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社会信息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编纂工作与社会发展联系愈加紧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了诸多可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主体、对象、编纂成果的传播方式和用户都在发生着变化。数字时代如何做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并提供有价值、用户满意度高的成果和满足用户多层次利用需求,已成为当前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质量的影响因素、编纂成果传播、用户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满意度以及编纂人员胜任力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通过理论研究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档案文献编纂具有社会记忆构建的重要功能,数字技术使档案文献编纂可以构建更为立体、多维、生动和深入细节的社会记忆图景,因此对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探索,将能更有利于发挥其连接古今、增强文化自信、服务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友言在先     
档案既是历史的原始记录,也是人类宝贵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档案文献编纂既是开放、公布档案的重要形式,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是用户获得系统化档案信息的重要途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面对的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工作方式、用户群体及其需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与探索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与成果的利用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通过理论研究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最终目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可选择的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用户的利用意识日益提高,媒介传播力进一步扩展,促使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率。对此,需要创新形式、优化编纂内容,深入用户、开展分众传播,积极宣传、发挥成果价值,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期望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以提高用户积极性和满意度,优化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模式,同时档案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也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价值共创理论,提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主导逻辑模式,详细阐述其主体架构、基本构成和保障措施。该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角色模块和管控模块,并由激励、保护、信任、责任、风险控制等措施保障,有利于档案文献编纂的价值创造模式由档案部门单独创造价值转变为档案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创造价值,从而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并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以及档案管理领域的深入拓展,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改变了档案文献资源的存在形态,改进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技术方法,进而影响着档案文献编纂形态及编纂理念的转变。面对新形势,传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必须做出适时调整,更好、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编纂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许多档案文献信息借助编纂活动来进行传播。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审核、加工、整序、评价,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新变化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互联网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带来的有利影响,以此进一步推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网络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目前我国档案文献编纂理论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思考这一现实出发,首先论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可行性;最后,详细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对于选择符合要求的编纂人员、最大化运用档案机构人力成本、提高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流程提取胜任力要素,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提取的要素进行修正,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调研结果进行降维,借鉴素质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构建最终模型。[结果/结论]提出21项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胜任力要素,整合成职业意识、知识、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4个维度,在档案事业整体战略和数字时代的大前提下,建立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应突破旧有模式,探索更新更快的途径高效传播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本文通过借鉴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流程机制,探讨该项服务如何移植应用于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的情报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数字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包括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经济结构、新的权力结构、新的社会互动模式和新的信息用户群;分析数字化环境下情报学面临的信息过载以及技术、法律、经济、理论方面的挑战;提出学科创新的思路和建议;回答当前情报学界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诸如如何评价情报学历史,如何看待数学方法的应用,情报学研究是否应当以“intelligence”为核心,等等;最后指出应当注意的现象和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情报技术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情报技术层次、情报工作流程和情报技术特性三个分类标准的情报技术体系,重点探讨了集成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等三个热点领域中的相关情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第67届国际图联大会于2001年8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历史名城波士顿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11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图书馆界的盛会。本文详述了此次大会的情况及会后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主要图书馆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的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阅读是一项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培养才能形成的技能.人类大脑的可塑性使阅读成为可能.当学习阅读时,人的头脑会重组它现存的结构,创造新的连接点和路径,最终发展成一个"阅读式大脑".一个能阅读的大脑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解码器,它的专门区域还可以几乎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认出符号.因此,正在阅读的大脑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理解言外之意的精神活动,从而推动个体阅读者以及整个社会的知识丈化的发展.阅读型大脑是通过不断阅读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ʱ����ͼ���Ա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从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入手,着重分析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工作所发生的新变化,由此说明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拓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丹  邹瑾  黄睿  魏凤萍 《图书馆杂志》2000,19(10):31-35
本文讨论了知识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职能的修改与拓展,从知识收藏与大众传播、社会教育、信息开发与情报服务、文化娱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在第42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上的发言,探讨了如何对来源原则进行反思、更新和发展,从而使这个最重要的档案原则在数字时代继续发挥有力作用.作者从数字文件、现代管理和组织方式以及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析了影响和挑战来源原则传统定义的若干因素,提出了考察和解释来源的新焦点,并重新定义了数字时代的来源原则.作者强调,来源实质...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陈述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一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勾勒了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学理论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数字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各类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危机因素,尤其体现在图书馆领导者、组织结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因此,图书馆机构及其领导者需要提高管理能力、准确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培育自身文化,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竞争,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to socioeconomic growth is described. The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human and structural intellectual capital development are considered. Demand- and supply-side analyses of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the digital age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