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看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大型记录片<走进非洲>我们非常兴奋.这部片子不仅使我们时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陆有了新的了解,更重要的,它是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自己拍摄的.在异国他乡的采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希望贵刊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档案工作要有所作为,贵在鼓劲.鼓实劲,求实效,结实果,才是档案人的本色.抢抓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湖南的发展,是我们各级档案部门肩负着的光荣使命.诚然,档案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去解决.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克服困难而工作,为了发展事业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们面对困难,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有国家法规指路,有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有日渐优化的开展档案工作的环境,有一支淡泊名利、献身事业的基本队伍.劲只可鼓不可泄.只有振奋精神,知难而进,鼓劲拼搏,开拓创新,我们才能柳暗花明,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在我们的印象中,科学是神圣的,也是枯燥的,是远离我们生活的,是少数人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工作,直到与业界专家深入交流,方知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打电话有科学、吃大豆有科学、天气阴晴同样有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之所以感觉它非常遥远是因为科普离我们太远.为了让科普走进我们的生活,为了让科学散发出生活的美味,我们特邀了关心科普出版的业界专家、学者,来共话科普出版,他们的忧虑、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思考或许能为科普出版的明天补上一笔一画.  相似文献   

4.
八年新闻打假,留下五大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打假八年来,虽然过程有曲折有风波,尽管其中有忧愁有苦涩,但我们义无反顾.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行动得到各级领导和众多读者的关心和支持,而且,前七年评出的年度十大假新闻,没有一件事后证明是我们评错了,更没有一回被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的"不折腾"三个字振聋发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叫好者有之,汗颜者有之,疑惑者也有之. 不折腾,是对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从建国以来我们摔跟头就摔在折腾上.我们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探讨职业道德,制订职业道德守则,我们新闻行业也很有必要把这件事认真地办起来. 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我们既要正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要及时报道人民群众在四化建设中的创造,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读者提供多种准确而有用的信息,多方面为读者服务.新闻工具是一种威力很大的舆论工具,运用得好,积极作用很大,运用得不好,消极作用也很大.我们新闻事业,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人民信任我们,寄希望于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些都决定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包括记者、编辑和通讯员,不但要有熟练的业务素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较好地完成我们肩上的重责.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是做媒体的,或出版商,或编辑,或作者,或发行.但我们同时也是消费者,和其他消费者一起生活.让我们暂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只有通过消费者的视角,我们才能找到成功的契机.和以前相比,人们的消费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据统计,今年将有72%的人群上网.在互联网用户中,74%的人从网上获取信息,相比而言,只有62%的人通过杂志,29%的人通过报纸来获取信息.信息世界就在我们的手指间.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特色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学术期刊特色认识的误区 我们认为,关于"期刊特色"问题的讨论很有必要.但是这一讨论可谓旷日持久,缺乏系统性和内在逻辑必然性,可能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个.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有必要回顾这三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并指出其误区.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4,(17):10-10
“我们应该学习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因为在各种各样的反传统的活动过后.我们真的失掉了很多——每个国家都有他固有的传统.如果失掉了传统.我们的民族怎样在世界上立足? ” 新浪网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网络社区是否属于媒体的问题,社会上有一些讨论.在天涯社区内部,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我们有强大的影响力,有优质的内容,当然是媒体,是新媒体;另一种看法是,我们是社区,是在线生活平台,是一个虚拟社会,我们并不采编任何内容,也没有自己的特定立场,所以不是媒体.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16,(3):30-31
今天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张面目一新的三晋都市报.伴随着新年的洋洋喜气,本报也迎来自己的又一次全新改版. 自2000年4月18日创刊以来,本报一直秉承“报道精品新闻,引领都市时尚,播撒人文关怀,服务社会大众”的理念,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份可信、可读、可用的精美文化食粮.在前行的路途中,我们有过努力有过思索,有过成绩有过喜悦,也经历过失误和挫折.让我们感谢和欣慰的是,我们一直有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相伴,这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软实力提供舆论支撑--媒体如何面对国际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贸易,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争吵.这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常态.而有一种变化我们必须正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强劲发展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历史趋势.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力度已经改变,双边或者多边磋商与谈判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这是我们反思国际贸易报道的前提.我们要寻找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新视角,在习惯争吵中超越争吵,为中国企业与"中国制造"更深切地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提供舆论软实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歌德说:"杜鹃的许多传闻让我对这种奇特的鸟产生了很深的兴趣.它身上有很多不解之谜,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人人都知道,但却无法解释.对其他很多事情,我们也一样,我们周围有许多奇迹,我们无法探知事物的尽头.以蜜蜂为例,它们为了蜜源,会飞好几里,并且每次方向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凯文·凯利提出这个问题——"科技想要什么?"看上去倒是颇有深意.你想想看,我们会不会问"火车想要什么?"或"钢笔想要什么?"当然不会,我们也不会问"蚯蚓想要什么?",因为我们不会对那些我们认为它们没有自由意志的低级生物问这样的问题,更不用说对没有生命的东西了.现在凯文·凯利问"科技想要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他已经将科技视为一个有生命、有自由意志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5.
憧憬一二三     
千禧年的钟声使人们对新世纪充满了憧憬. 站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我们回首档案现代化管理2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尽人意的遗憾.但无论如何,20年所取得的成就恐怕早已超出了当时人们最大胆的设想.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下个20年有一个较为乐观的想象.  相似文献   

16.
今年新闻的热点转换之快令人眼花缭乱,但我们收获颇丰,我们活得越发明白.其中,我们比过去更明白的就是:大国崛起一定要有大国心态.……  相似文献   

17.
名人轶事     
经国先生评点文风台湾的《中央月刊》曾介绍过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次,蒋经国在主持国民党中常会时讲,最近有几位同志向我反映,我们有许多出版物,文字太深,文章太长,读起来艰涩难懂.对这一看法,我深有同感.我们办杂志、写文章,总以为"厚重"就表示有份量,才够体面.但平心而论,我们有几个人可以看完这厚厚的一本、长长的一篇?有位朋友  相似文献   

18.
失去的岁月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时间,时间却掌握着我们的命运.在它宽大无边的手掌里,我们短暂的一生同时呈现,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生和死、幸福和灾祸早已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有8种杂志、3种报纸.和大家一样,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究竟怎么做,怎样才能搞好我们的社刊工程.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可能是共性的,下面我就这些问题简单地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0.
国内信息安全厂商在政府招标采购,在向企业推荐,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极力表明“我们是本土信息安全厂商.我们是民族产业”.“其他软件可以用国外公司的产品.但是杀毒软件不可以”……以此博得政府.企业和媒体的支持和同情。 但与其叫喊“我们是本土厂商.我们是民族产业”.远不如喊“我们的产品比国外的强”更有说服力。然而要喊出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