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戴·赫·劳伦斯是个颇有多议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了劳伦斯及其作品:1、“不做生活中死人”的小说家,通过对他有关信件的分析研究,指出劳伦斯“拉纳尼姆”主张的荒谬。2、劳伦斯的几部重要代表作。较扼要地分析了《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3、劳伦断和“血的意识”。意在阐述劳伦斯有关性的观念,指出我们在劳伦斯小说中所领略到的“血的意识”,是建立在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劳伦斯独尊男性的偏见以及赞赏男性性器的心理变态,比弗洛伊德的“里必多”说更玄乎。  相似文献   

2.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现代英国文学的一位大师,他一生创作诸多。其成就的核心是小说,表现了劳伦斯其人和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主义表现为他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期盼和对工业文明的评判,在其多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立志·唯实·公心与立业·务实·公仆中南工业大学胡弼成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教育,特别是从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应强调“践履”的教育。我们提出的“三转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或训练,将职业道德意识或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人,体现在相应的职业行为中,即进行...  相似文献   

4.
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基恩·萨加认为劳伦斯具有独特的、戏剧性的并且是带有内在节奏的生活经历.而使劳伦斯的生活具有这些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他采取了神话形式中最古老的、最富有感染力的形式——探索形式.基恩·萨加的话说出了劳伦斯一生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解救人类和改造社会,他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而且,他的这种对于人类出路的探索又经历了一番苦难的历程.纵观劳伦斯的创作和他富有独特性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把劳伦斯的探索过程分成三个  相似文献   

5.
胡德维 《上海教育》2007,(4A):36-37
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哈佛大学建校371年来,却从来没有一位女性校长,不过,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劳伦斯·萨默斯“重男轻女”的风波反而催生了学校首位女性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美国全国妇女组织主席金·甘迪颇为幽默地表示:“劳伦斯·萨默斯,如果没有你,我们也许办不到。”[编按]  相似文献   

6.
旅行·探索·分隔——爱·摩·福斯特小说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英国“布卢姆斯伯里派”领导成员之一的爱·摩·福斯特在英国文学界享有盛誉。评论界普遍认为他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之一。6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于研究他的现代主义倾向。福斯特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他的作品耐人寻味,在其深处有一种叫人捉摸不透的东西。评论家艾·阿·理查兹认为福斯特是“当代英国文坛最令人费解的人  相似文献   

7.
A·Q训练--OK     
A·Q(AdversityQuotient)是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一个新概念 ,如智商、情商一类的概念。A·Q的内涵是指人们对困难、挫折、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其反应方式。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深感部分中小学生 ,一味追求舒适、美好、幸福 ,把生活设想得过于理想化。实际上 ,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生活没有那么美妙 ,它与自然界风雨雷电一样 ,时而风平浪静 ,时而又惊涛拍岸 ,时而艳阳高照 ,时而又雷雨交加。我们多吃点油盐的 ,阅历长些的人 ,无不感同身受。当然 ,青少年憧憬着美好未来 ,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引导教育 ,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2月21日哈佛大学在其网站上宣布,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将在2005-2006学年结束时辞职。据称,萨默斯的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他语出惊人地提出了“女子学理逊于男”的论调,引起了校内外的哗然。  相似文献   

9.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是现代派作家之一。他的思想虽受过佛洛伊德的影响,但对于性爱的本质和功能,他与佛洛伊德的意见相异。劳伦斯认为,性之真正意义,是美感。性和美是一回事,尤如火和火焰是同一回事。憎恨性,就是憎恨美。想让爱具有生命之美,就必须尊重爱。劳伦斯认为,性爱的功能是快乐,而不是生育。人类的本能是积极的创造。劳伦斯的大部分性爱观点在其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19世纪、20世纪之交,英国已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激化,大工业文明蔓延到英格兰的每个角落,英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精神方面都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所有这些都在20世纪英国文学中得到了反映。在劳伦斯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同样可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 劳伦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但他却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人生的探索者。他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在文学这块田园里辛勤地耕耘着,用他的那支生花妙笔批判社会,探索人生,构筑着一个新世界。 D·H·劳伦斯生在乡村,长在矿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矿工的儿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自然之子.劳伦斯从小就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美好的大自然的践踏,对人类自然天性的摧残和扭曲,也饱尝了充满矛盾的不和睦家庭的苦计.因此,热爱美好的大自然,崇尚清纯的大自然,追求和谐完美的男女关系,是作家劳伦斯的天性。正是这一天性促使他拿起笔,歌颂大自然,赞美生命,抨击和鞭挞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劳伦斯象他父亲一样,终生挖掘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现代欧美文坛上,英国作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不仅堪称多产,而且“最具有独创性”①。在劳伦斯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小说构成了他成就的核心,也最充分地体现出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1913)是迄今公认的劳伦斯的四部杰作或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里,劳伦斯对他故乡的矿区生活,他的矿工家庭,他的父母的龃龆和冲突,特别是他的母亲对他(即小说中的保罗(Paul))的那种强烈的爱,  相似文献   

12.
传统·劳伦斯·现代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D·H·劳伦斯与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侯维瑞先生称劳伦斯为英国现代主义高峰时期的作家之一;汤永宽先生认为“劳伦斯不是现代派,是个非常传统的作家”;袁可嘉先生等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将劳伦斯归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有现代派倾向、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家行列。①出现如此迥异的结论,原因在于劳伦斯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走入现代又保持鲜明个性的创作风格。在长期阅读、思考之  相似文献   

1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自然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对于劳伦斯自然观的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而且对于当代人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努力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论魔幻时间在《百年孤独》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小说家对时间的表达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或以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物理时间,或以反映人的意识流动的心理时间来写人和记事。墨西哥著名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曾写道;“我曾经做过时间的游戏,对这三位作家:多斯·帕索斯,福克纳和D·H劳伦斯观察时间的方式很感兴趣。在多斯·帕索斯的作品中一切都是过去,即使用现在的时态描写一件事情,我们也知道这是过去的事。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一切又总是在进行当中,就连遥远的过去也是现在。在D·H劳伦斯的作品中口吻则是预言式的,一切都是即将发生。他总是抓住将来,使用大量的将来时。”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  相似文献   

15.
<正>公刘是周先公中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历史人物,《诗·大雅·公刘》就是反映他的活动的一篇史诗。此诗大抵写成于西周,但其内容似非西周人所编造,而是以口头的方式从远古的时候流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结尾有如电光一闪,瞬间就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在惊愕之余还久久沉浸在对作品的回味之中。 喜剧的幽默 悲剧的辛酸 欧·亨利在美国文学史上有“幽默作家”之称。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幽默构成了他的独特风格,幽默之中蕴含同情,带有讽刺和嘲笑。他特别善于将上流人物的丑事和小人物的辛酸揉成笑料,而他自己的观点及需要阐述的社会哲理则潜藏在这笑声之中,让笑声去激发读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恨,抒发  相似文献   

17.
从《荒野的呼唤》看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受当时几大哲学思想的影响 ,政治观点比较激烈 ,从而导致其创作思想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管中窥豹 ,通过对《荒野的呼唤》的反思来看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共完成了十余部长篇小说、三个剧本、上千首诗歌以及大量的散文、游记、评论和中短篇小说,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世纪初,当体现劳伦斯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劳伦斯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对其伦理思想的哲学渊源进行了分析。劳伦斯的伦理思想是自然的人性的伦理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与他年青时接受的哲学思想有关,也深受其自然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于4月1日2授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勒·埃·克劳斯(Leslie Erir Cross)教授名誉博士学位。克劳斯教授现任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所长,其研究工作涉及新兴的电子材料科学的许多领域,1982年国际铁电应用会议授予他国际荣誉奖状,1984年美国电子陶瓷学会授予他约翰·杰普逊奖章。克劳斯教授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