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激发职业理想,树立职业信念,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西省14所高校266名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能力、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发挥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六所首都高校大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辅导员七大特征属性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排序与大学生需求完全吻合,理科大学生对辅导员"学习指导"预期更高,分校区低年级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预期和评价均高于校本部高年级大学生,"学生干部"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更加认可。因此,高校辅导员角色应更加多元化,兼具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重属性,"高重要性—低满意度"与"高重要性—高满意度—高绩差"指标是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以学生为中心"和"对个体的关心"是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辅导员是我国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教师队伍中极具专业特色的一支队伍。本研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同及变迁情况的分析,呈现出这一群体在时代演变中的身份建构,为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三代辅导员的身份认同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有"组织依恋""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三种不同取向。研究认为社会转型、公众期望的转变以及身份需求与现实的冲突是身份认同变迁最主要的原因。最后,研究认为提升辅导员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明晰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增加辅导员专业学习及理论提升的渠道是强化当代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与“90后”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90后"时代的来临,"90后"将在大学校园展示其独特个性和新鲜主张,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80后"辅导员的引领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有人称"90后"是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值得期待的一代。"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不断冲突还是顺利融合?面对个性十足、自我倾向化很浓的"90后"大学生,"80后"辅导员该怎么与他们和谐共处,才能顺利地被他们接受、得到他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执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路人。文章在对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约22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辅导员的职业环境、职业生活、职业能力、职业认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7.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激励辅导员职业认同自我超越、提升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分类和特征,分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严格选聘、注重培训、建设品牌和完善制度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高校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90后"独生子女的相继入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趋重要,对辅导员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高校兼职辅导员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兼职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辅导员肩负着引领者、培育者、组织者及融创者的责任,但辅导员的理论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创新型学生的培育.通过提升辅导员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以强理论、高实践、精指导的方式,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诸多因素导致职业认同低、岗位流动性大,已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瓶颈。分析职业认同弱化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改善经济待遇、严格准入制度、完善考评和激励体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提升职业认同感,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因自身表达能力的缺乏,长期以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直出于被代表的地位,也因此丧失了主体性身份。历史上农民主体性身份的取得通常以“否”的,即农民自身身份放弃的方式取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政策对于重新树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和谐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两面三点",使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达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依"势、术、法"构建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平台上,挥动着"奖和罚"这两面旗帜,履行好辅导员的职责,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公民身份"认同是超越民族、国家认同的一种更具价值的情感体验。由于受我国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加上目前全球性问题突显,各国公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我国朝向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把培养现代公民作为一切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把公民身份的认同从初级身份认同上升为政治性集体认同,加强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有关“离散”的华文文学讨论中,20世纪北美华文女作家的创作被认为是用文学想象的方式探讨华人移民女性的性别身份与族裔身份的双重“问题”而成为热点。本文结合两代北美华文女作家的代表作,分析“离散”的具体内涵及其演变,以期丰富研究界有关“离散”概念的思考,同时探讨女性主义话语在“离散”论述中所具有的理论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通过对汉英语词“左”“右”的词源和文化内涵的研究,说明汉英语词“左”“右”文化内涵的一致性,从而揭示这种发生性的趋同现象,是由人类原始思维模式和原始文化心理结构的同一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思想是当前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清醒认识和准确定位。对民族文化有反思,对外来文化有鉴别,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启发文化自觉",形成开放交融的民族认同观是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喜福会》是以描写边缘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名篇佳作。谭恩美对书中八位美籍华裔母女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揭示了她们复杂而矛盾的心态。本论文尝试分析谭恩美在写作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从而阐述美国华裔女性实际被搁置在美国的社会、种族、文化的边缘境地,在身份求索的过程中扮演着“双面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和职业性就业与教育发展相融合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上,高职教师要坚持“四力并重”,即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并重。在教学内容落实上,坚持“三心二意”,即爱心、耐心、责任心“三心”归一,注意、在意“二意”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形象战略作为城市创新活动,对于提高城市的品位和价值,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围绕"大大连"建设,从"大大连"城市形象定位、"大大连"城市形象理念、"大大连"城市形象特色三个方面探讨了大连城市形象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学界,"失语"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与"失语症"相等同的概念,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如果对"失语"进行仔细的文本细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当代语境中它至少包含六种涵义,它与时下盛行的中国文论"失语症"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与此同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身份归属问题我们也能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