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3月,<财经>推出网络版,时名<财经>网;2008年1月改版升级,更名为"财经网"(www.caijing.com.cn),从杂志电子版扩充为一个每日实时更新的全原创财经新闻网站.①由此,也开始了<财经>杂志和财经网的互动融合探索.  相似文献   

2.
2006年初,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809号)文件,20余本<国外医学>系列期刊更名为<国际医学>系列杂志,并启用新的封面、新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新的标识.  相似文献   

3.
淮茗 《编辑学刊》2002,(5):58-59
谢其章先生的<漫话老杂志>一书是属于那种拿起来往往要一口气读完才过瘾的书籍.原因很简单,其引人入胜的内容、图文并茂的编排、娓娓道来的文风,使人在得到许多知识之余,也得到不少阅读的乐趣.该书不仅谈作者收藏期刊的甘苦,谈有关期刊的掌故趣闻,而且还揭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现代文化史料,比如<北平沦陷时期杂志过眼录>、<上海沦陷时期杂志过眼录>、<南京沦陷时期的两本杂志>诸文,对抗战时期沦陷地区期刊发展情况的描述就很有价值,可以补现代期刊此项研究之不足.再如<<大众>话语>一文介绍的<大众>杂志所刊周越然、钱海一诸文,为研究现代藏书者提供了重要线索.全书此类内容还有不少,只要认真阅读过该书,相信都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5.
<中华读书报>一篇盘点2001年国内期刊业的文章<2001年,期刊年>这样说:"<求学>实现了当年创刊,当年赢利,提前进入了期刊成熟期,为现代报刊快速进入成熟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营销模式."在以后的短短几年里,<求学>杂志独特的盈利模式在高考生、中学、老师、家长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对考生选择高等教育资源的直接影响力;引起了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国内高等学校的重视,它们开始将<求学>杂志作为宣传推广的平台,投放学校形象和招生广告,他们开始演变成为<求学>的原始资讯提供者和广告载体的消费者双重角色,从而形成了<求学>特有的闭环自增强盈利模式,<求学>也改写了中国教辅类杂志广告版面少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丁柏铨  顾洁慧 《传媒》2005,(8):43-44
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中国新闻学核心期刊<传媒观察>(原名<新闻通讯>),2002年7月正式实施更名改版,迄今已历三载.更名改版后的该刊,办刊特色鲜明、活力充盈,已在新闻理论刊业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党的新闻事业的开创应该说是早于建党的,是在早期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之际就开始了,己经有近百年历史.1915年陈独秀创办并主编了<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为大家都很熟悉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8.
期刊的几个做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者按:期刊曾因反应快速、思想深刻的特点而被业界称为"中国最后一块暴利蛋糕",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产生、随着媒体的不断融合,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期刊,已辉煌不再,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期刊退市之声此起彼伏,去年老牌外国文学杂志<译文>经历了七年的风雨后,推出了最后一期杂志,即使在阅读率很高的日本,也有讲谈社主办的月刊<现代>、朝日新闻社主办的<论座>都相继停刊,以大量出版女性杂志著称的主妇之友社,其招牌杂志<主妇之友>也拉上了自己创刊91年的历史帷幕.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4,(12):37-40
一月 1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经济快讯周刊>杂志更名为<中国经济周刊>,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份真正以周刊的形态出版的经济杂志. 1日,<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发布. 1日,<北京科技报>改由<北京青年报>社主办,此为北京青年报社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第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10.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11.
<家庭>创刊迄今已整整26个年头.沐浴着26年的春风秋雨,<家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发展壮大,由最初发行两三万的小杂志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杂志,并于2002年1月组建了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发展成为拥有四本品牌期刊、五家子公司的现代文化企业,广泛涉足期刊、图书、网络、影视音像制作、光盘生产、房地产等经营领域.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宣传思想,可按其政治态度分为三个时期:前期(1915年9月~1918年11月)、中期(1918年12月~1920年8月)和后期(1920年9月~1922年7月).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时下,中国期刊改名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2004年3月,原<中国大学生>正式更名为<大学生>,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了她改名后第一个明媚的春天.据悉,改名后的<大学生>第一期仅零售预订就达到了10万份.  相似文献   

14.
<正>期刊更名成时尚。新一轮调整中的"改版"不仅仅是在杂志栏目设置、版式调整等编辑技术方面的微调,其动作幅度更大、涉及范围更广,主要表现为期刊更名,这意味着杂志性质、定位、方针等要素发生转换。产品结构立体化。未来期刊社的产品结构将呈现为"三位一体":纸质产品、数字产品、定制产品。期刊阅读多级化。中国社会机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动,让期刊阅读市场多极化趋势将愈加明显,"精英读精品、大众随大流、同道结同盟"成为期刊阅读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湖南档案>是由湖南省档案局、湖南省档案学会于1981年创刊的,目的是为全省档案工作者专业化、知识化服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湖南档案>已成为一份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省一级期刊,也是全国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湖南档案>正式更名为<档案时空>,在保持刊物原有学术研究、业务指导、经验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宗旨的基础上,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市场的挑战.为了促进档案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建设,笔者对<档案时空>(<湖南档案>)2002年和2003年度双月专业版发表的有关档案专业文章(不包括卷首语、专稿、会议报导、读者文摘等),按其特征和标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试图为<档案时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杂志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杂志.自1981年创刊迄今,<读者>历经27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发展到2006年超1000万册,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兰州人的城市名片、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相似文献   

17.
<大学时代>杂志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社、<大学时代>杂志社出版发行的一本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青年期刊,2002年9月创刊于长沙.作为一个社办期刊,<大学时代>用了3年时间,就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大学时代>是怎样定位与管理的?记者采访了<大学时代>的执行主编吴新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学术性、信息管理技术类专业期刊。1980年创刊,原名《计算机与图书馆》,1985年更名为《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唯一一份技术性刊物,入选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连续多次被授予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学界关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在"前承"与"后续"上取得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就:研究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减少单纯描述性的层面,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在重视单个传媒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对整体的观照.为了更加具体的把握2006年学界关于传媒发展研究的现状,我们从新闻传播类期刊中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样本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指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一些对传媒发展有较多研究的重要期刊.它们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新闻战线>、<传媒观察>、<中国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