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论是默画,还是背儿歌、故事等,其中都有一个如何正确识记的问题。通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从以下入手解决较好。 首先必须引导幼儿准确地选择记忆对象。这种选择包括认定识记目标和确定识记  相似文献   

2.
默画的作用     
教师先出示一张较大的范画,并在黑板上范画一次,让幼儿仔细观察;同时对他们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出物体的基本特征。然后拿掉范画,擦去黑板上的画,要求幼儿把刚才看到过的画再画在自己的画纸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默画。默画最初只能限于画较简单的物体。  相似文献   

3.
幼儿临摹画是模仿范画作画,幼儿写生画是照着实物作画,即让幼儿面对特定物体或场景,通过观察,把看到的形状特征画下来。幼儿写生画的对象以数量少、形状特征明显为宜。写生画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引导幼儿观察写生对象,分析形状特征,示范重点写生对象的作画步骤和描绘方法,然后把示范画拿走,不让幼儿临摹,而要求看着实物作画,能画得“有点像”。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幼儿添加有关内容。例如写生“挂着的一串葡萄”,要求在画好一串葡萄基础上,添加藤、叶、葡萄以及蝴蝶、蜻蜓等。又如画“一个花坛和种着的花草”,要求画好花坛花草后添加树、房子、小动物、人等。因为幼儿写生,也还有着想像作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明霞 《成才之路》2010,(15):36-36
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呢? 一、多感官协同识记 心理学指出:认识一个对象,外部感觉器官参加得越多,认识得就越深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促使多种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参加识记活动。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记忆是可以训练的。方法之一——重复记忆法。三岁以下的幼儿,由于知识经验贫乏和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接受外部事物一般都是借助于物体的形象。他们识记的形式多数是机械识记。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增强幼儿的记忆能力,就要充分运用重复这一方法,如让幼儿多看、多听、多摸、多闻等,以巩固其记忆效果。重复训练应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即在刚学过新材料后,要抓住还比较清晰的时候进行巩固。开始每次重复间隔时间要短,以后  相似文献   

6.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记忆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记忆速度、准确性、持久性、准备性和灵活性上,记忆对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一、依据心理规律,使学生能够记得准、快、牢1.明确识记的目的与任务。识记就是去记,是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否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有重要的影响。有目的的识记,学生才能有高度的自觉性,把自己的注意力倾注于识记对象上,并能付出艰巨的智力劳动,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识记。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学生每次识记…  相似文献   

7.
记忆的过程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通常是一个对事物反复感知形成比较巩固的映象的过程。它依存于人们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依存于人们对记忆材料的组织和理解。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作意志上的努力,可以把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  相似文献   

8.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在一定的诱因下,能够把记忆中所储存的信息迅速、准确地提出来的记忆品质。良好的记忆准备性是使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并最终得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不到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与他们的记忆准备性不强有关。而记忆准备性之所以不强,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识记时未能科学有效地组织识记材料。  相似文献   

9.
默图也称为记忆画图。它是制图者根据目标物体的表象来进行默画的,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靠大脑记忆力,通过回忆的方法把已经感知过的目标物体在形状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品德,对幼儿进行诚信教育,让幼儿知道要做一个诚信的孩子,从小养成诚信的品德,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一、幼儿产生不诚信行为的心理因素幼儿年纪小,往往由于记忆、想象、联想判断上的错误,而造成说谎,说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话。我们处理幼儿间的纠纷时,经常发现幼儿们争吵、打架时,要他们讲出事情的经过或谁先动手打人,回答往往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生争执,当时只顾玩,并不留意到底怎么争起来,因此他们不能把发生过的事情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是由于记忆上的错误造成的说谎现象。有的小…  相似文献   

11.
上小班美术课常有幼儿喊“我不会画”。尽管我忙前忙后巡回指导,但还是常常顾不过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分解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作业内容有步骤地分解开,然后用游戏或故事等形式富有情趣地把每一步串起来,让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如教绘画《小鸡》这节课,具体作业步骤是这样的:一、画鸡1.“一只小皮球跳进了小朋友的本子里。”让幼儿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圆。2.“皮球要小朋友把它变成小鸡,大家  相似文献   

12.
记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功能或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素质。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开发人的记忆力。人的记忆能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与特点,我们在开发学生记忆能力时就必须予以遵循。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供心理学的科学依据。一、记忆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发展起来。他们使用机械识记较多,进行意义识记较少。其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语词记忆很差。小学生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也逐渐超过机械识记。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也开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探索了一种可以提高口算效率的方法——挂卡默算法。其做法是:在黑板中央上方挂一个铁线做成的双钩吊钩,口算时把口算卡逐张放在吊钩上,让学生把各题得数依次写在口算本的小格里,(口算本可用画上竖线形成小格的低年算术簿),口算完让一个同学按题次念出得数,其余同桌同学交换校对。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理念,给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让幼儿带着疑问走向生活,再由生活走向绘画幼儿绘画就是让幼儿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画西瓜,可先让幼儿吃西瓜,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知道西瓜有圆形、也有椭圆形的,瓜瓤是红红的瓜子有咖啡色的,也有黑色的。这样幼儿就有了鲜活的素材,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二、让幼儿边玩耍边做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先把幼儿分组,让每组的每一名幼儿做一个有趣的动作,其他幼儿把这个动作用纸或别的材料做出来。…  相似文献   

15.
画故事     
大班幼儿在听故事录音磁带时,听着听着就会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我三番五次强调要安静、认真,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彩色笔,让幼儿听故事的同时,把故事内容大致画出来。如听《小黑猪看瓜》,有的幼儿画了一头小黑猪,有的幼儿画了许多西瓜,有的幼儿画了山羊公公在小河边钓鱼,还有的幼儿画了一群猴子来偷瓜。画故事时不强调  相似文献   

16.
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能力之一。记忆对儿童的想像、思维、语言以及情感和意志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出生开始,孩子就有了最初级的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记忆容量以及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是依靠后天的训练。把握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适时的记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图/韩吟秋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18.
童年的颜色     
曾经,我在一所乡村小学的学前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个美术活动中,老师让每一个幼儿画一只"美丽的手",方法是先把一只手压在白纸上描出轮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装饰。很快,许多幼儿画出了各式各样并且五颜六色的手,有的还让老师帮助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老师纷纷表扬他们画得漂亮、富有想象力。但老师发现,小丽画的手与众不同:这是一只黑色的右手,从手指到手掌都被涂上了黑乎乎的颜色,与其他色彩缤纷的手相比,小丽画的手就像"丑小鸭"一样"难看"。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告诉我们,记忆是人脑对以往经验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回忆、再认、识记分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那些能引起兴趣,符合需要、激起强烈情感的事物人们往往在无意中把它们记住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记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无意识记的完整性、清晰性和准…  相似文献   

20.
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能力之一。记忆对儿童的想像、思维、语言以及情感和意志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出生开始。孩子就有了最初级的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记忆容量以及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是依靠后天的训练。把握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适时的记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