作运行发现,“五步”教学法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中职-高职培养模式、中职-应用本科培养模式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该文将结合上海某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项目,对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