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红 《东南传播》2013,(9):59-62
推进广告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广告产业转型与发展路径选择.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广告产业园建设从国家级到省市级快速推进.在对CNKI中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后发现,广告产业园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广告产业园本质的理论研究、园区建设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是目前讨论的几个焦点问题,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的数量和角度依然有待于拓展.  相似文献   

2.
姚曦  赵宇 《编辑之友》2021,(4):81-86
作为培育广告产业集群的载体,广告产业园是促进广告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但随着集群生命周期的演进,部分广告产业园发生集群衰退现象.文章基于根植性理论,构建广告产业集群地方根植性的制度—网络—市场三重维度,在动态演化视角下探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广告产业园集群衰退的症结,认为根植失衡是广告产业园集群衰退的结构性原因.初期成长阶段的广告产业园地方根植不足,导致广告产业集群生成乏力、本地化关系网络稀薄、园区经济活力匮乏;后期成熟阶段的广告产业园地方根植过度引发路径依赖,导致园区创新陷入非效率轨道、知识冗余和内外流通固化、产业技术价值链低端锁定.基于此,文章提出适度根植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园区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我国出版传媒产业园区在建设管理运营模式上应当调整到管办分离的轨道上去。在园区建设中,政府主要履行政策指导、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职责,在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上建立市场机制,真正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当某一经济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业的集团化和产业的集聚就成为一种趋势,广告产业也不例外,在我国广告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文化政策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广告产业的集团化和产业集聚的形成已势在必行。中国广告产业集聚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产业逐步发展壮大,1979年到2010年,全国广告经营额年均递增30%左右,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广告产业的不断壮大,广告市场的格局也在不断的发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广告经营单位为38万家,广告从业人员达到218万人,广告经营额将近4698亿,众多数据表明我们用23年时间,突破10倍的增长,显示出中国广告业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也反映出中国广告业规模在全球的领先现状。广告产业园的建设意义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启了广告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年多来,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将从以下三方面介绍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大背景下,出版产业也在寻求自身的发展途径。一些企业通过在一定地域聚集,逐渐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然而与文化创意产业园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出版产业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聚集。而且,出版创意产业园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园",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创意"。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特点,探析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机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找出版创意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理事资讯     
《视听界》2012,(4):4-6
行业动态我国首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揭牌5月29日,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我国首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举行揭牌仪式。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和江苏省领导黄莉新、王燕文出席揭牌仪式。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分为中心平台区、制作集聚区、预留发展区和产业配套区。目前,占地约500亩的核心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8.
广告产业园应该是当前发展广告产业的新思路,既然是新思路,那就说明广告产业园的建设没有很成熟的路径可以借鉴,因此,广告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也是摸索的过程,会面临一些新问题、新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7)
广告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门类,广告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而制度、资本、市场、技术和受众是广告产业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发展广告学的框架对影响广告产业发展要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广告产业分析框架、受众与广告产业发展的关系、广告产业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指出我国广告产业将沿着业态、时间和空间维度,呈现出融合、集聚、产业转移的趋势,并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培育大型或超大型的广告企业集团,真正实现中国广告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正是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好国家广告产业园,是政府、广告业界和学界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制度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了政策制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等九大构想,以促进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本文特别提出以广告产业撬动文化动漫产业发展的构思.  相似文献   

12.
秉承"龙头带动、错位竞争、技改提升、集聚集约"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理念,河南省太康县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通用锅炉、纺织服装、循环造纸等三大产业板块和专业园区已初规模,成为重要的产业转移基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媒体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媒介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基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聚经验及理论在指导中国实践时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相关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唯市场论及产业集聚自身固有的风险等.因此,中国媒介产业集聚不仅需要本土化研究,更需要符合我国的媒介定位和政策.此外,还需通过产业优化等来规避中国媒介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秉承"龙头带动、错位竞争、技改提升、集聚集约"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理念,河南省太康县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通用锅炉、纺织服装、循环造纸等三大产业板块和专业园区已初规模,成为重要的产业转移基地。  相似文献   

15.
张艳 《传媒》2014,(17)
当前我国本土广告业存在高度分散与弱小的问题,推动我国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加速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我国广告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引入产业生态学理论,在此视角下提出广告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空间集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这种现象亦成为2013年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的热点,一二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为这种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此同时,如何科学评估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亦成为城市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当然,传统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变革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驱动力是什么? 王发明、孙滕云:创意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运动与所在地域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就是多个产业的集合体,另一方面也是创意主体追求外部经济效应,分享网络创新和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产业FDI集聚空间分布集中且比重偏大,京、沪、粤三地FDI集聚各有特色和优势。FDI集聚对中国广告产业竞争力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重要的是要调适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7,(34):I0010-I0011
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是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首批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公司以开发建设400亩产业园A区和苏州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为契机,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建立了两个中试平台,开辟了两个以循环经济与环保教育为题材的展示厅,并建设了面积25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引进了60多家环保企业。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举措和政策的情况下,环保产业园加快发展步伐,于2005年启动了位于苏州科技城的420亩产业园B区的开发建设,目前环保产业园已显示出它对长三角及全国环保事业的巨大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23):70-73
世界各地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在城市政府管理层面上,政府重视、政策立法,构建良好政策环境;在城市基础设施层面上,艺术教育基础设施完备,专业创意人才云集;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创意层面上,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凝聚城市个性化色彩,塑造世界品牌。理性反省当下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的现实境遇,首先国家规划政策的粗疏致使园区归类分划模糊、产业模式涵盖不清。其次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致使园区的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再次区域产业同构致使园区发展缺少品牌效应和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20.
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与发展,各地创意产业园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创意产业建筑,不论是内部空间还是外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创意产业园的概况,在分析我国创意产业建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创意者的使用要求和建筑文化性出发,探讨创意产业建筑的空间和功能,并对创意产业建筑的形式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