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妍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0):93-94
统一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之一,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以九江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统一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平台建设为例,对数字化校园中统一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欧洲校园”是一个区位概念,也是上莱茵地区的三国五校自发形成的次区域联盟。从自组织的视角审视“欧洲校园”的发展脉络与运作机制,揭示了其身份是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并逐步实现次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在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发展过程中,“欧洲校园”经历了从合作伙伴到欧洲理想、再到实体法人的三次身份演进,是一种从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非线性过程。“欧洲校园”正式成立后,其运作方式表现为资源互补下的利益空间一体化、制度协同下的跨境流动一体化、经费统筹下的项目合作一体化。此外,“欧洲校园”的演进与发展,也得益于欧洲国家间的制度同构、边境地区间的非线性协同以及校园合作间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正一、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概况校园"一卡通"系统从用户端来看,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实现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项基本功能。(一)"一卡通"系统实现的校内身份认证功能应该包括:1.多证合一: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并通过身份公共信息管理实现身份数据在校园的全局共享使用。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管理:包括学生注册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收费管理、图书馆出入与借书管理等;教职工校园卡在财务信息查询、对公财务结算平台上实现身份认证与相关经费的收支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的信息化过程中,数字校园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而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是整个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校园各种应用的资源共享。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需要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系统、统一分级授权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湖南省6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进行调研,发现目前非遗校园传承人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是总体水平偏低、身份识别限于表层、情感归属缺失、行为趋向消极。产生的原因在于培养环境恶劣、责任意识淡化、身份制度不够完善、情感体验遭受冲击。提出可以通过完善非遗校园传承人培养环境、提升非遗校园传承人的传承意识、出台非遗校园传承人的身份制度、强化非遗校园传承人的仪式教育等路径来增进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当前数字校园存在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困难、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在分析物联网时代智能数字校园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模块,研究了RRD技术、EPC编码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关键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能够实现身份自动识别、图书借阅管理、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室管理、校内消费管理等,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生活方式,各高校都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将商务消费与身份识别两大类应用融合在一起。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维护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南京大学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经过理论研讨和经验借鉴,提出了集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在总体规划中精心策划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全校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和全校统一的信息集中与发布平台,并提出了校园信息服务体系涵盖的內容。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对生活、工作、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迈入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也从数字化校园发展为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包含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一站式个性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移动智慧校园以及安全设计等内容,对智慧校园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对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描述。智慧校园建设将给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0.
正一卡通系统不仅仅是消费系统,还具备身份识别功能和管理功能,与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独立统一的用户身份信息库,为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打好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校园一卡通已成为高等院校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工具。当前,依托校园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教学、科研、后勤、校园生活等各领域工作的"一卡"管理,为校院建设提供开放、灵活的应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统一身份认证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校园中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身份验证方式各自为政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中间件ICE认证接口、LDAP数据存储管理、高效支持SSO身份认证服务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安全性、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相似文献   

12.
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架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南京大学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经过理论研讨和经验借鉴,提出了集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在总体规划中精心策划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全校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和全校统一的信息集中与发布平台,并提出了校园信息服务体系涵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数字校园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目前多数高校的数字校园建没基本都完成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交换、统一门户建设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统一身份认证(Unified Identity service,UIS)平台是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平台.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和服务提供基础的目录服务(Directory Service)和网络标识服务(Network Identity Service),为各类信息系统和应用服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用户账号管理。所有高校都把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作为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工作来做。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尤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该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虚拟校园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校园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并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进入校园,感受到与实地观察相似的真实感.基于VRML技术的虚拟环境用于虚拟校园,建模是很重要的一步.利用3DS MAX可视的三维建模能力,结合VRML语言构造虚拟校园,可以实现用户与虚拟场景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矿业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高校。为加快学校高水平、有特色的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建设,于2012年正式确定立项,成立了以主要校领导和全校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与集成招标,完成核心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数据中心安全网关、存储系统等设备的采购招标;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及数据集成平台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公共教学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建设、成教教务系统升级改造等。  相似文献   

18.
"下一代互联网校园学习生活交流平台"是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20个应用项目之一,项目名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校园学习生活交流平台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的技术基础为CERNET认证和资源共享平台。CARSI身份认证联盟于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在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四所高校率先进行了高校身份联盟相关技术的初步试验,当时,试验用应用系统主要为网管系统。2008  相似文献   

19.
袁秋华 《考试周刊》2011,(62):196-197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建设数字化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也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校园一般由网络硬件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组成。网络硬件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信息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主体与关键。建设信息系统一般要分五个步骤来进行,即进行需求了解、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及身份认证、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与规范、建立数据交换标准、构建业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张俊祥 《时代教育》2012,(19):54-55
本文分析了首经贸校园一卡通的设计目标与需求,提出了设计方案,进行了项目实施。最后项目顺利完工,使得一卡通已经成为校内重要的身份认证与消费支付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