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题目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其体细胞中含有56条染色体。蚕茧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黄色基因A对白色基因a为显性。如存在显性基因B,A的表达会被抑制,此时蚕茧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A的表达。(1)基因型为AaBb的家蚕自交,后代结茧的情况及比例是____,将结黄茧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结茧情况及比例是____。(2)将基因型不同的结白茧的蚕杂交,后代中结白茧与结黄茧的比例为3: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一、9∶3∶3∶1比例的由来遗传学家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用YYRR来表示)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用yyrr来表示)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最终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YyRr)。让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4种,且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9∶3∶3∶1。二、9∶3∶3∶1比例的特点1.两显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9份(9Y_R_)。2.两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1份(1yyrr)。3.一显性和一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共为6份(3Y_rr和3yyR_)。4.基因型共有9…  相似文献   

3.
张乐好  徐波 《科学教育》2007,13(4):66-67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解释了许许多多的生物遗传现象,使人们在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豁然明朗,然而也有些现象不完全符合孟德尔等人的解释。1致死现象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致死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的教学复习及辅导中,经常会涉及根据后代表型分离比来解答相关问题的题目。对大多数题而言,可依据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利用孟德尔“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就可以正确解答。但有一类题,F2的分离比并非9∶3∶3∶1,而是9∶6∶1,12∶3∶1,9∶7等,对于此类拓展题的解答,若仔细推敲这些非常规的分离比,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由9∶3∶3∶1衍生而来的。本文就此通过几个典型试题加以剖析。例1:燕麦的颖色受两种基因控制。已知黑颖(A)与黄颖(B)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  相似文献   

5.
<正>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_1为双显性个体,F_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由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死基因的存在,结果往往会出现与9∶3∶3∶1不一致的分离比。一、例题呈现例1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1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6.
沈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6):26-27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豆种子种皮颜色的灰色和白色、子叶颜色的黄色和绿色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豌豆种子种皮和子叶性状表现的遗传学试题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三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红彬 《中学生物学》2010,26(1):39-40,64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说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及结果;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原因;尝试探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均是遗传的基本规律.对于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通常可用基因的分离规律来解释,这类问题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讨论.对于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通常可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或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来解释,此类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不完全连锁遗传中配子比例的确定.目前有些生物学教师尚缺乏良好的解题方法,采用试探法来解,不仅需要化费较多的时间,而且常常得不到确切的答案,笔者通过研究,根据有关遗传规律的实质,运用数学知识,找到了这一类遗传题的解法及解题"公式",现把它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 ,数据是生物计算中的重要已知条件 ,由于生物计算不同于数学 ,有它特定的生物学意义 ,主要是为考查学生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所以对试题中数据的处理尤为重要。下面以部分高考试题为例 ,分类例析 ,供广大同仁参考。1 直接性运用数据例 1 豌豆黄色 (Y)对绿色 (y)呈显性 ,圆粒 (R)对皱粒 (r)呈显性 ,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 ,其后代中 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解析 :从孟德尔对豌豆杂…  相似文献   

10.
在孟德尔遗传实验中,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由于完全显性,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分配和随机组合,这样就会形成4种类型数目相当的配子。同时,由于雌雄配子受精时的随机结合、合子存活率几乎相同等原因,F2表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即9∶3∶3∶1。但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上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孟德尔分离比出现诸多变式,如9∶7、15∶1、9∶6:1、9∶3∶4等。这种变式在近几年高考及各地的模拟卷中屡有出现,值得引起注意。下面例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遗传学相关实验设计"一节的市级高三教学研讨课教学全程回忆与总结,发现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时,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专题,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便轻松应对高考,下面对遗传学相关实验设计一节课教学介绍。1考纲解读1.1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4)伴性遗传Ⅱ。  相似文献   

12.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其实质是操纵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使其产生的配子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无论是雌配子还是雄配子都是如此,并且它们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故当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时,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F1为显性,F1自交F2既有显性又有隐性,其比例为3∶1。这一规律的发现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于遗传系谱判断分析题 ,一般学生感到分析复杂 ,判断较难。在教学中我总结出的判断方法 ,即肯定判断法与模糊判断法 ,学生用此方法 ,可以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1 肯定判断法系谱中有双亲皆有病 ,他们的后代 (子女 )中出现无病的情况 (即双有后无 ) ,则肯定是显性遗传 ;在该系谱中同时还有父亲患病其女儿正常 (即父病女正 )或母亲正常其儿子患病 (即母正儿病 )的现象 ,则该遗传肯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可表述为 :〔双有后无〕 +〔 父病女正或母正儿病〕 肯定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中有双亲皆无病 ,他们的后代 (子女 )中出现有病的情…  相似文献   

14.
<正> 1 显性的相对性例1 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鸟,26只褐色鸟,53只棕色鸟。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00% B.75%C.50% D.25%解析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后代出现3种表现型——白色、棕色和褐色,且分离比接近1∶2∶1,说明棕色鸟是杂合子,白色对褐色(或褐色对白色)是不  相似文献   

15.
1 熟练掌握F2 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是解题的基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 的基本情况是 :例 1 小麦高秆 (D)对矮秆 (d)显性 ,抗病 (T)对染病 (t)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高秆抗病与矮秆染病两个纯合体作亲本杂交 ,在F2 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 ,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 中所占的比例为(   )A .1 / 1 6  B .2 / 1 6  C .3 / 1 6  D .4/ 1 6解析 根据题意 ,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ddTT是纯合体 ;再根据上述F2 中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可知 ,纯合体ddTT在F2 中占 1 / 1 6。答案 A。例 2 长翅红眼 (…  相似文献   

16.
生物教学中常用遗传病系谱图来综合反映或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学生较难根据遗传系谱图快速地判定遗传类型,从而影响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有6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简称常隐、常显、X隐、X显、伴Y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笔者对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判断方法和判断步骤进行了归类总结,在平时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孟德尔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1∶1.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节中 ,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 (YYBB)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是杂合的黄色圆粒 (YyRr) ,F1进行自交 ,在F2中 :有四种表现型 ,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这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 9∶3∶3∶1 ;有 9种基因型 ,这 9种基因型及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1YYRR、2YYRr、 1YYrr、 2YyRR、4YyRr、 2Yyrr、 1yyRR、2yyRr、1yyrr.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9.
张建华 《考试周刊》2010,(41):201-202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使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在子一代中看到显性现象,在子二代中看到3:1,那么下列的几个条件一定是满足的。  相似文献   

20.
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随着技术进步所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对经典遗传解释(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和分子标记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全基因组遗传差异和QTL杂合度与杂种优势)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研究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基因差异表达类型、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DNA甲基化状态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