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宣传与信息     
研究软科学普及软科学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国家科委在7月27日至31日召开全国软科学研究座谈会。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作了题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的讲话。什么是软科学?根据钱学森的解释,它是系统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组织管理和决策咨询工作上的运用。软科学要配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功能发挥作用。可以说,它是管好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万里说,加强软科学研究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  相似文献   

2.
引文分析在期刊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管理作为一门软科学,在过去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经验型管理的范畴,如何使期刊选购、管理更加系统完整,让有限的期刊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文献计量学、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规律,从而为期刊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找出计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加速,社会分层弹性化,期刊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而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作为期刊的领导者,仅有编辑学理论和知识,或一般商品的市场概念与操作手段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把握期刊的经验和期刊商品化的知识,使期刊成为“健康的精神消费、文化的产业支柱、现代的稳定职业、小康的必要部件。”然而,目前期刊队伍素质,特别是新疆期刊队伍的素质,与时代的需求和形势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因此,作为期刊负责人,一定要审时度势,抓住期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档案期刊的基本状况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档案期刊作为档案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具有政策优势、学术优势和史料优势 ,并通过档案期刊的栏目设置和稿件的内容反映出来。而作为一种社会传媒 ,中国档案期刊还需要拓展自己社会影响与国际合作空间,才不失为一种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5.
期刊,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担负着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任.为人类社会谋福利是期刊的终极目的.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正遭遇着空前的危机.如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期刊面前.  相似文献   

6.
孔九莉 《今传媒》2012,(10):50-51
理论期刊是对哲学社会科学进行推广的重要平台,因此其对编辑的道德人格有着较高的要求。党校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期刊,其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及对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从党校期刊编辑的道德人格出发对理论期刊编辑的道德人格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体系,它不但以探索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出发点,而且以应用客观规律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历史使命.自从软科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软科学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万里同志早在1986年就明确地指出,"软科学属于辅助领导科学、辅助决策的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软科学研究即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万宇 《编辑之友》1999,(4):58-60
据1995年版的《中国出版年鉴》统计,1994年我国共正式出版期刊7325种,加上临时刊号或准印证的内部期刊约几千种。在世界的排名,已进入了前十名,数量空前增长,期刊的内容与出版形式也日益丰富。学术性、专业性期刊显著增加,软科学期刊、应用技术性期刊,以农民、妇女、工人等为对象的期刊,通俗、消遣性期刊和检索性期刊大为增加。叉据统计,1990年台湾共出版期刊4136种,是世界上人均期刊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期刊种类繁多,内容繁杂,管理较为复杂,所以对期刊的法规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女性期刊作为女性阅读的重要文本,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男女平等意义重大。女性角色"出场"的定型化和"在场"的缺席、女性话语介入的矛盾体现、女性期刊编辑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女性期刊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女性期刊内容应注重女性意识的提炼、加强对女性期刊编辑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社会协同支持系统的培育是女性期刊构建社会性别意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女性期刊作为女性阅读的重要文本,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男女平等意义重大。女性角色"出场"的定型化和"在场"的缺席、女性话语介入的矛盾体现、女性期刊编辑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女性期刊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女性期刊内容应注重女性意识的提炼、加强对女性期刊编辑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社会协同支持系统的培育是女性期刊构建社会性别意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统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社科期刊的统计分析,探讨我国社科期刊生产、分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社会环境和系统环境2个层面尝试性地分析农业科普期刊的出版环境,并提出以全面纳入公益性事业管理体制(公益型)、划属科协机构主管(半公益型)、寻求体制外战略合作(经营型)等3种方式实现农业科普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六种社会科学期刊2000-2002三年间的全部论文进行了合著类型、著者人数、参考文献、地域分布等多方面计量分析研究.并对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楼亚儿 《编辑学报》2006,18(5):382-383
分析并阐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地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明显较高的主要原因.认为它与地学学科的总体研究水平高和诸如青藏高原等世界热点研究的地质现象在我国的存在、地学期刊的篇均参考文献多、地学期刊的出版周期变短,以及地学类期刊之间的"协同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朝军 《编辑学报》2018,30(5):454-458
读者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为读者服务是期刊发展的前提。针对目前科技期刊一味追求SCI和影响因子,部分出版单位不考虑国内读者和自身条件刻意创办英文刊等问题,本文对其存在的症结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目前很多期刊过度追求影响力,而忽略了传播力,其出发点产生了偏差。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落不清晰是导致部分科技期刊盲目追求高标准的原因。基于《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办刊实践,笔者提出科技期刊细分读者群落的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读者群的范围和类型,实现覆盖国内外专家学者、产业工作者、社会读者等多种类型,并构建快速传播渠道和读者群数量稳步增长的途径,实现助推国家理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国际学术界话语权、传播科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4):63-73
Analysis of observed use of general,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and general science periodicals revealed an adherence in the upper 90% of total use to Bradford's Law of Dispersion. General and social science titles were used to a far greater extent than humanities titles. In their order of significance, indexing,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and housing decisions increased the use of any given title. Applied as opposed to theoretical disciplines experienced a higher overall use percent of their titles. Foreign language titles experienced minimal use regardless of their subject content.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任延刚 《编辑学报》2017,29(3):290-292
根据《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办刊实践,认为科技期刊工作者应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关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将工作重心落到切实提高期刊质量上,同时我国科技期刊从业者应以此为契机,争取将更多科技成果发表在祖国的科技期刊上,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沙莎  蒋丽 《编辑学报》2020,32(4):385-389
期刊的快速反应能力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学期刊发挥专业优势,采取策划专题组稿、开放文献获取、进行科普宣教等快速灵活的反应措施应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期刊在高效传播科研成果和引导大众科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体现了作为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使命。医学期刊应当建立并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灵活的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出版模式,提高自身快速出版发行的能力,以确保其在特殊事件中更好地履行传播权威科研成果、引导社会正向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等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9.
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在当前期刊数字出版的大趋势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严重、数字化发展缓慢,因此构建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势在必行。探讨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定位、构建思路、构成模块和盈利模式,并对其保障机制进行分析,试图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推动其数字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乾坤 《编辑学报》2012,24(2):110-111
科技期刊具有商品属性及其特殊性。商品属性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交换性,要按市场法则经营;其特殊性表现为科技期刊是推动科技与社会进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要按公益性事业来经营。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要坚持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定位,同时充分运用市场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科技期刊品牌、质量、著作权、数字化与国际化方面的经营与管理,逐步解决体制不顺、低水平重复、活力不足等问题,形成面向市场、开放、有活力的科技期刊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