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为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教育部倡导各高校积极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既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又关注学生第二语言习得,从而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备受关注,他的情感假说认为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学习。而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情感水平的提高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情商元素,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习,并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S.D于1977—1982年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Hypodl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fiveFilterHypothesis)理论后,在语言教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激烈的争议。一些语言学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家,应用语言学家等对Krashen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Krashen的假说理论根本就是不可测试的,不科学的,在实践中很难以验证。本文详细介绍了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中的i+1结构和他的核心理论习得是通过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在达到可理解性输入后,之所以没有习得的原因是因为情感的影响;以及持相反观点的语言学家Gregg,McLaughlain,whte对他的理论的驳斥;最后通过作者对波斯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来验证Kz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的不科学洼和不全面性,并对持相反观点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3.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很多,例如母语,年龄,语言环境和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等。本文将着重分析这四个要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茜雯 《科教文汇》2010,(25):99-100
本文从介绍普遍语法的基本思想入手,探讨普遍语法与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并通过对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相似性进行比较,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者一样可凭借先天的普遍语法知识来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5.
论第二语言习得中动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 《科教文汇》2008,(30):118-120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诸多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是直接导致第二语言习得成败的关键所在,是仅次于语言学习技能的最强有力的学习效果预测因素。与学习动机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成就、动机的强度、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习者各种不同需要。二语习得中的动机理论给我们大学英语教学以重要启示:即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重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否注意从各方面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动机,将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唐红梅  翁治清 《内江科技》2007,28(11):173-174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语学习蓑略本文从“词语”学习策略的角度分析英语学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并找出英语写作中语言学习的“盲点”.确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及教学方法,实现词汇学习与习得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周蕾 《科教文汇》2008,(6):84-85
文章从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班级作为语言学习的基本组织单位,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规范、开展适当的竞争和积极的合作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群体动力在学生学习外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引进了布置作业法。  相似文献   

9.
透过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探讨英语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因素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焦虑与抑制、自尊心与自信心都能直接影响语言接受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这些个人情感因素进行分析,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袁秀娟 《今日科苑》2010,(9):122-122,110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众多焦点研究问题之一。从早期比较分析学说到后来的中介语理论,研究者们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许多相似或相悖的假说,并从语言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角度对各自的学说进行论证。80年代,随着乔姆斯基“原则与参数理论”的诞生,母语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文章旨在浅析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以促进第二语言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1.
温柳春 《科教文汇》2008,(19):115-116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强调语言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可理解输入和低情感过滤。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启示,对我国的高职外语教学改革起指导作用。本文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学实践出发,探寻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理论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鲁亚峰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30-230,235
<正>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直觉地意识到,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与学习其词汇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当语法系统发展得相当完备时,词汇的习得依然远离目标。可以说词汇的习得是一个终生的认知过程,没有一个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英语学习者最  相似文献   

13.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遵循英语课堂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得过程;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从作为情感过滤因素的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感出发进行论述,得出指导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强烈的自信心、低焦虑的情感状态有助于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遵循英语课堂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得过程;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从作为情感过滤因素的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感出发进行论述,得出指导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强烈的自信心、低焦虑的情感状态有助于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年龄无疑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个体因素之一,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的概念,及其年龄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大脑功能侧化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关键期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已经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角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际语用学研究的跨文化交际中的第二语言习得值得关注。本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从还原论视角将二语习得回归到内在的文化机制的探讨中,分析文化形态,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从而促进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情感因素是影响二语习得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语言焦虑等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二语习得效果。本文在对二语习得情感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男女两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早已得到人们的公认,但男女在语言习得、言语使用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尤其在第二语言(L2)习得中的差异却研究很少.透视第二语言习得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情感、认知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的差异,分析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原因,论证学习主体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因材施教等常规教学原则,而对于客观存在的学习者自身因素,即男女生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在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却熟视无赌.探讨了男女生心理差异的原因、男女生心理差异的种类及男女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男女生在学习方面产生差异的各种对策,以期促进男女生在英语学习中一同前进.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曾齐修 《科教文汇》2007,(10S):200-2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