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是水汽     
朱慧 《良师》2003,(24)
我的名字叫水汽,是水家族的成员,你看不见我,因为我无色无味、在空气中飘浮着。我的“老家”是浩瀚的海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表层的海水受热蒸发,我就诞生啦!我从海面扶摇直上,飞上蔚蓝的天空。我们在空气中的饱和量会随  相似文献   

2.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浮游植物在其中处于中心的地位,这些单细胞的光合作用生物体在海洋表层将CO2转化为生物碳。虽然其数量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中只占不到1%,但粗略算来,这些浮游植物固定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碳。这些生物碳在固定之后大部分被海洋表层水体中的生物所食用,然后通过这些生物体的呼吸作用重新转化为CO2;但是有一些生物碳就沉入深海,由此导致CO2在海洋表层的减少和深海的增多。通过这种“生物泵”的抽吸作用,CO2不断地从大气中转移至海洋内部储存起来,同时也就形成了海洋中…  相似文献   

3.
文慧 《宁夏教育》2009,(1):40-40
地球的气候出奇的稳定,而且始终处于一个狭小的、适于居住的范围内将近40亿年。关键在于板块构造、二氧化碳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循环始于火山向大气层喷发的二氧化碳,它有助于地球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保持温暖。这种融融暖意使海水通过蒸发形成云和雨。雨中含有溶解的二氧化碳,略呈酸性,所以它会与表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将含碳的矿物质溶解到水中。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国15千瓦海洋温差发电装置研究及试验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海洋温差发电的过程并不复杂。首先利用温水泵把表层温度较高的海水抽往蒸发器,液氨吸收了表层温海水的能量后沸腾并转变为氨气,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三、海洋(一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1.海水热量的支出最主要在于 (   )A .海水释放的热量     B .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C .海底火山喷发消耗的热量 D .海水运动损耗的能量2 .海水的温度 (   )A .8月最高 ,2月最低   B .冬季低于陆地C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D .夏季高于陆地3.下列关于海水表层温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表层水温没有什么差别B .海水表层温度因纬度而不同 ,赤道海区表层水温最高 ,向两极水温逐渐降低C .海水表层温度因纬度而不同 ,最高水…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仅加速了陆地上的荒漠化速度,同时也使得“海洋沙漠”的面积在迅速扩张。被称为“海洋沙漠”的海域,其主要特征是海水表层的叶绿素含量极低,通常每立方米表层海水的叶绿素含量在0.07毫克以下。在“海洋沙漠”中,海水表层含叶绿素的生物如藻类等几乎绝迹,因此,很难为中下层海域的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营养来源。在这类海域的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极少,食物链接近断裂,基本呈现出一派死寂。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存在着水的循环。每年大约有12.5万立方公里的水从海洋表面蒸发掉。这些水会变成雨落下来,再以各种方式回到海洋里。循环的这两个分支:蒸发和回降,在一个方面是不平衡的:在海水的各种成分中,只有  相似文献   

8.
【疑难点拨】1.掌握世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掌握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分布和地理意义。3.运用有关图表说明海洋表层平均温度及盐度的分布规律并能解释实际问题,比较温度和盐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一、海洋深层水的定义从海洋学的理论上讲,在大陆架外部海域的补偿深度(即海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极限深度,一般被认为以200米为其极限值)以下,便可称之为“海洋深层”(无光层)。反之,浅于200米以上的海水则称之为“海洋表层”(有光层)。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米,从海洋学理论广义上讲,地球上的海水有95%为海洋深层的海水。由于有光层与无光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实际上在  相似文献   

10.
蒸发是液体汽化的一种方式.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看,蒸发是处于液体表面的液体分子的动能大到可以克服液体表层分子的引力做功,而脱离液面成为气体分子的过程.液体蒸发时,若单位时间内脱离液面的分子数大于返回液面的分子数,蒸发可以持续进行.如果液体装在密闭容器内,从液体表面蒸发的分子数不断增加,使蒸气分子数的密度随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地理教育》2006,(6):44-45
一、考点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洋流及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的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水总是不断循环运动着,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养万物,补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还会渗入地下,汇入地下蓄水层.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界中的水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四《-)单选题1.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A蛋白质B.核酸C糖类D光合作用色素2当人情绪激动时,分泌量会迅速增加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D.胰高血糖素3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4.人体中占体液总…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开始使用水车的时代起,人们就希望对海浪、洋流和潮汐等种种海洋运动形式中蕴藏的能源加以利用,因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的海洋,每年吸收的能量达3.7万兆瓦,相当于地球上每年消耗电力总和的4000倍。每平方公里海水聚集的能量相当于7000多桶石油。作为直接取得蕴藏在海水中的能量的海洋温差换能(OTEC),可以利用被太阳加热的热带表层海水和2500英尺以下深部低温海水的温差发电。在美国夏威夷西岸凯鲁—克莱迪附近,已经建成了  相似文献   

15.
经常有媒体关于在干旱地区发射降雨火箭催雨的报道。“降雨火箭”呼风唤雨的奥秘何在?我们都知道水有蒸发现象,所以湖泊、河流、海洋的水面上都有水蒸气,在一定温度下,水蒸气达到最多时叫饱和水蒸气。如果水面上的水蒸气比饱和水蒸气多,叫过饱和水蒸气,那么过饱和水蒸气中多余的水蒸气就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育》2009,(5):77-77
地球的气候出奇地稳定,而且始终处于一个狭小的、适于居住的范围内已将近40亿年。其关键在于板块构造、二氧化碳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循环始于火山向大气层喷发的二氧化碳,它有助于地球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保持温暖。这种融融暖意使海水通过蒸发成云致雨。雨中含有溶解的二氧化碳,略呈酸性,所以它会与表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将含碳的矿物质溶解到水中。接着,这种混合物被冲刷到大海中。矿物质在那里结集,经过沉淀析出,终于在海床上形成含碳的新岩石。板块构造迟早会将这些岩石带入潜没区,二氧化碳被那里的地热烘烤得从岩石中逸出,然后通过火山返回大气层。  相似文献   

17.
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流动的海水,叫做洋流。洋流按性质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洋流会对其流经海区的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使这些海区的等温线和等盐度线发生弯曲。由于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有所不同,不同海区的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弯曲状况也有所不同。一、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因此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的表层水温,即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降低。而暖流是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所以其表层水温较同纬度海区来说要高些,…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中存在一些海域,那里海水表层的藻类几乎绝迹,在这类海域的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极少,很难为中下层海域的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营养来源,食物链接近断裂,这些地区被人们称为海洋沙潢。目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仅加速了陆地上的荒漠化速度,也使得海洋沙漠的面积迅速扩张,其扩张速度比此前人们预测的还要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0,(12):54-55
一望无际的海洋,碧波翻滚,让人迷恋而又迷惑:这么多的海水究竟从何而来?海水中为什么会含有盐?气候变暖会不会让海水蒸发加速而越来越咸?  相似文献   

20.
贾新立 《考试》2008,(4):49-50
变化曲线图依托平面直角坐标系,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如课本"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图"中的盐度变化曲线就表现了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时变化曲线图也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变化曲线图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尤其是近几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在07年高考试卷中,全国卷一1-2题,北京卷第8题,广东卷第14、27、36题,重庆卷6—8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