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指多数人对某种事态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倾向性一致的意见。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引导人们、引导社会走向的倾向性、影响力,是近几年来新闻工作中经常强调的一个命题。从我国社会实践看.新闻事业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那么,在新闻舆论导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节目是媒体在新闻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倾向性意见的一种节目形式。新闻报道传递的信息主要为事实;而新闻评论是剖析事实,传递的信息主要为意见、观点。也正因为新闻评论节目融新闻性与意见性于一体,其往往针对的是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因而,倾向性明确而清晰,其对社会、公众的引导作用不仅直接,而且强烈。也正因如此,在广播电视当前新闻立台的践行活动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什么因素在决定报道倾向与舆论导向?冷静分析,决定性因素首先是对事实的选择. 舆论是公众言论的集合,新闻是舆论中最具影响力、引导力的部分.新闻媒介的报道,或单个或总和的倾向性,好恶褒贬,就形成了新闻舆论的倾向与指向.  相似文献   

4.
周国昌 《新闻窗》2010,(2):52-53
“新闻小言论”是针对某一新闻事实发表的理性认识及其论证。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新闻小言论的明显特征就是其“评论性”,在“评”和“论”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表明了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而且对其观点进行充分、有说服力的论证。“新闻小言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对于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高媒体的社会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写好一篇新闻小言论,除需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外,还要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同时也必然具有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和真实性在新闻作品中应该统一,必须统一,也能够统一。现在有些新闻作者在他的作品中,对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没有处理得很好。有的作者不管所述事实是否具有这种性质,硬给加上一些表明倾向性的话,“应该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号召怎么样”,等等;有的在“为了什么什么”、“一致认为”、“大家说”的名义下,写了许多作者自己的话;有的则离开事实随意“拔高”,甚至不惜对事实本身进行“加工改造”,以表现自己的倾向性。总之,在这些作品中,倾向性和真实性不是统一的,而是分离的,好像是油水不沾的两张皮。这样做的结果,既不能很好地、有力地表达倾向性,有时还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甚至造成报道失实。因此,这类做法于写好新闻无益,应该改进,努力创作出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的好作品。 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的基础是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要求在新闻写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要如实,要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其具体要求应包含这样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导向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新闻言论。新闻传媒通过言论,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就最新发生的事情发表评论,直接对读者的认知内容、方式和态度产生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比较直接地体现在新闻言论之中。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机构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在新闻作品的体现。对新闻倾向性的把握,关系到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因此,正确把握新闻的倾向性,对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倾向性与真实性一样,都是新闻的特征,其实质是党性原则在新闻舆论的反映和体现。但是,在如何把握新闻倾向性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些同志的思想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澄清,实际工作的一些偏差也需要进一步纠正。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我们在把握倾向性的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强调新闻的倾向性时,往往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陆,一般认为:“电视新闻言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在我国台湾,将电视新闻言论统称为“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系新闻报道的延伸,可说是新闻事件的解释说明,必须是具有评述价值内容,也就是‘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事件,才足以作为评论的题材。除了比较分析外,更综合各项可能意见,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较具主观成分”。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93年年鉴》这样认定“言论”:“要有适度的言论,告诉他们(观众)在重大新闻中还有什么新闻,这样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网站论坛管理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锦波 《记者摇篮》2004,(7):43-43,56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引导舆论的潜移默化性。那么,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网站。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论坛这个。言论和意见的自由市场”,抢占网络空间的思想宣传阵地,引颁正确舆论导向,就成为每位新闻网站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精读最近半年的全国部分党报后,悉心揣摩,明显感觉到它们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力求全局观念与新闻价值的统一、力求党性原则与受众意识的统一、力求舆论导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的确让人叹服。“三贴近”,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三统~”,密切相联,互为一体。只有认真贯彻“三贴近”,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才有不竭动力和无限生机。 贴近实际,力求全局观念与新闻价值的统一 贴近实际在新闻宣传中就是要求全局观念与新闻价值的统一,这是在强调“交融性”,即新闻报道不仅内容严肃、重要,而且报道形式也应灵活多样,为群众喜闻乐见,使报道真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树立全局观念,遵循新闻价值,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性质  相似文献   

11.
王维成 《记者摇篮》2004,(5):19-19,16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新闻报道实现“三贴近”,涉及到诸多方面。比如坚持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的有机统一;坚持宣传报道党的方针政策的准确和实现新闻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这些都是宏观上的一些原则问题,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是  相似文献   

12.
陶建杰 《新闻传播》2007,(10):7-9,17
网络舆情,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也有人认为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赵楚江 《新闻窗》2009,(5):114-115
新闻言论有着较强的思想性、战斗性以及舆论导向作用,是决定媒体核心竞争力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重大信息的权威性解读和对重要新闻事件发表意见、表明主张以及阐发政治、政策内容中,言论往往被称为“精神”的东西,因此,言论就其功能而言,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主流媒体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刘金凤 《新闻三昧》2006,(11):18-19
言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和舆论导向作用。言论的选题立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言论的新闻价值。为此,要想把小言论写得言简意赅,富有思想性和战斗力,言论的选题取材即找准问题至关重要.邓拓在《关于报纸的社论》中谈到:“社论的选题计划乃是所有选题计划中最重要的,它的完善与否将影响整个报纸宣传的政治效果。”邓拓同志一语道出了社论选题的重要性。同样,作为报纸评论体裁之一的小言论,它的选题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小言论作为报纸的“轻型武器”,由于它的“短小”、“战斗性强”及题材广泛、切中时弊而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新闻学界在关注网络传播、报业集团、新闻策划等现象的同时,在理论界形成了一股从本体论角度探讨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潮流。陈力丹认为“出现了一些再度研究新闻学基础理论的论文,涉及对新闻本体的认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新闻事实的确立与意见的形成、新闻价值如何来自新闻事实、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新闻的倾向性等问题。文章不多,但较过去有深度。”(注1)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的“编后话”,可以说它是多种电视新闻评论形态中的“轻骑兵”,是电视台在具有新闻价值的、比较重要的某条或某组新闻前或后依托于新闻内容进行评说的“小言论”。它具有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指导性、战斗性、群众性等基本特征,对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舆论导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在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近20年的时间里,充分发挥电视新闻中“编后话”的作用,在编后话的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小言论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和众多读者的喜爱。小言论兼有政论和杂文的特点,侧重于就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明态度和见解,以此干预社会,给人以启发和指导。这种新闻样式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扶正祛邪,推进改革等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 如何写好小言论,笔者不揣冒昧,谨述一管之见。 一、求新。 “新”是新闻的特征,小言论做为新闻的一种样式,毫无疑问,必须体现“新”字。如此,才能有众多读者,才能及时影响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闻文摘     
要全面理解舆论导向 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同时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导向问题。说到导向,有些同志往往只理解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认为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就可以认为导向正确了。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政治导向,我们要毫不放松地牢牢把握。同时,也要明确,除了政治导向,还有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知识导向、生活导向、服务导向。我们的报纸、广播、通讯社、电视,每天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报道、言论,这些信息、报道、言论无一不体现着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倾向性,都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施加着或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导向问题不仅仅在新闻报道中有,副刊、专题节目、广告中也有。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还需要谈三点:一是激励人民;二是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是加强对舆论宣传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报道质量,为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 把握舆论导向需注意的问题 一、舆论导向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不仅是新闻媒体主阵地的任务,而且是所有版面和时空的应有内涵、综合体现。舆论导向不仅是一种政治主张、思想观点的宣传和直白,而且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和流露。主旋律要弘扬,多样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引导舆论的潜移默化性,那么,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网站,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论坛这个“言论和意见的自由市场”,抢占网络空间的思想宣传阵地,引领正确舆论导向,就成为每位新闻网站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一、从媒体属性看新闻网站论坛定位媒介作为社会信息组织的公共服务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媒介所从事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服务的社会共享性,因此,无论在何种制度下,媒介普遍被视为一种公共事业,而被称为“社会公器”。  相似文献   

20.
赵利 《军事记者》2010,(11):29-30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