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罗马的实践政治家,西塞罗神学在怀疑主义理性批判的基础上,祭起了政治神学信仰的大旗,强调政治神学对政治实践与德性的积极意义。这在两方面影响着基督教神学:一、怀疑理性在神学上的最终意义;二、把神学信仰最终归结为大众的共同实践。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利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政治无道德"的思想,把政治与神学相分离,从神学中解放了政治学,对欧洲很多君主的执政方式起到过影响。它以其平实的语言、惊世骇俗的观点,论述了为君之道,成为欧洲历代君主、政治家的"最高指南",是人类历史上最精辟、最独到的"政治原则",后世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  相似文献   

3.
面对丧失独尊地位的汉代政治神学,以葛洪为代表的新兴道教思想对传统神学进行了批判继承.在构筑自身神学体系时,葛洪分汉代儒学政治为思想与行为两部分,在承认现实政治与改造思想世界的同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确立为修仙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个人修炼中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对传统道教信仰进行重构,建立不同于传统神学系统的新神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何涛 《政治思想史》2014,(3):117-127
斯金纳在《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中对加尔文政治思想的研究,暴露出非常多的混乱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斯金纳的研究方法在运用于像加尔文这类的神学政治家时所暴露的不足。研究加尔文的神学政治思想,首先,必须以加尔文的神学理论,特别是与政治理论直接相关的神学理论为基础。其次,必须审慎地区分加尔文神学政治思想中的构成性因素与策略性因素。最后,在界定加尔文在政治思想史脉络中所处的位置时,必须注意思想史发展的断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政治神学是秦汉时代的官方统治思想。本文阐述了政治神学与经济天文学的关系,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政治神学作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洛克政治思想背后有一系列的哲学基础或前提,它们对洛克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站在经验主义的哲学立场上,洛克在其政治思想中坚持感性经验的原则而拒斥形而上学,并形成了个体理性独立的政治模式。其次,洛克关于人性平等、自由及自利的三重预设也成为他政治思想的前提性立场,其宪政理论的核心观点都根源于此人性预设。最后,洛克自然神论的理性神学立场对其政教分离的宗教宽容思想以及作为政治思想道德原则的自然法理论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是宗教与封建专制融合的时代,以方术、巫术为基础的宗天神学和谶纬神学得到统治者推崇,对秦汉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秦汉时期许多封建礼制和典章制度,都源于方术及其相关的宗教信仰.而河北地区的燕赵故地,正是神学宗教盛行的地区.以大量史实为基础,研究秦汉礼制中蕴含的神学宗教,可剖析封建礼制与宗教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疯狂的殖民掠夺,发展很快。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相应地兴起了一些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人文主义与重商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反对中世纪神学以神为中心的观点,提倡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世界;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追求现实生活的享受;反对中世纪的封建…  相似文献   

9.
东正教是基督教史上东西教会大分裂的产物.关于其成因,史学界与宗教学界的观点一直相去甚远.就总体而言,史学界在强调基督教的分裂乃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之产物的同时,从根本上排斥了宗教纷争的独立性与自为性.笔者认为,对东正教的形成而言,各种纷繁复杂的神学争论不仅是权力之争的外化现象,而且也是与政治因素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致成因素,其存在的依据及内在动力即是西方长期对立的拉丁文化传统与拜占庭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纷纭的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是唯一有组织的、有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后盾的官方哲学,是当代基督教神学在哲学上的代言人。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最恶毒的攻击。一、新托马斯主义演变概述新托马斯主义是西欧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在现代的复苏。托马斯主义是以意大利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为代表的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赫赫有名的经院哲学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其中《神学大全》是他的重要代表作,被称为整个托马斯主义的“最高经典”和“百科全书”。他在这部著作中用基督教观点阐明了哲学和科学、自然和社会、伦理和政治、信仰和宗教等等重要问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的秦国宗教文化表现出原始低级的发展特征,经三百余年的不懈探索,至战国前期基本确立了以五帝祭祀为主体框架的国家宗教神学系统。秦始皇成就一统霸业,国家宗教神学系统的传承深受其个人的神学偏好的影响,直接导致秦汉之际宗教与神学系统的紊乱繁芜。汉初承秦之敝,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的发展建设同样具有任性随意的倾向,表现为汉初公共信仰的整体缺失与迷茫。这一情况直至汉武帝时期始得到根本性解决,董仲舒运用公羊学理论阐释天地运行之理,成为这一时期重建神学系统的先声。此后,汉武帝借助儒学理论完成了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从多神并行向一元至上神的过渡与嬗变,并最终实现了神权统一。汉代国家宗教祭祀与神学体系的建构几与儒学独尊同步完成,成为西汉中期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标志着汉文化对汉承秦制这一历史窠臼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历史开始进入中世纪时代。在这一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大小城邦割据自立,征伐不断,而基督教作为精神统治力量的地位不断巩固,宗教神学的意识形态逐渐侵入各国国家政治生活,控制人民思想,逐渐形成了神权(教皇权力)与王权的二元统治结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想作为上层建筑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宗教神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因而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神神权与王权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封建社会,神学思想影响王朝政治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产生的社会作用也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封建统治者利用神学思想以维护其统治;二、神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封建皇权;三、进步政治势力以神学思想为武器与腐朽的封建当权者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丁萌(以下简称丁):您的《夭折的上帝》一书最近被翻译成了中文。能否请您简单谈一下这本书的主题?“政治神学”可以说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个太宏大的命题,出于什么考虑您决定写一本关于这个命题的著作?您又如何理解“政治神学”这个概念本身?马克·里拉(以下简称马):首先,关于这本书的主题,用我在这本书引言中的话说:“有两个问题引导了这本书的写作:什么样的哲学和神学行动使得重返政治神学看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谈及西欧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神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常会出现误解、误读的现象:认为文艺复兴在彻底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人本观"。持这一观点者大多认为,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所倡导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是天然的,它的价值源头仅仅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资源和人文因素,它猛烈抨击着基督教神学的蒙昧和禁欲学说,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神学的思想是不相容的。有教师甚至认为,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教"问题的学术争论.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生了一场关于"国民宗教"的学术争论.尽管这两场争论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但涉及的问题却类似,即是否存在一种以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为指向的宗教.就功能而言,"儒教"和"国民宗教"都是与生命神学截然不同的政治神学.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与宗教虽然是两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但从人类哲学认识史看,一般地说,唯心主义与宗教常常有亲缘关系。唯心主义是精制了的宗教,而宗教则是唯心主义的粗鄙表现。在人类历史上确有过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合流,而在“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其他“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这种唯一  相似文献   

18.
时值《神学政治论》出版350周年,至今它大体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出版与研究阶段:1.1670年至1780年为早期传播阶段,成为西欧理智世界中最受关注的一部“无神论”著作;2.1781年至1881年为进入学府阶段,学术精英将其作为构建哲学体系的有益资源;3.1882年至1924年为文献学的早期研究阶段,一批文献学者考证并出版斯宾诺莎全集、推动建立专门的斯宾诺莎学;4.1925年至1998年为复兴阶段,《神学政治论》研究成为斯宾诺莎学的一个主要方向;5.1999年至今为《神学政治论》学的确立阶段,由法国、尼德兰学者联合推出的新考证版集中呈现了古典学和哲学研究的水平,成为世界各语种《神学政治论》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宗教在马基雅维利思想中的地位。2传统的和普遍接受的诠释将马基雅维利的宗教视为一套信仰体系,其价值取决于它对国家所产生的功能性效用。在这一点上,据说马基雅维利与西塞罗3、孟德斯鸠4、托克维尔5等人相类似。这种观点基于这样一种主张——这一主张如今已成为对马基雅维利的一种现代理解的基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发展了一种与道德的、神学的和宗教的根基相分离的政治学(也就是贝内德托·克罗  相似文献   

20.
1 什么叫神学异端 ?为什么 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斗争要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 ?答 :基督教内称不符合正统教义的思想和学说为异端。神学异端 (或宗教异端 )实为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对天主教会精神统治的抨击与反叛。由于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权 ,宗教垄断一切 ,因而成为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反封建斗争只有打着宗教旗号 ,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再有 ,神学异端之下的宗教改革不是要抛弃或打倒宗教 ,而是改革后的宗教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2 “商业资本对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