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现代广播的发展,主持人节目的竞争力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其在节目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亦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以有声语言的表达为主要工作方式的传媒工作者,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尤为重要。较传统广播而言,现代广播由于媒介特征的演变和发展,其对于主持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应该更为全面和完善。因而,是否具有“语言魅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位现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标准,也成为该主持人节目是否出众的核心要素。现代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找准自身的语言定位,发掘自身的语言天赋,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让“自我表现”成为所在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让自身的“媒介身份”得到提升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时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总体上较为规范,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失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能不引起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节目主持人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首要凭借,是主持人智能修养、心理素质的外化,是衡量主持人节目主持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主持人的语言除了技巧、特点、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外,还要讲究语言艺术。艺术化的语言可以让主持人不落窠臼、匠心独运,可以让吸引观众,实现两者的有效互动,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播是一种依赖于声音受众作用于听觉的媒体。音乐广播节目不仅仅是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歌词。一档完整的音乐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恰当的语言会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作者就音乐语言在广播音乐节目中运用的必要性提出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策划能力问题,认为以往只在直播间或录音间里对编辑好的稿件进行二度创作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广播节目制作的要求,主持人必须具有强大的节目策划能力.主持人的策划能力应包括新闻敏感性、对受众需求的把握、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  相似文献   

6.
艺术语言是与常规语言相对应的一种语言现实,是具有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表达现象。艺术语言以常规语言为基础,是常规语言的艺术化和创造性的运用,而文学语言则是艺术语言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艺术语言的审美意义具体体现在语言的表层音形特征和深层艺术技巧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音韵美、齐整美、精确美、形象美、蕴藉美、幽默美、机趣美和风格美这八个基本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张梅 《课外阅读》2011,(2):182-182
语言是以思维为载体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英语语言的韵律、节奏、交际功能、文化底蕴是艺术的具体体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利用英语语言的内在美营造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氛同,引导学生积极的去发现、体验、挖掘英语的语言美,进而在写作过程中实践美、创造美,提高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教育、教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媒体传播者。主持人主持节目时,靠有声语言精心表现和再创,与观众平等交流,驾驭节目进程;主持人的语言应准确简洁、平实而鲜明、生动形象化。主持人应有个性化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的细节。深刻理解栏目的风格和融合于栏目,并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是个性化语言和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追求。英语语言自身所蕴涵的韵律、节奏、交际功能、文化底蕴就是艺术的具体体现。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语言的内在美营造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氛围,促使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的感官活动、审美情感活动融为一体;并从美学的角度,挖掘教材的审美意义,师生共同欣赏篇章的艺术美、语言的形式美、字里行间的意蕴美,充分理解教材的美学内涵,以达到心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艺术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方法、手段、语言、教态及示范动作得到艺术的运用。通过这些教学艺术的影响,激发学生积极探求、思索未知的情感,使学生热爱学习.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艺术化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美感是艺术和自然事物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和体会,在书籍装帧中同样缺少不了美,因美产生艺术性,因美产生观赏性,它是不同时代书籍装帧艺术性“性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反思并重新认识、界定语文属性很有必要,也只有在科学地揭示语文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教好语文;语文的属性在于艺术性、审美性,功能在于培养人对美的感知、美的发现、美的追求、美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变革旧观念,积极投身新课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教材的美学元素,历练学生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美的人格,提高其对美的鉴赏力;要重塑语文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温词常被后人指责“侧艳”,雕琢过甚,缺乏深刻的感情等等。前人的这种评价多系受了自身所处历史阶段和体趣味的局限,并未真正解读温词的独特美质和价值所在,是有欠公允的。从温词的独特美质及其采用的艺术技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倾向甚至温庭筠本人的叛逆作风、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趣味来看,温词都可谓我国古典学中“唯美型学”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理论代表席勒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感性—客观地解释美”的思路,并把美界定为“现象中的自由”和“活的形象”。这一思路克服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互对立的缺陷,自觉地把实践理性——自由——技艺——实践——生命——美联系起来,为人们正确地认识美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在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本英语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特征,而小剧教学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课本剧教学活动过程体现着科学性、艺术性和情感性特征。科学求真、艺术求美、情感求善。当我们在努力地体现这些特征时、教学的积极作用便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argues that Audre Lorde's 1981 keynote speech, “The Uses of Anger: Women Responding to Racism,” has much to contribute to communication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iases and rhetorical artistry. The significance of Lorde's subject is one reason for devoting critical attention to her speech, because, in contemporary public 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ger has abiding relevance in an extraordinary range of rhetoric and public address. Another reason for contemplating Lorde's speech is the fact that anger was a major theme throughout the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poet-activist's advocacy. The essay suggests that Lorde's speech illustrates a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shifting subjectivities, which recurs in her rhetorical artistry.  相似文献   

17.
《诗艺》是现代英美诗的宣言书.麦克利什认为,诗的语言是意象的、艺术性的、复义的.《诗艺》中的意象是构成诗的主旋律,赋予了诗的弹性美.  相似文献   

18.
谈教师的口语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口语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工具,是教师的基本功,口语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书育人质效。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语言的修养,达到口语的最高境界:语音的准确美,语速的适中美,音量的自然美,分量的精当美,语气的文雅美,思想的健康美,风格的风趣美。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语言新颖别致、清新活泼、节奏鲜明,给予读者独特而鲜活的审美感受.徐志摩在追求纯美的思想指向下,不断将其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语言上,它善于运用音乐美与视觉美,使其诗歌成为艺术性和诗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英语》这套教材有着丰富的修辞格,文章对其精读教材五、六册中的修辞格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修辞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