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文军  冯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94-198
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并借鉴马歇尔对集群外部性的三种解释,从人力流、知识流、供应流三个方面分别建立因果回路图,分析外来龙头企业对村镇集群驱动效应的静态结构。以此为基础建立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并进行仿真,定量分析龙头企业转移程度、政府配套政策强度和集群的学习能力这三个控制变量对龙头企业驱动效应的影响方向及程度,旨在为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如何理性引进龙头企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成长演化:商业模式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丽敏  江诗松 《科研管理》2012,33(7):137-145
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集群龙头企业的成长。商业模式这一新兴构念对集群龙头企业成长的解释力也日益明显。本文从商业模式构念关注的核心问题入手,在重新界定其概念和维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温州低压电器龙头企业——正泰集团25年成长过程的纵向案例研究,从龙头企业角度剖析了产业集群成长的微观机制。本文发现,集群龙头企业在起步、调整和扩张的不同阶段,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系统整合三个维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且与集群发展情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吴义爽 《科研管理》2016,37(7):54-61
本文运用企业战略创业理论、产业平台理论与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一类特殊的服务型龙头企业——集群商贸平台战略创业带动集群升级的功能和机制:基于间接网络效应,通过平台高级化与国际化、研发包络、塑造集群品牌文化三个方面的战略创业行动,策动其主导下生产者、消费者之间交易网络的协同升级,进而在获取其自身竞争优势和财富创造最大化的同时,创造了驱动集群企业脱离低端、贴牌生产路径,走向自主创新与品牌构建路径的产业架构基础,以及相应的集群升级动力学。文章将服务型龙头企业、消费者升级引入龙头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理论建构,也为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势差角度,按集群知识共享主体间知识流动方向的不同,将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学研助产推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联盟互动型,并对三种知识共享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随后明确集群知识共享模式选择的思路,并提出集群知识共享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以临朐铝型材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共享选择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群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集群创新理论,选择长三角不同地区的三个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集群,收集了262个样本数据,以AMOS4.0和SPSS11.5软件包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可能影响集群创新行为的6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沟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资源和相互信任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强  应翔君 《软科学》2012,26(6):10-15
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选择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等4个典型案例,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异同。从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与程度两方面存在差异,并揭示了造成两类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创业行为是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不仅仅来自于创业行为本身,创业行为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得到关注。在界定创业行为、创业知识溢出、产业集群发展绩效三个变量维度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测量工具,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间的关系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创业行为对创业知识溢出有显著性影响;创业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发展绩效的影响作用显著;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量区域龙头企业通过探索性外迁以实现自身成长;正当区域政府叹息不已时,一批成功外迁龙头企业的反哺则接踵而来。笔者剖析并揭示了产业集群中作为高端企业代表的龙头企业外迁龙头反哺迁出地的动机与两种模式;以创始于温州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正泰集团为案例,分析了企业外迁与反哺行为,基本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针对跨区域迁移龙头企业和区域政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21,(3)
基于集群生态圈理论和集群共享性资源理论,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圈的构成主体及主体之间的互动对集群品牌价值的影响机制,使用我国74个茶叶集群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和科研机构创新通过正向促进集群品牌功能要素与象征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政府机构引导和中介机构服务通过正向促进集群品牌功能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但无法通过促进集群品牌象征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龙头企业与政府机构的互动通过正向促进集群品牌功能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但无法通过促进集群品牌象征要素来提升集群品牌价值;但是龙头企业与中介机构及科研机构的互动对集群品牌价值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产业化有助于推动"三农"发展。而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是主导。文章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的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调研为例,研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现状及其竞争力优势。目前,望江县已形成七大产业集群,涉及粮食、棉花、水产、纺织、蔬菜等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表现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探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分别从进入壁垒、分工水平以及集群创新等三个方面比较地研究了两个具有不同结构(同质性无核结构和异质性有核结构)产业集群的演化成长过程,结果发现:(1)相比同质性模型,具有核心企业的异质性产业集群在达到演化稳态的情况下规模更小,但总体收益更高,且具有更强的稳健性;(2)异质性结构的产业集群相比起同质性结构的产业集群有更高的分工水平和创新能力;(3)研究还发现核心企业的出现以及进入壁垒的升高,提高了整个集群的福利水平,但却抑制了集群的企业家精神(新创企业的创业家精神),从而很难像同质性集群那样更容易地出现新创企业,这一点也表明核心企业成长对集群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复杂的。  相似文献   

12.
吴波  杨菊萍 《科学学研究》2008,26(1):130-136
 区域龙头企业的知识溢出对本地中小企业成长的带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已有对作用机制的研究存在社会临近观和认知临近性两种观点。基于知识转移理论,我们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会对区域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更大的作用。基于浙江省三个区域产业集群中163家中小企业实地调查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本地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社会临近性和社会临近性对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的交互作用;而区域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带动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同时与龙头具有较高社会临近和认知临近的本地中小企业才能享受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文献分析基础上,基于集群特征, 构建了以网络中心性和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以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的集群企业开放度对其创新绩效影响机制模型。选取浙江省3个产业集群中116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实证验证。结论表明:第一,知识获取在集群企业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即集群企业开放度是通过影响知识获取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第二,知识吸收能力在企业创新绩效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中起到调节作用,其中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强化企业从创新开放度中获取知识,而现实吸收能力则在企业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三,网络中心性越高,集群企业开放宽度对企业知识获取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国集群企业推进开放式创新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赵剑波  杨震宁  王以华 《科研管理》2012,33(2):11-17,78
本文主要研究在强调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政府的作用对于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并分析和比较不同的企业规模以及不同性质集群内部的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调研了国内不同区域的企业集群,并对回收的量表采用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集群内部规模较小的企业比大规模企业有较高的创新水平;软件工业园性质的企业集群比其他性质的集群创新水平要高;政府的直接帮助政策并不能够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水平,而政府对于集群内部竞争环境的创造和维护、以及增加集群地域吸引力和加强信息服务的一些政府措施,则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Taiwan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s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it lags behind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strength of Taiwan's industry lies in its low-cost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which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undermined by rising wages. Faced with a massive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China,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prevent the hollowing out of domestic industry by encouraging local firms to embrac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strengthen their ties to multinational firms. The initiative aims at enhancing the flex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speeding up responses to the market through concerted actions by brand marketers, parts suppliers, and assemblers. New technologies underscore new working methods that erect entry barriers to protect existing network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主要探讨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成长,目前主要存在着内部成长、并购成长和网络化成长三种基本的企业成长方式和机制,它们分别对应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环境学派、资源依赖学派和集群理论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joint effect of competitive actions and social media related interactions on offline car sales after automobile recalls. Our analysis of all the mid-size automobile recall events in the U.S. from 2010 to 2015,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media discussions of the recall and the competitive actions taken by the recalling firms and their competitors revealed that after recalls: (1) fewer competitive actions by the recalling firm are more effective in influencing car sales; (2) although social media discussions can increase awareness and sales, the change in perceptions of the brand on social media can negatively affect sales; and (3)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ocial media on offline car sales is amplified when the recalling firm conducts fewer competitive actions, regardless of strategic or tactical actions, but is attenuated when competitors conduct more competitive actions. The current study adds to the competitive actions literature by consider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recalling firms can construct their competitive actions more effectively and extends the social media literature by incorporating both the focal and non-focal firms’ perspectives when examining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those responsible for steering companies through product recall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企业通过网络关系促进知识获取是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制造业产业集群206个有效企业样本的调查数据,引用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集群网络关系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显著的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知识获取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对协同创新绩效中介作用的判断是:在网络强度、网络质量和网络稳定性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权力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的作用。并以此对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Regional technology cluster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yet in biotechnology few successful clusters exist. Previous research links successful clusters to heightened innovation capacity achieved through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ties linking individuals across companies. Less understood ar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such networks emerge. The article us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networks linking senior managers employed in biotechnology firms in San Diego, California. Labor mobility within the region has forged a large network linking managers and firms, while ties linking managers of an early company, Hybritech, formed a network backbone anchoring growth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台州市产业集群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技术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也发现了其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模式的不同之处,即整个集群技术学习的最大特征是龙头企业从集群外获取技术知识,并以非正式的技术学习方式在集群内扩散,从而使集群的技术学习呈现一种"外向型"学习模式.最后为台州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