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学生生活积累匮乏,情感认识不丰富,二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为“写”而写,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一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储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在体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积淀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二是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度,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文题激情.或情境诱情,或问题引情,或以情动情。三是注重学生情感的保持.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保持住对作文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矛盾青春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看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外去发展这种独特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作者“情动而辞发”.而读者需“披文以入情”。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读者.还是作者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粱.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不仅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披文以入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满含激情地投入到每一篇课文中.认真把握文章的风格和基调,要读出情感.讲出情感.从而使学生感悟文章的真谛,陶冶其情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数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学、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浑厚兴趣.任何情感态度均产生与深化,都是以情绪体验为先导的,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情绪,人的激情就无法产生,也就无法有浓厚情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就是遵循了这样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1.新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小脸通红”,它指向学生的情感领域。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才会“小脸通红”。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6.
马岷兴 《数学教学》2005,(10):10-11,3
数学和语文一样,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科学的语言.但是,语文课有作文,数学课却没有.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认为数学是冰冷的,对任何人都一样的,没有个性的.笔者和四川省的一些老师,觉得数学同样有“火热的思考”,学生有自己的“数学情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个性”.数学作文,就是让学生张扬数学个性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从中感受成功与快乐呢?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引导是关键.“情”从何来?笔者从四个方面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8.
德育过程不是简单地把美德装入学生的“美德袋”,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开心的深处。”因此.要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应把情感培养作为德育的核心和追求目标,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  相似文献   

9.
教学成功是靠“水磨的功夫”,并无诀窍可言。说穿了.“诀窍”就是“掌握规律”,以情感为纽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我们常常会忘记孩子是有情之人,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一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人情、动情、移情、抒情。因此,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彻底改变了单纯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入课堂。衡量课堂教学也不再以“知识的掌握”为唯一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评断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学生情感的调动和激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情感的“外衣”、忽视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因此,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取决于教师的热忱和关切、榜样和信念.可以说,学生是先喜欢教师,后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如果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化学反应”,要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质量,就要加“催化剂”!“情感教育”就是教育教学的“催化剂”,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人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度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锦狮 《学语文》2009,(4):50-50
“新课标”指小“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审美情感是巾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语文教师就一定要重视激发、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学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现和道德观渐趋形成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学生情感的波动较大,要加强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选择恰当的“启情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得到蔓的教育和美的熏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规和价值规。  相似文献   

15.
朱海金 《中学理科》2007,(10):38-39
本文主要阐述“情感”对物理教学的影响,积极优良的“情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也有过很多感受,其中有一点体会最深.那就是班级工作的情感诱导。在班级工作中实施情感诱导,发挥其教育功能.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这种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要我们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鉴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情感教育的因素是依附在一定的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是在概念、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中和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实现的.下面谈谈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家平 《农村教育》2007,(12):49-50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生与作文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写作.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情感来创新和丰富作文。  相似文献   

19.
陈云龙 《广西教育》2006,(1A):86-86
梁启超说:“情感这东两。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注重情感诱发,视情感为文章的灵魂.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要指导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要进行情感诱发.使学生产生情感冲动..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综合体现。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点燃和激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便能使学生使自己的新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感,使学生能“有病而吟”,达到启迪情感.创作新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