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于太极拳的眼法,各家太极拳书上都有描述,以"眼看某手,眼看某拳""眼看前方,眼看后方"居多,有的则强调"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等等,这些都讲得不错。细想一下,又觉得讲得不具体,似乎有隔靴搔痒之感。所以有些人认为书上讲的大都未交待清楚,不好掌握,甚至发生争论。当然,眼神的表现到底如何描述,确实也是很难写的,一两句话是不能表达清楚的。  相似文献   

2.
一、武术动作中眼法的含义有的学生对眼法的意义、作用理解不够,动作不得要领,练习不得方法,势必会出现“眼无神,拳无魂”的结果。如长拳只注重出拳的迅疾有力和身法的灵活稳固,却忽视了“眼随手动”,“目随势定”,就不能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或锐不可当之感;太极拳只注重上下肢的配合,不重视眼法的运用,有的甚至偏头旁视,就不能以“眼法慑服对方”。正确的眼法应是目光敏锐,炯炯神威,同时面部要适度紧张,表情威  相似文献   

3.
练胆先练眼     
史明 《精武》2006,(12):47-47
眼法是胆量的体现,在散手实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拳诀云“心为主帅眼为旗”、“手到眼不到,必是瞎胡闹”、“手去眼不去,必是偷来艺”,拳论曰“眼似闪电,要随手转,兼顾四方,以眼注眼”。由此看来,没有好的眼法,在实战中就辨别不清方向、远近、高低、阴阳、动静,就难以取胜,故练拳习技者,对眼法之练习,不可不注意。眼法分为正偏两种。正视必直,显而易夺;偏为睨视,凝而不眩。眼不但要明,而且要快,随手动而动,手到眼到,眼随手行,手随眼使。其具体习练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至譓认为"学拳之要,惟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洪拳者所为耳。"周至譓所谓的"神",即拳意,是拳法的精神,有"神"才能有得于心。他所谓"气",即行气,是拳势首尾相应,一气呵成。周至譓认为只在外形上刻意模仿而无拳意的精神,这是不懂得洪家拳真谛的人之所为。周至譓在自己的习武实践中很注重这点。他练洪拳既依样画葫芦,又重神、势、气。所以黄达生先生赞说:"周至譓的洪拳,气力浑厚可谓洪家四平大镇拳中之雄!"  相似文献   

5.
张天绪 《武当》2012,(3):16-19
十一、肘底藏捶(一)目的掌握"捶法"。捶要自心出,随意而发,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无论前后左右,都是一步一捶。用拳犹如用兵,击其无备,袭其不意,"藏捶"之法即此也。虚而实之,实而虚之,以得人为准。(二)内容1、预备式同前。2、动作解析:(1)左脚向前踏一步的同时,左掌变拳,由下而上竖起在面前,拳心对鼻尖,拳眼向左,左脚抬起。(图36)  相似文献   

6.
武术眼神训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法系指武术套路演练和攻防实战中眼神运用的方法。在武术套路比赛和散打比赛中都十分重要,《拳经拳法备要·周身秘诀十二项》:“眼者身之主,宜精神注射,破敌全凭之。故认腿认势皆赖乎眼也”。套路对眼法的要求是眼到手到,手眼相随,两目炯炯有神;使整套动作精神饱满,雄健威武,体现出潜在的攻防含义,把观众引向格斗意境,眼神是武术精、气、神的核心和窗口。散打对眼法的要求是:眼神紧紧注视对手关键部位,用余光观察其他部位,及时掌握对手变化,快速准确做出判断,克敌制胜。因此,无论是在武术套路还是在散打比赛中,眼法占有至关重要位置,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双功(龚袭骛)双功{雾案 r拳术 L巧术2.分表六根功手根:实践部分四部短拳:三形根、四部手、七功炮、 二十四翻。理论部分:手臂的形、法、术。眼根:实践部分的日行功与主客眼法。理论部分眼的 形、法、术。身根:实践部分身法闪转翻叠的日行功。理论部分眼 的形、法、术。腿根:实践部分二部短拳:连环腿、摆莲腿。理论部分 眼的形、法、术。步根:实践部分二部短拳:阴八步、阳八步。理论部分 眼的形、法、术。气根:实践部分的静功、八部基础功、三宝气功、武功 气功。理论部分气根的形、法、术。拳术(1),,。厂实践:点刚拳、柔化拳、开山拳莨争L…  相似文献   

8.
《精武》2008,(6)
善学古人者,必执古人之法以治己身。戴先师之十形象变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乃化裁变通之大道。习者深究其理,与五拳常法融会贯通,制敌无不应手生效。先哲于此大畅其说,可谓独具慧眼,大声唱破拳学I临机应变,运用之妙矣。自戴先师以来,十形象为山西后世拳家奉为科律,以求古人拳意之精微。龙形虽有三弯,不如乘势,虽有三尖,不如待时。谱云:"劲意是本领,招势是枝叶",心无妄思,雷霆莫畏,是故方圆曲折,横逆虽有所遇,而觉之能抚,劲意易矣,常存此心,便是龙形转换无迹,屡变而臻纯备妙艺之根本。  相似文献   

9.
窦洪基 《武当》2006,(6):22-24
二十四、心眼法心如大将眼如法,见景生情能制化。最忌心痴眼不准,手快脚乱费周折。俗语有“心明眼亮”之说,眼又是心灵的窗口,八卦掌讲五要: 第一就提到眼锐,其次是手快、步稳、身灵、气实。眼锐即眼有察明之意。遇敌时,眼有洞察敌势敌情,见景能预料一切,而后胸有成竹,心有定数。如心地痴呆眼又迟钝,遇敌必乱,所以说心眼法,实是八卦掌内外结合的要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京剧与武术     
葛峻 《武当》2005,(5):29-30
戏曲艺术与中华武术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是戏曲着重于欣赏,而武术则以技击为要。但在不少戏曲艺术家的身上,都不难看出二者联姻。盖因武炼精气神, 而戏曲为塑造形象也追求精气神三全,而得"人如其人,情若其情"。戏曲,特别是京剧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四功"(唱念做打)、"五法"(口法,眼法,手法,身法, 步法)这种综合艺术手段来实现的。所以,他们借鉴武术动作,以丰富自己的"四功、五法",使技艺臻入一个高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12.
炮拳,形意五行拳之一,五行属火,五脏属心。拳经云:"炮拳似炮,所以炮拳以迅猛刚烈见长。"炮拳在演练中与其他拳法不同,呈"之"字形行进(与之相同的还有横拳)。这种技法虽与形意拳的"脚踏中门"有所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敌袭来时吾侧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修拳要注意的四大环节 1、过分拘谨,违反了"周身适得其中"的要求。这样练拳,虽然很认真,但是,却容易使神不明,意不灵动,气呆滞,形体不自然。如是练拳,则面部表情严肃,眼神无神,形体僵硬,从而使太极拳之松柔艺术的称谓变了味道。  相似文献   

14.
杜子宇 《武当》2013,(4):18-19
太极拳是武术,讲招法、论技击,不说技击的是操不是拳,不说招法的是舞不是武。武之神来于文,法之妙来于理,拳之绝来于功。所以,道法太极拳是借武生趣、借趣入道、法演太极的"入道之基",是练武通文、明理达道的修身养生功法,甚至被称为"第一要法"。武是养生手段,但不是养生目的。三丰祖师"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的慈悲规劝,李老先宗说太极拳"为修身实技,不单以武花小技逞能也。……不单为武备之祖,实为文修之真传也"的至真明  相似文献   

15.
刘文波 《精武》2004,(1):8-9
三体势是形意拳的主要桩法,也是形意拳中各种套路的起势、收势,该拳种的各种技法都是以三体势的各种要求为基础,所以,该桩法既为入门必修,又是高层功夫所需。三体势体现了形意拳的太极、两仪、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星、八字(及八要)、九数等要领,因此,练三体势也即是练习形意拳的精华。“三体重生则万物生”,三体势又可变化为各种拳式,为各行(形)拳之母。如果说五行拳、十二形拳是形意拳之母拳,那么三体势则是“母拳”之“母”,  相似文献   

16.
马雷石 《精武》2007,(12):44-45
作为清真教门名拳——汤瓶七势拳从问世到现在一直为武术界所珍视。穆斯林习武者对此拳尤为推崇,有"七势打六合(指心意六合拳),箅子抓窝窝"之誉。汤瓶七势拳的得艺者在过去极为保守,周口袁凤仪尝言:"大教(汉族)之人大多欲观之而不得",今邓州马雷石先生独家披露其拳,价值如何?尚请行家里手细心把玩。  相似文献   

17.
<正>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武术运动的八大要素。它们在武术运动中各自占有不同的重要位置。富有对立而又统一的哲学内涵,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眼法在拳械套路中的运用国内学者已有论述。这就是传统武术理论中常说的“眼随手到,手眼相随,手到哪里,眼到哪里”。上述观点在提法和理解上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就眼神与中枢神经反射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本文试图通过运动生理学的观点来说明眼神与眼法的概念,以及眼神眼法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习峨眉拳     
张春 《精武》2006,(8):60-60
峨眉拳始为道姑所创,为出家女子的一种防身拳术,迄今已有四百余载的历史。该拳招法精绝,技击性强,拳理奥妙,以后发制人为根本法则。手、眼、身、法、步自然灵活,动作小、变化大,借力使力,以巧打人。这期,我们请一位习峨眉拳的武友来谈谈练功体会。  相似文献   

19.
眼法为眼的使用方法。太极拳的门派很多,对于眼神的训练各说不一。陈家认为必须注视中指尖,而杨家、吴家则认为注视食指和大拇指尖。习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保健养生,练拳时目光随动作移动,有助于调解视神经,而且可以进一步完成练神、意、气的功夫。意与气合生劲,劲由神发,则无坚不可摧。养生之人不但不发劲,而以此劲合于筋骨血脉之中,与六神合为一体,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眼法的规律:1眼随手转,手眼相随。太极拳的眼法一般向前平视,同时随身法、手法、步法的变化,顾盼两手中主要的一手,当手达到定点时,眼神要领先达到定点。2顾盼全面,眼似…  相似文献   

20.
少林禅功柔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功夫在中华武术之中,是系统、庞大、完善的一种体系,它集禅武为一体,独具一格。它不仅有刚劲的外功拳,而且有柔和的内功拳。外功拳主刚,内功拳主柔,正如少林拳谱讲:“柔中之刚为真刚,刚中之柔为真柔。”禅功柔拳则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它以修身养性为宗旨,以养气修心的禅功为始终,以练气修身的柔道为造诣,以拳贯禅机,禅拳归一为极至,回归自然、随心所欲。小则有防身自卫之安,大则有强筋壮体、健神清心、延年益寿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