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非戏言     
《师道》2012,(10):63-63
上完地理课后,老师问小明:“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小明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觉得老师比我爸爸聪明。”  相似文献   

2.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刻向讲台围来:“高老师,下节上什么呀?”“高老师,下节是什么课呀?”“下节还是数学!”“噢!……”大家都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此喜欢上数学课,我自然特别高兴,猛然间觉得孩子们比以往更可爱了。可是为什么这么让人头疼的数学却赢得了同学们如此的钟爱呢?于是,我有意地作了一些调查:“爱上课数学课吗?”“爱!”“为什么呢?”“因为数学能让人聪明。”“因为数学课能学很多知识。”这两种答案显然并没有解开我的凝惑。看见付冲一个劲地往前挤,我伸出手把他拉过来:“付冲,你想说吗?”“因为您对我好!”…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座位     
“这节课,我差点被你班的晓晗气死了”教我班数学的吴老师,上完第一节课后便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对我说。我还没来得及问怎么回事,吴老师又问:“丁老师,你怎么让晓晗坐在讲台旁边?他‘大闹天宫’闹了一节课。”我昕了大吃一惊,说:“他一个人坐个位子,在老师的眼皮下,还敢‘兴风作浪’?”吴老师说:“不信,等会儿上课你试试看吧。”  相似文献   

4.
上完上午第二节课.我从教室走出。刚走了没几步,班里的几个学生就从后面追上来,不停地问:“老师。下节上什么课?”我随口答道:“音乐课。”“耶!”几名学生兴奋地蹦跳着跑回教室。  相似文献   

5.
课堂一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大师交了朋友,那么谁来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生:“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缺点过滤镜     
第一节下课,王老师就跌跌撞撞地冲出校门,拐进眼镜店。店老板是懒蛋博士的表弟,他问:“王老师,你是不是发现了神童,吃惊得又把眼镜摔碎了?” 王老师揉着腰说:“什么呀,是李大奇那个捣蛋鬼在楼梯上撒了玻璃球,我踩上去摔了个大马趴,眼镜也报销了!快给我配一副新眼镜,下节课我要好好教训李大奇!”  相似文献   

7.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8.
娱乐逗秀场     
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人物头像,但下节课要考英语,同学们都在埋头背单词,没有一个人动笔。老师见后,大怒曰:“每人放学后都必须交一个人头,否则不许回家吃饭。”阿光的作业被判重做,他忿忿不平地说:“太不公平了,古人可说光阴似箭,都什么时代了,为什么不能写光阴似炮弹?”光 阴难以从命老师:“孔子,春秋鲁国人……”学生:“老师,孔子在夏天和冬天是哪国人啊?”老师:……一天,老师问小刚:“How are you?这句话你翻译一下。”小刚想How是怎么,are是是,you是你。便大声回答:“怎么是你?”老师又问:“How oldar…  相似文献   

9.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玩什么?”那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难道我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孩子玩的“孩子王”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难道仅仅就是玩吗?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的学生今天玩什么: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等。通常我很有可能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体育课怎么是玩呢?你就这一点见识?应该说“学习”!今后说话你一定得注意。学生会伸长舌头,溜之大吉。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 (片断一)老师引入教学:“上节课认识了塑料的哪些知识?哪些地方用到了塑料用品?”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下雨天要穿塑料胶鞋?为什么洗碗时要戴上塑料手套呢?”(师边问边展示她手中的橡胶手套)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我妈妈就是用它来搞卫生的。”“我家里也有这种手套。”“可以防水啊。”一个小男孩边叫边晃悠着他手中的橡胶手套。老师一听,对小男孩说:“你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做实验来研究一下塑料还有什么特点。”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现象一 第二节课做眼保健操,因为老师不在,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同学们有的下位说话,有的做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虽然看似做眼保健操眼睛却睁着。这时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大声训斥:“XXX,你为什么不做眼保健操。”“XXX,现在是什么时间,还做作业!”“XXX,把眼睛闭起来,跟着音乐做!”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可老师一转身。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课堂上,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结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都会运用了吗?请看这样一题,你会做吗?  相似文献   

13.
现象一 第二节课做眼保健操,因为老师不在,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同学们有的下位说话,有的做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虽然看似做眼保健操眼睛却睁着。这时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大声训斥:“XXX,你为什么不做眼保健操。”“XXX,现在是什么时间,还做作业!”“XXX,把眼睛闭起来,跟着音乐做!”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可老师一转身。  相似文献   

14.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15.
伏贵芹 《学周刊C版》2011,(5):132-132
有一次,我班的美术课代表跟我提意见:“老师,你跟美术老师说说,给我们上一节美术课吧。”那渴望的目光让你无法拒绝。事实上,做班主任或美术课或体育课的老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为什么美术、体育课等这些所谓的“副课”这么受学生的欢迎呢?相反,我们的数学课不上,会有多少学生关心呢?这不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去思考吗?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深夜走进实验室,见一个学生仍伏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我在工作。”学生回答。“那你白天在做什么?”“在工作。”“那么你早晨也在工作吗?”“是的,教授,早晨我也在工作。”学生似乎期待老师的赞许:卢瑟福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那么,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7.
以前的老学生来信第一句就是问:“老师今天你U了没有?”这是我们的秘密。您想知道其中含义吗?请往下看。每准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激动不已,备这节课我特别精心,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留给新学生们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心,这节课就是关键。事实证明任务又一次圆满完成,课后学生们的总结中,我确认了这一点,他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喜欢并有信心进入物理学习。您要问:法宝是什么?答曰:“U”——“幽默”。现在您知道了。我很想淡淡自己“U”感受。  相似文献   

18.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19.
兰带娣 《成才之路》2011,(14):56-56
情境一: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课间时,我早早进了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几位学生见到我,高兴地围上来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画什么呀?”我说:“这节课我们接着画人物。”随后,有位学生说:“哎!又是画人。”一脸的无奈。看来前两节课的人物临摹已经让学生对这个内容有了厌倦感。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由于课讲得实在精彩,迷住了听者,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请教这位老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