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学谦 《出版广角》2013,(11):38-39
让童书"走出去"回归出版,按出版规律把该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到位,中国少儿出版就一定能像中国经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那样,成为推动世界少儿出版前行的重要力量。"走出去"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个热词。不过,在世界出版强国出版人的字典里,似乎没有这个词,在他们看来,出版走出国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就这个话题与他们交流,我们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样的:"难道  相似文献   

2.
2010年的中国出版研究,延续了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对中国出版业转企改制背景下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总署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出版强国目标的提出,使研究论题相对集中——除出版史研究外,研究者对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出版改革等论题的研究,都最终指向如何通过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中国出版业,早日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出版大国而非出版强国.由出版大国变为出版强国面临诸多挑战,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对走向出版强国极为重要.出版强国的主要内涵包括文化影响力、思想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实施出版强国战略要回归出版本质属性,突出创新性,提升出版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做强做优主题出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从实践中可以得到启示,只有在正确导向、思想引领、前瞻策划、形神兼备、创新求变等五个维度认识把握主题出版,积极探索主题出版的方式和路径,才能真正掌握主题出版的发展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它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以的有效途径,日益成为新时期我国迈向科技强国领域的重要保证。少儿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我国要步入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从培养少年儿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媒体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没有国界,有很多现象都是我们所要共同面对的。譬如现在的全球化趋势和数字化浪潮。这两种趋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如何应对新的变革,出版企业如何与新兴媒体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出版企业所共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光荣使命,也是新时代出版改革发展的目标. 中国出版是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行业,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出版业的记录、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成果,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充分发挥出版文化的优势,建设世界出版强国,是巩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数量增加向优质高效转移这一战略思想,既体现了广大读者对出版业的高层次的期望,又是出版业自身在经历浮躁之后的理性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质与量辩证法在出版领域的具体体现。 面对整个世界,我国出版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速走向世界的步伐,实现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为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必须冷静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观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出版走过了看似平淡的一年。改革与发展:推动出版强国建设2010年1月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要把做大主体、做强主业作为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建设出版强国,成为  相似文献   

10.
范军 《中国编辑》2003,(1):72-73
随着海峡两岸先后加入WTO,华文出版如何面对世界挑战的问题更显突出。华文出版走向世界是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界同人的共同心愿。但是,“世界”在哪里,“世界”是否欢迎你、需要你,如何走向“世界”?这些都是我们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初,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出版强国的宏伟目标和任务.由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是历史性跨越,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来实现.本文从十个方面对如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强国发展之路,提出了问题及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出版工作同样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个重要讲话. 细读《讲话》,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和强调文艺的精神力量和作用.他认为,"没有中华文艺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吟春 《中国编辑》2011,(1):9-12,2
记者: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中国新闻出版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目标,您认为出版强国的要素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跟出版强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出版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或者说,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即便是最漫无目的阅读?追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始这一生的阅读的——候鸟的队列、街上的招牌、《三字经》,小人书,还是百科全书?再想想,上帝为何将阅读这一能力赋予人类——为了让我们遵从,还是去发现? “我们每一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冀以稍微了解自身和所处,”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这本《阅读史》中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我国提出建设出版强国的目标以来,众多出版社推出了许多内容价值高的精品出版物,然而,就整体格局而言,我国在科技与学术出版方面仍然较弱.大学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的生力军,理应承担学术出版强国的历史使命.文章对我国大学出版的学术出版策略进行分析,以探讨大学出版社如何有效地打造学术出版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出版强国的建设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出版参考》2023,(1):42-45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之一,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新要求,赋予出版强化价值引导功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时代命题。本文对新形势下出版行业价值引导的要求和意义、出版行业价值引导蕴于高质量发展实践、更好实现出版行业价值引导的方向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并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演进中如何充分发挥价值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提出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综合分析世界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加快新闻出版强国建设步伐,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出版产业发展司发起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主题征文活动,活动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杂志社具体承办。本刊特开辟建设新闻出版强国专栏,刊登优秀来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出版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少儿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板块。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吴尚之司长宏观把握少儿出版发展现状,认为在我国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进程中,少儿出版将担负起生力军和排头兵的历史重任。本期特刊出吴尚之司长《将少儿出版打造成建设出版强国的生力军》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提到先秦典籍,多少学者还在做去伪存真的事,有些迄今没有定论。这是文化史上很惨痛的教训,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版物数量的增长一定要有质量的提升做保障,特别是作为文化集中体现的学术著作出版,一定要严格遵循出版规范,提高出版质量。我们要把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作为提  相似文献   

20.
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今春以来最热烈的话题。大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宣传报道也自然成为当前我们新闻界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物质和精神是世界的两大组成部分,如果只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社会只能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相反,如果只追求精神文明,没有物质文明做保障,这种文明只能是海市蜃楼,随着太阳的升起,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后,人们更迫切需要建设更美好的精神家园——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