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户外游戏场中成人的适当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场游戏更为自由,成人的适当角色是:游戏前让儿童参与准备游戏,游戏后指导儿童积极商讨游戏冲突问题;低限度干预,支持儿童的深度和创造性游戏,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环境方面为儿童创造多种条件,使儿童的游戏更丰富、更真实、更健康;最后还得帮助儿童应付日趋混乱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出:“尽管没有成人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教师支持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正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如何追随与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呢?在对幼儿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可按游戏开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支持。游戏前的支持,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制订游戏规则和讨论游戏玩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研究儿童的游戏,探索儿童游戏的发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一、幼儿游戏的观察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成人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成人可以获取关于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4.
角色游戏也称社会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最高形式的游戏。角色游戏的内容是社会性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艾里康宁在研究角色游戏时认为,角色游戏是成人生活的复演,其规律是从再造成人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因此,角色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养成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还有助于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性、创造性及想象力,为幼儿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5.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更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对于角色游戏,成人的加入以及模仿角色行为,可使孩子们意识到这种游戏的可接受性。教师可从下列图示中,获得如何帮助孩子开展游戏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活动,而角色游戏在儿童游戏活动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幼教工作者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的特点是,儿童在游戏中毫无拘束地、自由自在地、自出心裁地反映周围的社会生活,反映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愿望和感情,反映他们的是非观念和本身的性格特点等等。这些反映是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借助于玩具材料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此,开展角色游戏,对丰富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培养儿童尊敬成人劳动的感情,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才干,形成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芳 《成才之路》2010,(32):75-75
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我国学者把幼儿自己创造的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角色游戏。3岁~6岁的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幼儿拥有绝对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有特色的游戏,由于这种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是幼儿早期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改进游戏的指导方法,满足幼儿的正当愿望   1.角色游戏是沟通幼儿和成人世界的桥梁。现在的独生子女与同伴交际的机会较少,合作、依从能力较差,而开展角色游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好办法。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学习爸爸妈妈关心、了解孩子的生活起居。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模仿成人尊老爱幼、尽职尽责,这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幼儿成年后处理人际关系是…  相似文献   

10.
儿童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依靠成人的引导和帮助。运用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控制情感。在角色游戏中,儿童常常会表现出侵犯性的破坏情绪来。如果儿童的安全感没有问题,他们的冲动都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假装的状态。儿童假装打仗或玩火,并表现出“越轨”情绪时,成人必须在他们附近,并及时地“稳定”他们,让他们停下来,不要造成真的伤害。如果没有成人的这种帮助,就不可能在游戏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15,(4):92-95
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通过想象、模仿、观察等赋予角色灵魂使游戏得以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会因为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而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行为和认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儿童认知方面入手分析3-5岁儿童的认知特点,揭露在角色游戏中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点,教师主要通过计划、指导、观察、记录、评量、沟通有针对性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肖玺 《新课程研究》2009,(12):168-170
游戏是儿童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蔚顺利进行需要儿童具有一定水平的角色意识和扮演能力。在儿童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角色游戏,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儿童参与游戏,并在过程中注意观察和引导,以强化儿童的角色意识,确保游戏顺利进行。这个过程,不仅是让儿童在无意中习得英语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根据罗马古典作家的记载和碑铭资料,本文考察了古罗马儿童的游戏情况以及古罗马人的游戏观。一般而言,学前儿童的任何安全的游戏都不会遭到成年人的反对,而学龄儿童的某些游戏种类则会受到限制,并成为他们学习的附属活动。就本质而言,古罗马儿童的游戏不仅是孩子对成人社会的模仿,也是自己在未来社会中角色的预演。  相似文献   

14.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状况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相似文献   

15.
幽默就是一种游戏,幽默也是一种游戏精神。儿童的幽默通过游戏的情境得以表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即是幽默游戏。儿童幽默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幽默游戏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儿童幽默游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道德养成、行为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人与教师应积极关注和支持儿童幽默游戏,通过儿童幽默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与幽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生活在梦想之中,游戏是他们实现梦想的手段,因此成为伴随人类成长的一个严肃话题。游戏概念是复杂的,在成人世界里,儿童游戏具有自主性、自发性、无目的性、情境性、愉悦性等诸多特征。成人对儿童游戏的规训包括成人对儿童游戏内容、价值、工具等方面进行的有意识影响,它既是儿童游戏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极容易导致儿童游戏意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我们要有效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那么,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景呢?一、角色游戏环境生活化角色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的窗口,通过在异彩纷呈的角色游戏区域展开各种活动,孩子们模仿生活中的场景,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用自己的游戏方式表现成人的生活。根据幼儿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借助不同的评价方式,提升幼儿对角色游戏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沈琳 《文教资料》2008,(30):144-145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成人或教育者对游戏中的儿童可以放任自流.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给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只有当教师与儿童在游戏中互相作用,游戏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游戏中充分而自由地展现,也提供了观察、了解和有针对性教育儿童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对游戏过程的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侯琛 《山东教育》2012,(Z3):74-76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又是幼儿高度自主和创造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通过虚拟的情景模拟周围生活,一方面通过体验与理解成人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断在游戏中转化、迁移,改造经验,建构自己的生活。在指导游戏时教师应多行观察,学会诊断,学会支持。一、观察解读幼儿的真实需要在中班"冬天"主题进行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和体质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