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我们在语文教研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曾多次对“凯旋而归”说法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与讨论。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93年修订本),“凯旋而归”中的“归”也是(胜利)归来之意,因重复,所以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些人认可,这种现象属于“约定俗成”,是经过人民群众长期使用并认可的语言事实,多次争论,结果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语文教研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曾多次对"凯旋而归"说法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与讨论.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凯旋"的意思是"胜利归来"(《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93年修订本),"凯旋而归"中的"归"也是(胜利)归来之意,因重复,所以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些人认可,这种现象属于"约定俗成",是经过人民群众长期使用并认可的语言事实,多次争论,结果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正杜老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天地《记住》诗歌:它们的树荫下,曾有小鹿悠闲地散步。这里把"树阴"写成"树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条中,说:"树阴"同"树荫";"树荫"也作"树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吕叔湘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词条中,明确地注明:"树阴"不要写成"树荫"。请教杜老师,到底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安徽省安庆市经济开发区老峰镇第二小学何希六  相似文献   

4.
我是合川市凉亭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你们编写出版的每一期《学语文》杂志.我都仔细地阅读。但是,当阅读到2004年第六期小学B版的《学语文》时,我发现第43页《六只鸭子》的作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就像凯旋而归的战士们……”中的“凯旋而归”这个短语用得不当。  相似文献   

5.
1.凯旋(出错情况:胜利凯旋、凯旋归来、凯旋而归)凯旋的原意是军队获胜归来,专指军队的,后来才用于其他人身上。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用错了。在凯旋的前面或后面画蛇添足,如胜利凯旋、凯旋归来、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在尝试着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着主题单元教学的探究,力求创设高效的课堂。拿到小学语文苏教版六(下)教材的第九课《词两首》时,我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把《如梦令》和《渔歌子》放在一起?能否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教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词,觉得《如梦令》的词眼应该是"醉"字,而《渔歌子》的词眼应该是"归"字。意外地发现了这两首词中都有"归":"沉醉不知归路","斜风细雨不须归"。好个"归"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选录了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课文62页写道:“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此处“凯旋”用得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其一,“凯旋”,有“回归”之意,与“回府”重复。根据《辞源》解释,“凯”:“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如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旋”:“归、还”之意,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凯旋”:“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如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军走马见芳菲。”现在“凯旋”指“战胜归来”…  相似文献   

8.
正杜老师:您好!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小松鼠找花生》一文中"小松鼠自言自语地说",我认为"自言自语"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里面已有"说"的意思在里面,"自言自语"一词后面不应该带"说"。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不对?贵州省贵定县音寨小学陈宏燕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中国女足夺得世界杯亚军后,在首都机场的欢迎场面中,有一幅这样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女足姑娘凯旋而归。类似“凯旋而归”这样的语言实例还有许多,这样说到底规范与否呢?先来看一下“凯旋”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凯,措胜利的(乐歌);旋,即返回、归来之意。凯旋指战胜归来、胜利地归来。可以看出,凯旋本身已有“归来”、“返回”之意,再加上“而归”,无疑显得画蛇添足。如此说来,“凯旋而归”这一说法重复、累赘,是欠准确、不规范的。话说“凯旋而归”@李金彪  相似文献   

10.
《木兰诗》里有这么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按字面解释应是: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凯旋而归。这就不免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的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凯旋而归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在这两句中,"将军"和"壮士"是互补,"百战死"和"十年归"是对举,全句运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去了,有的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外面做讲座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我讲故事时,老师们一双双眼睛看着我,目光明亮,神情专注,后面的老师因为被挡住了,还偏着头看着我;可是我稍微谈一点理论——有时候还谈不上是"理论",而仅仅是加几句评论,给老师们阐述"是什么""为什么"的时候,下面有的听讲老师便显出茫然的神情,目光暗淡而迷离不定。一次,给老师们讲《民主与教育》。第一讲着重谈关于民主以及民主教育的概念内涵、历史源流等等,接下来几讲我将谈民主教育在学校管理、班级建设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班有个学习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  相似文献   

13.
一个周三的早上,大家在门卫处挨个儿签到,排在后面的钱老师问我:"你在《幼教博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啦?""啊?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我满脸的惊讶与欣喜,激动地拽着钱老师的胳膊问:"《幼教博览》第几期?第几期啊?""好像是第六期吧!""好好好!我去看看!"我一路飞  相似文献   

14.
马馥雅等孟祈佑"凯旋归来"? 悦读之前:《驼铃》是一首曾经很流行的歌,表达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里头有句词:"当你凯旋归来的时候,我们相会在攀枝花下……" "凯旋归来"的说法值得探讨.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称为"郊劳".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战利品.现泛指被派出去的军队、组织、机构或人圆满地完成所指派的任务后载誉归来.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我发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教材,"想"字后面都有三种不同标点出现。即":想"字后面加冒号;"想"字后面加冒号、引号;"想"字后面加逗号。  相似文献   

16.
近日,我听了一节《梯形的面积》课。这是一节导"学"课,一上课教师就提出:同学们,我们可以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呢?由于学生前一天在完成导"学"案中,对此问题已经作过思考,甚至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应该可以说是深思熟虑。因为当老师将此问题抛出,稍停片刻,提出交流时,学生便竹筒倒豆似地说出了六种(后面  相似文献   

17.
凯旋→胜利凯旋、凯旋归来、凯旋而归 在书籍、报刊或网络上。经常可以发现用错“凯旋”一词的情况。比如,2006年5月12日,体总网上就有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发布的题为《第四届国际残奥会中国举重代表团凯旋而归》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正杜老师:人教版六年级《唯一的听众》一文中"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一句,我认为有些不妥。因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眼神"指的是眼睛的神态,不能比喻成"深深的潭水"。而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中也问: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所以我认为课文中这句话不妥。不知我这样理解对否,请老师指教,不胜感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冉启波  相似文献   

19.
胜利归来称“凯旋”,可有人偏说成“凯旋归来”,语义重复。最近又读到两例: ①“快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小说选刊》1987年6月号115页)(《现代汉语词典》:“打烊,(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这样看来,“关门打烊”就是“(商店)关门晚上关门停止营业”了,显然使人难以接受。②“想起史奶奶往日这些恩典,刘再生的肠子下水都发热…”(出处同上45页)这里的“下水,指肚子(du·zi)和肠子。(《现代汉语词典》)那么“肠子下水”就是肠子和  相似文献   

20.
"牛顿问题"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第4期中张维宁和刘正荣两位老师说的那样,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典型的一类题型,笔者也认为可以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决。"归一"应用题的特点是:每份量保持不变;解决问题时,先求每份量,再算所求量。"归总"应用题的特点是:问题保持不变;解决过程是先求总量,再算所求量。而"牛顿问题"正符合"归一""归总"应用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