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朱文杰 《考试周刊》2013,(88):34-35
本文选择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力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研究,首先使用灰色GM(1,1)模型对综合指标进行预测,再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综合,得到反映经济整体状况的综合指标,从而得到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上海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水平曲线,将其与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上海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曲线进行比较,由此定量评估2010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通过对世博会影响力的因素研究分析,从经济、文化:科技与环境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逐层分析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最后定量评估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其影响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针对模型,根据世博会的展馆占地面积、参与国家及组织数量、展览馆的数量和参观人数的数据分析来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首先通过互联网查出历年世博会这四个方面的有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分别列出这四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得出其隶属度,从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a.然后再采用变异系数法得到四个方面的权重矩阵w,从而确定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模型:y=w×a.横向比较得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定量指标为1,从而得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从创新实践的角度定量分析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世博会的创新实践影响力分为科技和文化两部分,进而建立6个评价指标,按照模糊层次分析法实施定量计算;根据互联网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等多种方法对有代表性的5届世博会作指标评分.并利用比对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权重向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评估上海世博会在创新实践方面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7个指标来评估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并对世博会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与往届世博会作纵向对比、与北京奥运会作横向对比;运用灰度预测模型、回归分析模型、乘数效应模型和BCC排序模型等,将评价指标定量化;构建了模糊多属性评估指标体系,对上海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给出了评分与评级。  相似文献   

6.
将德尔菲法和模糊数学相结合进行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评估,首先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状况用语言变量对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评定,然后将语言变量转化为相应的梯形模糊数,确定权重模糊数以及各指标对准则的贡献模糊数,最后利用模糊运算得到最终的贷款者信用情况的客观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信用值代入模糊评价的评语集中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地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针对目前科技期刊评价方法中的指标选取及指标权重问题,采用SPSS软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15所高校的学报2008年8个主要文献计量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因子,即综合评价指标;并以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构建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得分模型,作为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国林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4):41-42,85
以历届世博会参展国家数、展会持续时间、参观人数、国家举办世博会的届数以及投入资金等指标构建了世博的指标矩阵。借鉴层次分析法中的评判矩阵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建立矩阵模型,即可算出各界世博的影响力。模型结果显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为0.1984,是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1.34倍。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塌方是较为常见的工程安全事故,预先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对于防控隧道塌方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范、现有研究和公路隧道工程特点构建了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单一赋权风险评价方法会造成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被单方面强化的问题,引入博弈论法进行组合赋权以综合主客观权重信息,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采用3 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运用博弈论法确定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得到评价对象的多指标测度综合评价向量,并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隧道塌方风险等级。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福建鱼塘溪隧道4 个典型施工区段风险分析中,得出隧道洞口段塌方风险可能性最高,与现场评估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本文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角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查阅统计年鉴测算2006-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值.接着将水资源准则层作为支持力指数,其它三个准则层作为压力指数,得到了安徽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最后根据结论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各国科学技术、风土人情的重要平台,也是各国社会文化、礼仪风俗的集中体现。妇女与世界博览会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世博契机可大力展示女性风采,不仅是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的需要,也是世界博览会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奥林匹克”。160年以来,世博会经历了由无主题向有主题的转变。世博会的主题主要围绕者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与人的美好生活等方面进行选题,先后经历了“崇尚科技——追求发展与进步——关注自然环境——回归人(类)美好的生活”的变迁过程。科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贯穿在发展与进步、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是将科技由崇尚和追求的目的本身,转变成推动进步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手段而已。世博会的主题变迁,充分诠释了“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世博名言。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球瞩目的盛会,它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以国际来沪旅游人数为主。其他各因素为辅,综合利用灰色伽(1,1)方法和时间序列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预测了若上海没有举办世博会,2010年1~7月国际入沪旅游人数(单位:万人)分别为53.97,56.58,58.27,59.43,60.25,60.87,61.36。构造可度量指标λ=X0-X0*/X0*,进行分析可知,世博会对上海的经济等方面产生短期的剧烈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灰色理论建立G(1,1)预测模型,定量分析了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物运输总量及工业生产总值这五个经济指标的影响,给出了相对影响力的数据矩阵和折线图,说明上海世博会对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这一指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上海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评价模型.通过和往届世博会的比较。得出举办上海世博会有利于上海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线性关系模型,借鉴了RBF网络梯度训练算法模型,以2010/5/1至2010/8/19的参观人数为训练样本,用来较准确地预测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为6776万,定量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由权威媒体报道这一侧面,利用“中国资讯行-中国经济新闻库”提供的数据,从行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来分析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文章以媒体报道的篇数、字数和延续时间作为衡量因子,设计出两种影响力指数模型,优势互补,为定量分析提供依据;运用影响力指数模型,解决了核心检索词的选定和数据使用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