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学蓬勃兴起.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网络虚构类文学呈现强盛发展势头,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则陷入低迷局面.本文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了剖析,进而探索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与网络文学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舒格 《出版科学》2016,24(6):60-6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介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文学出版产业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展现出明晰的发展逻辑,即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文学出版的并行,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体现出基于“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两种出版形态的共存状态。论文从全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入手,分析、总结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文学出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通过对两者辩证地剖析,以展望未来两者共同繁荣的光明图景。  相似文献   

3.
钟祖流 《中国出版》2023,(11):24-29
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将完成生产传播、消费阅读过程的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研究分析元宇宙背后网络文学的生产样态,关注算法、读者想象共同体以及“代际差异”对网络文学生产的影响,梳理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元宇宙体系特点,探讨观念思路重铸与媒介渠道拓新下的传播新态,解析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阅读动机的嬗变转向和阅读方式的迭变转轨,对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许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从1991年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的诞生,到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走红,再到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特有的网络文学盈利模式成为世界三大主流模式之一,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草创期,也度过了备受指责的落魄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学新军。网络文学,这个一度连“正名”都困难的“野路子”文学,已经实实在在地步入了时代文学的殿堂。数字技术和传媒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让网络文学在文学的广场上扬起了一面新的旗帜,文学的格局正在遭遇数字技术的重整。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优秀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是永恒的时代话题.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发展相融合,创新了文学创作与传播的方式,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学带来了诸多挑战.正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交互性的优势,促进文学健康科学发展,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文化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由李灵灵编著的《新媒体与中国网络文学》一书,以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勾勒出了新媒体与多元文学的交融格局,为读者探索新媒体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与传播方式,促进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军者.盛大文学不仅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原创文学平台.其旗下的网络文学网站分门别类地覆盖了文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这些雅俗共赏的资源能够满足影视、动漫等不同形式转换的需要.使盛大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文学版权运作中心.以此为基础.盛大文学积极实施“全版权运营”.推动实体出版、无线阅读、影视、动漫、游戏等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烨 《网络传播》2009,(12):90-91
无论是从1995年的“水木清华”网站建立BBS算起,还是由随后的“榕树下”文学网站的登场亮相算起,依托于互联网、生成于文化、文学网站的网络文学,迄今已有10年多的发展历史了。  相似文献   

8.
黄霄旭 《出版科学》2012,20(1):61-66
着眼我国网络文学侵权日益猖獗的现状,在对国内网络原创文学领军企业——盛大文学版权纷争的分析考察中,总结出网络文学侵权纠纷在诉讼理由、侵权方式、作品数量、法院判决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未来网络文学维权将呈现由单独向集体、由一方向各界、由舆论向诉讼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面临的制度法律两方面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学被称为第四媒体,是一种在网络上发布、传播并获得回应的文学存在形式。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络用户规模达1.88亿,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1]青少年已成为网络文学阅读的重要主体。与阅读传统文学相比,青少年阅读网络文学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图书被抛到商品市场的滚滚洪流之中,不得不和其他商品一样接受消费大众的检阅与挑选,加上数字出版、网络文学等新型媒介对传统文学出版市场的挤压,传统文学出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市场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由传统的文字时代向数字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和E时代过渡,在此过程中,新媒介的图像化、迅捷化、市场化让人们了解了更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资讯,形成了现今社会获得信息不可缺少的传播途径,文学也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由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迈进,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于是新媒介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补充、置换甚至颠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某青年博士称网络文学为“崭新的文学”、“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文学”,这个提法引起与会者的驳斥,认为网络文学和纸媒文学都是用文字写作,只有一个发表地点的差异。应该说两个结论都过于仓促。对两本网络文学作品(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首届“榕树下”网站网络原创文学奖结集的“网络之星丛书”《性感时代的小饭馆》)有了实实在在的接触后,我初步的认识是:网络文学并不“崭新”,在文学的性质上与纸媒文学确实没有根本的差异;但其间差异又不仅限于发表地点,还不是简单的酒换瓶问题。因  相似文献   

13.
春荣 《大观周刊》2011,(15):17-17
随着网络文学的日益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增强,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使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流通渠道、受众层次等诸多因素都在发生微妙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走向。文章具体阐述了网络文学作品质量、网络文学批评、传统文学等多种因素对网络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网络化发展态势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在线阅读人群居世界第一位,文学网站签约作者人数已突破百万,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达5000万之多。可以说,由网络文学引发的新的文学热潮,正在开创当代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同时,网络时代的文学呈现出了由资本运营支配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高薇钞 《大观周刊》2012,(52):87-88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文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繁荣。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文学领域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中网络文学、畅销书、与泛文学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主流。本文在分析泛文学种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新时期文学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已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倒不是怕网络文学写手们的围攻,是不愿意惹那些哄抬网络文学的“网霸”们的“骚”。当今之时,谁敢说网络文学一句真话,那些“吃”网络的“文学批评家”们就会骂你是棍子,骂你是乡巴佬。我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我不仅“冲”中文网,我还“冲”外文网,如果你有办法侵入我的电脑,你一定会对我浏览过的网站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7.
陈慧 《大观周刊》2013,(2):17-17
网络文学是文学的类型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虽有人承袭着传统的套数,但更多的人却是在表现着“自我”“本我“真我”.抒写着自己的“心情故事”。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全面。本文就网络文学而言,概述网络文学的基本类型,并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当这个词汇跃然而生时,人们除了对它抱有新鲜感外再无其他。但在走过十年之后,网络文学对于汉语词汇库的扩容、对于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对写作和思维方式的冲击,都做出了十分明显的贡献和影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网络文学注定会继续开疆扩土,从阅读和消费两个层面上,在人们的生活中凸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给传统文学形成一定冲击,到与传统文学相互抗衡,  相似文献   

19.
盛大文学凭借网络文学出版而一跃成为网络出版的巨头,旗下掌握着众多的网络文学资源,诸如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等.在这众多的文学网站中,起点中文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运营特色,在网络文学已经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出版项目的时代潮流下,起点中文网凭借其自身特色成为了网络文学界的标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网络文学诞生之初,在网络侵权纠纷和线下出版热销的双重刺激下,文学网站即开启了网络文学产业化模式的最初探索.具体说来,在我国近二十年间的网络文学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线下出版模式”、“在线付费阅读模式”和“多平台改编模式”.以此为基础,开拓更多的市场领域和产业化模式,在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向的同时,满足不同阶层、民族、性别、年龄、职业之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成为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