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早在1979年10月9日,宁夏日报社编委会就制订了《关于防止领导干部搞特殊化的规定》。对照党中央1988年6月发的《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有的同志感慨说:“到底是新闻机关,政治上敏感。”是政治敏感还是党性坚定,这里的奥秘何在?为此,我们访问了顾页同志。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全党和全国人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陕西省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和省委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突出地抓好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全省干部作风有一个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负有盛名的小言论专栏作家林放,于新中国成立前后长期主持成都和上海《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笔政,写了大量出色的小言论。他自称所写小言论“就事立论,表示对‘世象’的见解”,“主要属于社会批评”。1980年11月2日,他在《“老家伙”应当多说话》一文中,曾经明确表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多献诤言,多多出谋献策,对官僚主义要敢于抨击,对不公正的事情要仗义执言,对青年子弟要多讲一点新旧社会本质的区别,直至盖棺。”这里要评介的小言论《“吃文件”》(载1983年8月16日上海《新民晚报》,正是抨击和讽刺官僚主义及其表现之一的文牍主义的一篇妙文。  相似文献   

4.
高低之分     
四川省委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管理监督的暂行规定》和《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新闻界立即予以关注,先后产生出不少新闻作品。认真比较一下各家的不同取舍,高低之分一目了然。而这种高低之分,却比这一回的“秘书新闻”本身更加耐人寻味。 《中国改革报》2003年7月1日报道,“6月21  相似文献   

5.
《河北日报》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一篇报道《古稀老人批评县委忘了百姓,县委书记转变作风登门道歉》,是一篇短而活的好新闻。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这篇报道有很强的思想性,主题鲜明。在配合整党、端正党风的今天,很有针对性。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亲密无间,骨肉情深。党领导了人民的革命事业,人民的乳汁养育了党的儿女。然而到了和平岁月,党的某些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不那么融洽了。某些人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权力当作谋求私利的资本,高高在上。不甘作人民公仆,而要当人民的“老爷”,正是这种人丑化了党的伟大形象,使党在人民群众中一度产生了信任危机,多么令人痛心! 临西县委书记滑福恒同志虚心接受群众批评,针对某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作风亲自登门向古稀老人道歉,并在县常委会和三干会上作了深刻检查,还通过有线广播传到全县。这种做法是整党工作中党风有了根本好转的一个标志。临西县委书记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首次大张旗鼓反腐败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团拜会上,毛泽东主席号召“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起来,大张旗鼓地,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这把火烧得及时,好人兴高采烈,坏人胆战心惊。隔了3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动群众的关键何在!》这篇文章主要谈领导,谈“领导负责,亲自动手”,要求各级领导充分认识这个运动的伟大意义,指出“三反”如果搞不好,有“亡党亡国亡身”的危险;指出手头不干净的领导干部,要公开检讨,争取主动;对问题严重的,不管地位多高,资格多老,都要严肃处理,开除、撤职、法办。毛泽东同志赞赏此文,一字未易,批示“甚好,可即发表”。附带说一句:文章虽好,题目平平,27个字,太长了。新闻标  相似文献   

7.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由邓拓主政的《人民日报》“按兵不动”,受到了中央领导十分严厉的批评,邓拓也因此由《人民日报》调到北京市委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阳 《军事记者》2005,(10):53-54
仿佛一夜之间,娱乐节目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打开电视,不是“超级秀”、“总动员”,就是“欢乐行”、“大赢家”,红红火火,热闹非凡。追本溯源,中央电视台1990年推出的《综艺大观》可谓是娱乐综艺节目的鼻祖。奇怪的是,与当初的好评如潮相比,现在的娱乐节目频频遭受弱智化、媚俗之类的指责。产生这种状况绝非偶然,作为一种崛起于世纪之交的特殊化现象,娱乐节目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以下简称《进言》),这则“杨柳青”言论刊于1995年8月6日《河北日报》一版,先后获得了社级好新闻一等奖、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并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在我国也较早引起业界关注。1995年10月27日,南方一家报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做好事招来的横祸》的报道:广东省雷州市政协委员刘秋海救起一因车祸受伤的女青年,结果遭到误解,反被围攻、殴打,车子被非法扣留。事件报道后受众反响强烈,对忘恩负义者的丑恶行径和交警们执法的粗暴进行谴责,并由此萌生“幸亏我没遇上这种倒霉事”的暗自庆幸和以后“好事做不得”的自我忠告。同期另一报道,亦引发同样异常反响:某市长一年拒收贿款200余万元。消息一见报即引起强烈反响,群情哗然——其他领导干部都在大肆贪污受贿吗?评论界评价这两则消息:负面效应太大!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首都机场空运进口货物积压严重无人认领》连续报道播出后,社会上反响强烈,新闻界同行也颇有议论,每每问及我们采访拍摄的情况,特写此文以答谢关注电视新闻的观众和读者。第一条电视新闻播发以后中央电视台5月29日在《新闻联播》和《经济新闻》中首次披露了“首都机场空运进口货物积压严重无人认领”的问题,以此为开端,此后又组织了12次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同志收看到电视新闻报道后,对空运进口货物严重积压的问题,极为重视,指出:北京机场港口进口货物的严重积压是一个严重的官僚主义事件。几天后,又在国家经委主任吕东就此事写的报告上写了批语:今后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要坚决持久地搞下去,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上海《报刊文摘》(1993年3月1日)上看到一篇摘自新闻某报的文章,说1月8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刊登了自治区的两份文件:《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转移兴办经济实体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试行办法》与《关于改革自治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试行办法》,但不少部门和单位仍然询问正式的“红头文件”什么时候下达,否则不好执行。该报认为这种“不认报纸等‘文件’”,不见‘红头’事不办”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为什么基层工作人员觉得难以执行呢?理由是:“正式文件和见报的是否还有出入?”“报上的东西只能当消息了解!”。没有‘红头’文件领导如何批阅!?”——看起来似乎荒唐,但仔细琢磨,除第三句反映了要不得的官僚主义作风外,也不见得毫无道理,而且还可以启迪我们朝深处想想,推动我们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3.
《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以下简称《进言》),这则“杨柳青”言论刊于1995年8月6日《河北日报》一版,先后获得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1989年9月6日《新华日报》一版头条通讯《富镇上的“穷”机关受人称赞》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宝应县汜水镇党委、政府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为群众多办实事的事迹。这篇不足一千字的通讯,虽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也没有重彩浓墨的描绘,却展现了我们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甘当公仆”的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了催眠会》,先后在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发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震动,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许多观众给编辑部打电话、来信,称道这条报道“别开生面,发人警醒”“是反对官僚主义的直观教材”。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看了新闻后,深受触动,在市委常委会上做了自我批评,并决定把这次批评作为转变会风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上千起新闻官司,媒体的败诉率近百分之八十。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媒体领导干部的认真思考和重视.要从“新闻官司”攀升现象中来反思我们的普法责任。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儿月1日党的十三大批准的赵紫阳同志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1988年4月13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李鹏代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对官僚主义,对各种不正之风,对违法乱纪等腐败现象,进行批评、揭露以至斗争。但是,新近发生的两件事,却明明白白地同“舆论监督”背道而驰,着实令人咋舌。一件是,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经济日报》的“两会专线电话”栏4月1日摘录了吉林省驻京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现在仍然有不少‘首长工程’在进行,而且事先没有进行可行性报告论证。希望能引起人大的重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电话,不过泛泛提了41个字的意见,尽管这类“首长工程”在一些地方确属客观存在,而这次电话又未说明“首长工程”所指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首次大张旗鼓反腐败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团拜会上,毛泽东主席号召“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起来,大张旗鼓地,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这把火烧得及时,好人兴高采烈,坏人胆战心惊。隔了3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动群众的关键何在?》这篇文章主要谈领导,谈“领导负责,亲自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档案法》,加深对法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我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治档”的自觉性,10月5日至8日市档案局举办了“北京市‘依法治档’研讨班”,来自各区、县和市档案局(馆)的领导干部及部分业务骨干共五十多人参加了研讨班。研讨班围绕“依法治档”这一中心论题进行了热烈、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和宝荣教授,应邀在研讨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中央2002年7月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公示”被写进这个重要文献,作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一项必须履行的程序。追根溯源,江苏沭阳县是选拔任用干部实施“公示”的发源地;我们则是首先报道“公示”新闻的记者。1998年5月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