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知识演进的作用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经历了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转型等三个发展阶段,新旧知识型转换之间的张力推动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是一种包客式的发展,新旧组织形态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这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变迁的基本逻辑.遵循上述逻辑,有效激活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知识活力,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提出: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延伸、深化和具体化,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大学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精神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演进与扩充的过程。当前,大学精神面临着一次重大转型。这次转型对大学人的成长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正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转型、从创造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型、从学科向跨学科转型、从知性到德性转型。大学转型主要是通过不断变革其理念与制度以实现转型合法化,大学章程是大学理念与制度的载体,建设大学章程以凝铸电子文化时代理念、强调"应用性"价值、重构跨学科逻辑制度框架、融德性于制度设计,从而有助于大学实现科学转型。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范式的转型与大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对知识范式的转型能否及时作出制度上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大学能否得到社会的肯定并由此引发大学发展的兴盛与衰亡。神话知识向形而上学知识的转型引起了知识的极大增进,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形而上学知识向科学知识的转型,因大学对科学知识的漠视,使得大学的发展陷入危机,而对于科学知识范式的重新拥抱又使得大学发展回归繁荣。当前,我们正处于科学知识向后现代知识的转型过程中,这种转型同样要求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授适时作出制度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张迅  蔡连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2):30-40+120-1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单位制经历了形成发展期、尝试调整期、整体松动期和深化改革期四个历史阶段,其变迁深受国家治理范式转型、集体主义文化、新公共管理及国际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高校基于行政绩效与管理效率的诉求为单位制变迁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单位制变迁也由于沉没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大学单位制变迁带来了正面绩效与负面影响,大学治理改革既要借鉴单位制的积极要素,重塑教师对大学的组织认同;又要限制单位制的强行政逻辑,优化大学学术生态;还需良性改革单位人事制度,循序构建适于国情的长聘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经济形态转型催生了从形而上学知识观经客观主义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演进。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了教师教学话语的变迁和增值:形而上学知识观生成了教师的"德性"教学话语,客观主义知识观生成了教师的"知性"教学话语,后现代知识观生成了教师的"和谐"教学话语。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现代性社会文化向后现代性文化转型。处于转型社会中的大学治理经历着理性官僚制和参与治理模式的碰撞,目前后者还不能彰显高校治理民主的本质意蕴。根据社会"善治"的主流思想,大学治理应该重新定义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实现网络结构中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实现治理主体与治理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权力结构的网状化;需要在多元主体之间建立互信机制;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的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8.
顾晶姝 《文教资料》2014,(33):69-70
中国的民办高等院校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正面临消失或转型的危机,某些地方的民办高等院校出现生源减少、资金紧缩等问题。如何实现民办高等院校的转型,逐渐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方向发展,是关乎民办院校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主要特征,研究了后现代知识观下的大学教育知识转向的表现,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下人才培养转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大学职能的成功发挥有赖于对大学教师职业属性的把握和理解.大学教师职业成长与变迁的历史与实践证明,大学教师是一项具有较高德性修养要求的学术性职业,是一项充满特殊想象力的学术性职业,是一项需要特别安全感的学术性职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制度变迁的视角,主要从大学组织内部运作、大学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转型的阶段与过程,对比分析了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区别,并在结论部分指出了中世纪大学制度变迁的渐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德育在道德相对主义、欲望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合力作用下背离了大学精神和教化本性,持守价值中立、娱乐化和工具化的立场,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其结果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成长为目标的大学德育却导致了学生人性的迷失和堕落,这是对大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也诱发了大学德育自身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都亟须转型。以大学为基本概念,探讨什么是大学转型发展和西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大学转型发展的特殊性。认为: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多次转型,其发展“型态”逐步稳定;我国大学在百年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转型,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本土化“型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转变、制度转型、组织转型、学科转型、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我国大学转型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仅要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更要从制度尤其是文化层面深入探讨转型的中国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孙华 《高教探索》2012,(3):17-21
大学公共危机是指那些能够导致大学组织或社会失序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大学公共危机治理是现代大学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反映着现代大学的一种理性认知和生存方式,而大学公共危机治理的价值取向则决定着大学危机治理的成败。大学公共危机治理的价值包括对大学公共危机的认识、危机治理的主体角色定位和危机治理方式与目的的伦理选择等。随着现代治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大学公共危机日趋表现出成因的复杂化、影响的深远化和效果的迁延化等因素,大学公共危机治理的价值选择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想与现代大学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驰 《高教探索》2004,(2):14-16
大学理想是一个不断流动与变迁的概念,现代大学在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同时,也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冲突,有人甚至质疑现代大学存在的合法性,故有必要厘清现代大学的理想,并以此为指针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宣示合法性、争取合法化、获得承认、发生承认危机、再次争取合法化的过程相伴随.大学合法性的承认主体经历了自我承认、教会或国王承认、国家承认、多元承认等多个阶段;在对大学合法性的承认内容上,主要有教化合法性、知识合法性、文化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和经济合法性等;在承认的形式上,既有大学的自我承认、也有大学间的相互承认和外部对于大学的承认.在当今的大学转型时期,大学合法性的承认主体、承认内容和承认形式都面临着危机和再次合法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寂寞的内涵是指大学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自身的追求和规律自由发展;大学教师保持宁静、闲迭的心态,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学生潜心于知性的增进,静心于德性的修养。大学寂寞对于大学的自治、高深学问的研究以及德性修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的功利化和过分世俗化的倾向使得大学保持寂寞时遭遇到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最主要的途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转型.文章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转型实践,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转型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发展与进步的核心机制是制度的变迁,对大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制度变迁有两种类型:移植式和创设式制度变迁。移植式的大学制度变迁需要特定的文化条件为依托,即制度输入国和输出国应具有文化上的相似性、包容性和互补性。创设式的大学制度变迁是高深学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制度创新的结果。采用哪一种制度变迁的方式作为大学发展的路径,需要视制度变迁的成本而定。  相似文献   

20.
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大学深陷困境。无休无止的宗教纷争使得德意志大学精疲力竭;世俗权力的过度干涉限制了大学的发展;这引发了德意志大学在此过渡转型期间举步维艰。虽然近期的研究在很多方面扭转了大于此时大学衰落的负面印象,但是此时德意志大学陷入危机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