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批判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体系。戴维·佩珀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其生态学理论批判吸收了之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视角。研究其生态学思想对当今中国生态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中国生态建设应当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步伐,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通过将其著作的名称由《马克思与生态学》改为《马克思的生态学》,从而使马克思与生态学的联系由外部偶然转化为内在必然。然而书名的改变只是表象,只有依靠理论的支撑,福斯特才能够走得更远。这种理论的支撑,除了福斯特本人对马克思著作的深刻了解外,还在于他对三个问题作出了颠覆性和创新性的理解。首先,重新理解旧唯物主义内涵,突出其理性的一面,将能动的方面还给旧唯物主义;其次,深度挖掘伊壁鸠鲁生态思想,使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成分合理化;最后,通过对弗兰西斯·培根的颠覆性解读,使“支配自然”从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固有认知中解放出来。正是通过上述努力,福斯特使其重建马克思生态学的理论诉求具备了思想基础和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由社会的发展引发的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生态失衡、乱砍滥伐、淡水资源缺乏等生态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任何哲学都是对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针对这种现象,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左翼学者约翰·福斯特。本文主要研究福斯特的新陈代谢理论,为人们科学认识和研究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奠定基础,并希望在此基础上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也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方向。它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尽管其理论探索和研究成果存在一些局限,也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的。这些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里深入地剖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时至今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引来了强烈的“报复”。人类若想在自然界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就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西方学者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学说。在多年研究中,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调整社会结构、完善经济社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也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依据,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这些观念在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学的核心理论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立场上,李泽厚把康德的先验主体性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结合起来,主张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关学的理论研究。众多盼当代美学研究者在李泽厚的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新实践美学”、“后实践关学”的理论探索,既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超越精神,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论的发展衍变。其思想争辩过程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都充满了危机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在人学视阈下,重新理清人、生活、实践等概念在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所蕴含的意义。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源自于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启蒙运动中理性思想的影响。其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根本动力是人的实践活动,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素材,更促进了马克思生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国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本打算将国家理论单独成册,可惜终身未能完成这一夙愿。因此,后继学者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解读也就众说纷纭。概括而言,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家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可分为“政治分析”的、“文化分析”的、“经济分析”的与“综合: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四大派别。这些理论重“政治分析”与“文化分析”,轻“经济分析”,整体上有庸俗化倾向,逐渐远离了马克思本来意义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国家本质观。  相似文献   

9.
对资本主义进行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福斯特赞同赖特?米尔斯关于“更高的不道德”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明确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其借用“生物圈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进程进一步揭露了生态帝国主义扩张逻辑的不道德本质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大范围破坏,并开出了一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进行“道德革命”的药方。这些对生态道德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们全面地理解、把握福斯特生态批判理论,更好地将生态道德付诸实践,实现生态正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现状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涵括内容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诺思是在批判“契约论”和“掠夺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暴力潜能”理论,他对国家模型的论述是建立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有着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在国家的本质问题上,诺思认为国家是博弈规则的制定者,其本质在于对产权的界定和行使,而马克思认为国家植根于市民社会,国家的本质是其阶级性。由于两人研究的角度不同,其对国家职能的认识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佛教思想自"缘起"论始,就主张人与自然皆为一体,这也成为佛教环保思想的基础所在。由此衍伸开去,"依正不二"之论与《华严经》以"因陀罗网"之喻来说明人与自然实为互存、互用,息息相关的关系。这些思想成为佛教生态理念的主流。此外,"无我论"、"无情有性"、"净土论"等进一步对佛教的生态理念进行阐发,将人与自然置于同一层面上看待,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人天地对立的观念。佛教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如"护生"、"惜福"、"净化佛地"等对当今社会的生态理念多所启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佛教为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3.
自产生之日起,不同的哲学家对历史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作为哲学现代转向的重要根基。历史主义成为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与方法。马克思哲学是哲学转向的一部分,其在运用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分析,阐述了他的历史主义方法及其内涵和本质,比较了他的历史主义与以往历史主义的不同。在现实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解决了历史主义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被本质思维掩盖的“历史”自身,为现实生活世界寻求确定性依据,为作为人类理想生活的共产主义寻找必然性,在历史与实践的客观性上弥合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经典论述。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果。邓小平关于“世界主题”的论述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经典论述。邓小平“世界主题”的论述内蕴丰富,而核心乃是“发展”两字。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与整体性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岱舆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的回回伊斯兰学者,精通经汉两家,糅合外来伊斯兰哲学与宋明理学,以汉文为写作工具,开启了回回历史上的理学创作.在他的理学思想中,认主论占有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由于受伊斯兰思想的重要影响,他对人类的一般性认识问题基本上是不关心的,而只谈如何认主.所以,可以称之为“认主论”.这一认主论由于受我国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想的影响,以心为人的思维器官;由于受《大学》的“明明德”思想的影响,认为认主就是“真心”发露;但在认主方法上,却接受了国外伊斯兰苏非主义的认主理论,而把“知认”、“见认”、“续认”作为认主三法.王岱舆的认主论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的先验论特征,也有明显的神学伦理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批判黑格尔主义和教条主义,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范式,在对毛泽东的《矛盾论》进行结构主义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决定论。关于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与毛泽东的矛盾观的关系,国内学界围绕矛盾的几对范畴所展开的讨论还值得进一步的反思。而阿尔都塞经由毛泽东的矛盾观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性就在于揭示了它的具体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17.
杜甫以其崇高人格魅力享有"诗圣"美称,其作品更是因为具有史实价值而被称为"诗史"。本文将运用丹纳文艺理论中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来探讨杜甫其人其作何以得到后世如此之高的评价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他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中,显示了其说易重义理的特点,首开汉初学者重义理以说易的风气。陆贾《新语》虽然不是易学专著,但对易学问题有不少论述,客观上促进了汉代易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论体系的构建须有一个恰当的起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能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能够指导会计实践、能够演绎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被验证、具有确定性,而目前的主流观点"目标起点论"和曾经出现的"假设起点论"本质起点论"动因(价值)起点论"环境起点论"职能起点论"对象起点论"等均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基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会计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基础——界定经济利益归属的"权责关系"和计量经济利益的"市场价格"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即"基础起点论"则能满足上述条件,并能引领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范畴是马克思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将生产劳动界定为基本性的自由自觉性的实践活动,从而将自己的思想与传统的理性主义区别开来,并且在此基础上,与实证主义思潮与非理性主义思潮区别开来。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辨析,可以把握到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理解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如何能够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现实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