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山生态旅游资源,提出了发展泰山生态旅游的构想,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泰安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对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资源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本在对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原则,重点对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进行了规划,并归纳出生态旅游规划模式,以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生态旅游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南岳衡山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优越,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旅游区能否解决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出发,阐述了生态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论述了生态旅游中存在的若干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从综合生态角度阐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旅游生态中的环保内容的基础上,对峨眉山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将生态旅游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析目前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规划和经营管理的角度提出若干规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确定了内蒙古生态旅游的科学含义,对内蒙古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内容进行了九种基本类型、三个层次的划分,认为内蒙古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当实行自然生态与生态文化并重的策略,尤其应当注重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发晨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许多学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系统,包括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环境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生态旅游系统理论研究的进展,并试图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这一领域研究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旅游兴起的原因入手,探讨了生态旅游的概念,论述了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以求对生态旅游的实质有一个科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对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的三个趋势。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旅游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以及观光游览为基本要素构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选取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对武夷山2000-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据上看,在研究区域尺度上,武夷山的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总的生态赤字为46636.0906hm2;(2)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是旅游交通,尤其是航空旅行方式以及餐饮;其次是游客人次,旅游逗留天数及消费模式等。(3)2000-2004年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大,5年间年均旅游生态足迹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1.7倍,武夷山如果维持现有游客需求的满足,将有约43%的资源供给来自区域以外,而目的地仅能提供57%左右的资源供给(忽略全球尺度的分割比例)。(4)武夷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年接待游客上限约为15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城夜景观既是城市的公共产品也是城市旅游产品的一部分的认识,讨论了旅游山城夜景观的作用和设计原则。旅游山城夜景观不仅能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优美舒适的夜间活动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审美需求,而且能够突出山城的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旅游山城夜景观设计主要应遵循系统性与功能分区相结合、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精致城市,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使扬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在拥有政府、经济、技术三大支持与资源优势的条件下,扬州乡村低碳旅游模式需要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扬州市、县政府应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体系,乡村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公司与旅行社等旅游经营者应提供乡村低碳旅游产品及服务,旅游者应践行乡村低碳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   

14.
衡阳作为湖南省仅次于长沙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和正在迅速崛起的经济实体,需要有强大的现代旅游业与之相匹配。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生态旅游理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正是衡阳旅游强市的法宝。  相似文献   

15.
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优势,多样丰富的生物和旅游资源等构成了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但城市生态系统的忽略、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的不合理、发展与保护的不平衡、人口增长及滇池污染的压力等则困扰着昆明生态城市建设。当前昆明要重点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在近中期还应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限制污染行业,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并重视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三亚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大量的城市移民和游客涌入,导致市区内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空间向周边腹地快速无序扩展.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遵循景观生态规划原则,提出从市域、市区两个层次入手,规划未来三亚市的空间结构.市域空间结构组织采用复合指状模式,旨在完善三亚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高效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效应;市区空间外拓采用网络组团模式,以期打造各个组团特色,增加组团间联系,强化不同分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体验的主要标准,也是旅游地客源市场条件优劣的重要反映。文章以平潭岛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平潭岛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平潭岛的满意度总体较高;其中,半洋生态旅游板块的游客满意度最高;城市休闲旅游板块游客满意度位居第二;坛南湾度假旅游板块和幸福洋乐活旅游板块游客满意度一般,在服务质量方面有待提高,在旅游地总体印象上还需进一步改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资源整体上看,我省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生态优势和美好前景。我省旅游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观念还比较滞后,创新还缺乏活力;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急于求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还存在着问题:旅游资源有效开发较差,旅游市场秩序还有待整顿,旅游软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问题。加强我省旅游业的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9.
泉州是旅游资源大市,旅游发展前景很好,旅游业已被确认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当前,泉州的旅游客源构成以本地游客为主,所以发展本地休闲游,应成为泉州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对泉州旅游资源和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休闲旅游的特点和泉州发展休闲旅游的现实条件,提出泉州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益阳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阳旅游业有很好的发展条件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其特色在于开发和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益阳旅游业必须充分利用本区域的旅游优势,形成省内著名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