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一生跨越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期。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宋之交,对当时北宋末年政治腐败黑暗、异族入侵致使  相似文献   

2.
<正> 司马光(1019-1086年)是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他曾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在他初入仕途的宋仁宗统治时期(1023-1063年),北宋王朝就已陷入积贫积弱的危难境地,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北宋最高统治者。许多不愿坐视北宋衰亡覆灭的官僚士大夫们,纷纷上疏  相似文献   

3.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人刚直不阿,有“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出任江浙诸省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使他有机会了解了一些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并提出了改变朝政的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相似文献   

4.
一、作者介绍与题解苏洵,字明允,宋朝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省眉山县)人.生于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二年(1009),死于北宋英宗(赵曙)治平三年,经历真宗、仁宗、英宗三世。相传他二十七岁才发愤治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都不中。因而更加攻读,立志著述。宋仁宗嘉裙四年到了京师(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给皇帝看,于是  相似文献   

5.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属于山东),北宋杰  相似文献   

6.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十五章,集中讲北宋时期的历史。本文想就教材中有关北宋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经济发展以及北宋的阶级矛盾和王安石变法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后周的大将赵匡胤,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军队,早就有夺取政权的野心。公元960年,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在此后十多年里,宋朝先后灭掉了许多独立割据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  相似文献   

8.
包公,名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从宋代至今,在中国老百姓中可谓妇孺  相似文献   

9.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个皇帝。在位26年,任用蔡京、童贯等人,国政腐败,民怨沸腾,女真金国乘机入侵,北宋王朝旋即灭亡。他和儿子钦宗赵桓同被金兵掳往北国,过了八年屈辱的俘虏生活,最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然而,这位为政  相似文献   

10.
贺铸(1052-1125),宇方回,是北宋词人中词作甚丰的一位作家,在词作数量上仅次于苏轼,jE宋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著名爱国词人。在辛弃疾出生前13年(1127),金人攻陷了北宋首都汴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著名爱国词人。在辛弃疾出生之前13年(1127年),金人攻陷了北宋首都汴京,掳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难"。  相似文献   

13.
一、东京是一座园林发达的城市北宋时代的东京(开封),不仅在我国古代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在园林建筑及城市绿化方面也有许多突出的成就,对元明清各代的园林建筑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北宋东京的园林,据宋人袁絅记载:  相似文献   

14.
寇准,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进攻北宋。面对强敌,投降派王钦若主张弃城南迁,时任宰相之职的寇准慷慨陈词,斥责投降派言论,坚决请求抗战。寇准请求真宗皇帝亲往澶州督战,以武力显示了北宋的威力,迫使辽军订立澶州之盟,保卫了北宋王朝。寇准功不可没,于真宗天禧初年被封为莱国公,史称寇莱公,又称寇莱。陈毅诗中有“能掷孤注寇莱好”的佳句,就是赞美寇准的为人处事。寇准性情刚烈,一生清正廉年),辽军大举南侵,进寇准性情刚烈,一生清正廉洁,备受后人景仰。这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得…  相似文献   

15.
闲话挽联     
于其 《语文知识》2001,(8):9-10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专用于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生者的意愿。这种对联形式,最迟在北宋年间即已出现,如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宰相王安石就曾为病故的大臣韩绮写过这样一副挽联: 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今见哲人萎一般说来,挽联的表意作用无  相似文献   

16.
略论曾布     
曾布(1035~1107年)是北宋时期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仕途坎坷,几度沉浮。他生当北宋王朝“内忧”不断,“外患”迭起的动乱年代,到宋仁宗时期(1023~1063),北宋王朝就已陷入“积贫积弱”的深渊,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向宋王朝发出要求改革的呼声。在这种形势下,先后出现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革新运动,尤其是后者,不仅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关  相似文献   

17.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他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  相似文献   

18.
八百年前洞庭湖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八百四十多年前的南宋初年,在洞庭湖地区爆发了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公元一一二七年(靖康二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京城——汴京(今开封),俘虏了以宋徽宗、钦宗为首的赵宋皇室和文武大臣三千余人。北宋政权从此覆灭了。侥幸逃脱金人之手的康正赵构(徽宗之子),在混乱中建立了南宋王朝。以赵构为首的统治集团,并没有从北宗覆亡的悲惨历史中吸收教训,继续奉行尊儒反法的政治路线,对金妥协投降,对内残酷  相似文献   

19.
北宋有三次兴学运动。欧阳修的《吉州学记》是第一次兴学运动的产物。据史书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坏”。北宋建立后,首倡兴学的是晏殊。1027年,他知应天(今南京),即创州学,“且延范仲淹以教生徒”。此后,也有一些地方兴建学  相似文献   

20.
一一二七年,我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女真贵族建立的金王朝在灭掉契丹贵族建立的辽王朝以后,大举南侵,占领了中原,攻陷北宋首都汴京,掳去北宋王朝的徽、钦二帝,北宋至此宣告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难”。宋朝宗室康王赵构逃到江南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偏安小朝廷。但金兵继续南侵,严重威胁着南宋王朝的统治。在金兵铁蹄蹂躏下,中原地带“号泣动于乡里,嗟怨盈于道路”(《金史·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