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中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有助于窥探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虽然还不能建造1999年的“后现代”工厂,但已经能对它进行描述。它的基础是四个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及其实践构成了制造业的新方法。四个概念中的每一个正分别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起点及环境中发展着。每个概念都有它自己的目标和效果。①统计质量控制。它正改变着工厂的组织结构。②新的生产核算。它使人象制定商业决策那样作出生产决策。③制造过程的“舰队式”或组合式结构。它把标准化与多样化的优点结合起来。④系统方法。它把制造产品的物质过程融合在了创造价值的商业经营过程之中。这四个概念的发展。转变着人们关于制造业以及制造业管理的传统看法。今天,美国的大多数制造厂商都深感需要一种制造业的新理论。修补旧的理论已无济于事。这四个新概念则为新理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我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探析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4.
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提升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在梳理和总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征及对先进制造业影响的基础上,分类探讨了我国数字赋能型新基建产业、智能制造型高端装备产业、品牌主导型新消费产业和科学主导型产业等4类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针对性设计了“创新融合”“智造升级”“品质提升”和“提前卡位”创新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建立兼容互通的产业标准体系、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培育开放包容的先进制造业生态、推动先进制造业支持政策持续落实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的现状,为在“十一五”过程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56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等十项竞争优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的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上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我省要实现“科技强省”目标,走创新型省份之路,就必须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主要依据2007年我省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资料,对我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中看出我省装备制造业虽有一定优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国一些省份相比仍有差距,制约我省装备制遣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对此,提出了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随着新斟枝革命的深入.信息化不仅成了社会总发展潮流,也成了制造业崛起的契机。一方面,世界各国制造业信息化潮流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战略发展路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要求制造业通过信息化实现加速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北战  周懿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24-130
在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发展的瓶颈期,亟需借力“互联网+”来驱动制造业升级。论文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的视角,研究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双向驱动作用,提炼了平台效应、聚集效应和柔性效应三个方面的影响机制,在对制造业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双向驱动路径。并基于2006-2016年各省份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能促进制造业升级;对于不同类别制造业而言,“互联网+”对其驱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基于“互联网+”的消费品制造业升级效果较为显著,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互联网+”需求侧对制造业升级影响较大,而“互联网+”供给侧的升级效果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片浪声中,我们一定要立足国情、头脑清醒,我国工业化尚没完成,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为了澄清当前学界和媒体流行的“超越工业化时代”这些“浪漫的遐想”,记者就怎样理解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专访了全政政协副主席、资深科学家宋健院士。  相似文献   

10.
以新型工业化发展内涵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制造业新型化转型绩效评价模型,利用全国30省市2005—2016年制造业年度数据提取了经济推动、技术进步、能源节控、生态保护和社会保障5个公共因子,并分别进行了制造业新型化转型绩效的横向截面对比与纵向时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全国层面制造业新型化转型绩效总体上呈稳步提升态势,并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三大梯度"形势与"东部引领、中部赶超、西部追赶"发展格局,且具有相对显著的"都市联动效应",但地区之间转型绩效差异较大,转型绩效值较高地区多集中在东部,而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成为提高制造业新型化转型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升级路径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强力实施和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长三角传统制造业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来考察基于国家价值链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探讨了基于国家价值链的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基于知识资本的中介作用机制,其中将知识资本界定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三个维度,之后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机制看,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效应存在着行业异质性;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视角看,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但影响效应不存在着差异性;从服务要素投入行业异质性视角看,低端服务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服务化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高端服务要素投入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作用机制看,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渠道,其中创新设施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大,研发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4.
华广敏  黄伟 《科研管理》2020,41(5):69-77
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成为发展趋势。本文首先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投入变化趋势,然后,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立足于国内增加值效率,分别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及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影响,探讨二者互动的内生机制。结果表明,除极少数行业外,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中间投入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中国低端制造业除化工及医药制品业外,绝大多数低端制造业效率提高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产生增加值;中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等高端制造业效率不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产生增加值。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应以创新为主要内生动力,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国家对高水平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该文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对高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分析了当前人才需求现状,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案例展示,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效解决智能制造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培养优秀的智能制造行业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下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现代制造业近年来稳定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投入是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能源投入和二氧化氮排放量对于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为此,提高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投入;注重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优化北京现代制造业产业结构,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代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有关制造业集群的研究在逐渐丰富.国外学者的集群研究关注经历了"集群、集群创新演化、制造业集群协同进化"的基本过程,研究逐渐细致深入.我国学者主要从制造业集群化趋势与空间表现、某制造业集群的实证分析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为,对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研究将成为研究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5G技术的发展,提出5G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两个新合成动能——"5G+自主技术创新"和"5G+消费升级",探究5G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实证研究发现:5G技术可以通过革新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制造业升级,同时也可以通过作用于自主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进而显著推动制造业升级;"5G+自主技术创新"和"5G+消费升级"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大新动能能够显著推动与5G高度关联型制造业升级,而对中、低度关联型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启示包括:国家层面应进一步从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和保障以及专利保护等方面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引入并充分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时掌握消费升级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19.
对1995年以来上海制造业贸易进出口结构进行了经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要素密集型特征,选择RCA指数、TCI指数和MI指数对上海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上海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趋于上升,但产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最后指出了上海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所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发展等6项准则层指标及20项方案层子指标的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指标权重,最后从产业政策、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