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语言迁移研究作为中介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语言的共同性和语言标记理论出发,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做了简要分析,证明了与对比分析相比,语言共同性和标记理论对于解释母语迁移现象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于词汇搭配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同时,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已经被广泛接受,因此,本文从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个因素——标记性着手,分析了词汇搭配的标记程度,进而利用标记理论分析了词汇搭配的迁移过程,以更好的预测了外语学习的困难点。  相似文献   

3.
母语迁移问题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标记性是制约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学范畴内的标记性主要指语言本身的特殊性;认知范畴的标记性强调学习者对语言特征的心理直觉。此文从语言学和认知角度出发,用标记理论探讨汉语母语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并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学习中,词汇搭配是基本的结构。在外语学习中,它较为活跃的分子,也最难掌握。文化、语言差异性等因素会对于母语迁移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引起词汇搭配方面一定程度上的迁移。在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已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本文将从影响语言迁移的标记性因素着手,以标记性理论和词汇搭配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词汇搭配的标记程度,进而利用标记理论分析了词汇搭配的迁移过程,以便更好地促进外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标记理论是当今语言学中用以分析语言系统的一条重要原则.目的是通过分析语言各子系统中的标记现象来建立语言的标记模式.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设把学习的困难程度和领域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本文通过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中的应用总结分析出学生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容易出现的错误.加以解释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标记理论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阐述的是语言中的一种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标记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中,解释了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性和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困难。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研究标记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是从认知的角度来探析析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现象。这一现象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外语学习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迁移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回顾了半个多世纪迁移研究的历史进程,从对比分析研究、错误分析理论、中介语假设、以及语言标记理论阐述了语言迁移现象,发现:虽然对迁移现象的研究及解释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学者从根本上否定了母语迁移的作用,但迁移作为一种理论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更是不能疏忽的。  相似文献   

8.
标记理论是布拉格学派首先提出的,其核心是标记概念,它是指语言中的一种对立和不对称现象。继布拉格学派之后,标记理论在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标记概念的应用体现在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第二语言学习的困难以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等问题所具有的解释力上,而这种应用对第二语言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康慧 《考试周刊》2013,(91):91-92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重要的影响,而标记性理论制约着母语的迁移。本文从标记理论的含义出发,阐述了标记性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研究,并结合母语与目的语的标记性差异,探讨了标记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艳强 《海外英语》2011,(12):343-345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但在以前的研究中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研究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上,关注第二语言对母语影响的却不多。实际上,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第二语言的影响,第二语言中的某些语言形式会向母语迁移。文章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其头脑中原有的汉语IP外名词性结构知识受到了英语"主语突显"结构的影响,证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的迁移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标记最初被认为是使一个音素与另一个音素彼此相对立的可判断依据,后来标记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学中的每一个层次和构成上。标记可以分为规范标记、分类标记和语义标记。通过对英语中一些男性和女性术语的仔细研究可见,一些女性术语中隐藏着消极的含义,而男性术语隐藏着积极的含义,显然这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虽然B&L(Brown & Levinson)没有对“礼貌”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众所周知,恰当的礼貌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会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然而,在探讨礼貌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对礼貌的影响。因为礼貌在语境的影响下存在着转变为非礼貌或普通话语的危险,即从无标记(Unmarkedness)到有标记(Markedness)过程。这里旨在讨论语用学视角下被标记礼貌性语言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的语言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的反映。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标记理论从词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中的体现。对于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深入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并正确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4.
标记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标记现象的产生有着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基础。了解标记现象有助于外语教学顺应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和认知学范畴的标记性被视为语言迁移的两个制约因素.语言学范畴的标记性主要指语言本身的标记性,注重母语本身特征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而认知范畴的标记性则强调语言使用者对标记性的心理直觉,着重讨论母语结构对二语学习者认知能力形成方面的影响.文章主要从语言学和认知学角度出发,探讨标记性在语言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对二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翻译涉及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相互转化,其最终目的是寻求意义、文化和功能等的相对等值。但受语境的影响,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词汇空缺现象,最终导致语用标记价值的产生。文中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阐述语境下词汇空缺现象及语用标记价值产生的过程,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言类型的标记关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者往往首先习得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然后才习得有标记的项目。本文讨论了语言类型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并就是否应将自然习得顺序纳入课堂教学介绍了两个相关的假设。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往往易于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导致表达的错误,造成负迁移,而这些错误有很大的部分都是由于语言的标记性差异造成的。为减少负迁移,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初学时就要留意英文是强标记而汉语是弱标记或者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习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思考问题。为减少标记性差异所引起的语间负迁移的产生,教师应该经常分析与纠正学生运用英语中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拟以特殊疑问句的习得为参照点来调查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初学者在构造英语疑问句时发生的迁移现象,探讨语言标记理论在解释母语迁移中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从语言共同性和语言标记性出发的标记理论在解释母语迁移方面比对比分析假设具有更强的理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