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世界     
正@新周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土豪"不可恨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未来:社会分化为土豪与屌丝两大族群,土豪继续缺乏与财富匹配的文明,而屌丝仍然缺乏上行的机会。@新京报:[女生连考公务员6年:进到体制里就不一样了]"我现在是合同工,活做得不比有编制的差,但工资少很多,福利更没法比。考上公务员,进到体制里,就不一样了找对象也顺利多了。"连续国考6年的小陈说不会放弃。不少考生也认为,公务员考试是最低成本改变命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童年资讯     
《小学生》2014,(1):42-45
"土豪"一词蹿红网络"土豪"是最近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汇,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后指代一些在网络游戏上舍得花大钱的玩家。现在,"土豪"成为了形容气质够土、花钱够豪的人或现象。"土豪"一词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尤其是通过装穷来炫耀自己有钱的人。该意义衍生出"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等句子。  相似文献   

3.
尽管有关高考的非议从未停止过,但在国人心中,高考仍是当前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从"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的励志标语里,我们不难看出平民子弟对高考所寄予的厚望.但遗憾的是,看似公平的高考中,其实隐藏着强烈的不公平,那就是招生门槛不同. 以北京大学为例.根据201 1年的录取数据,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北京为52.5.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换言之,安徽考生上北大的难度,是北京考生的41倍.类似的现象复旦大学也有.据统计,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山东考生的274倍,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谁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对任何一个穷孩子来说,无论家境多么贫穷,无论父母多么落伍,只要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踏上向上流动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土豪"一词在人们日常交流和媒体报道中频频亮相,已然成为网络语言和报刊语言的新宠。最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那么,何谓"土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标为名词,释义为:旧时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或恶霸。而正在流行的"土豪"则完全不同于此释义。它的产生与网络游戏分是不开的。请看:(1)常言道"玩网游烧钱越狠越牛逼",但是在……格斗网游《蜀山剑侠传》中,平民玩家力压土  相似文献   

5.
"土豪"一词是2013年年末出现在网络上的一个流行语,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述了该词的原始意义与转义后的意义,并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解释"土豪"转义的动因,得出该流行语意义的转变是转喻作用的结果,同时分析了"土豪"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阳光考试是考生对公平的教育机会的诉求,也是教育考试管理组织对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管理过程.以教育部"六公开"为依据,设计网站"阳光指数"目的在于对广大考生及其家长起到信息引导作用,对各教育考试院起到激励和改进作用;有利于教育考试中心和社会对教育考试阳光管理有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豪"已经代替"白富美""高富帅"成为最热的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为土豪写诗"等词语迅速走红网络。"土豪"现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大众媒体的版面。那么从毛泽东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对于是土豪人人喊打,到了现在人们却都跃跃欲试地想和土豪交朋友,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大众价值观的转变,那么是如何转变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更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呢?这是我们值得认真思索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国庆长假若是没有外出旅游,在家里宅上一个礼拜绝对无聊。好在最后一天,朋友请我去松江转转,顺便去一土豪家吃个饭。吃土豪家的饭也超级无聊吧?但朋友又逗我了:"这个土豪最近从海外买回一批外销瓷,你就帮他看看吧,  相似文献   

9.
词语"土豪"从2013年流行至今,可谓名副其实的网络热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语言学知识,主要从词汇学角度对"土豪"进行探讨。首先,运用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的方法,从词语的内部静态和动态变化两个角度,来分析"土豪"词义的演变。"土豪"从古代到近代,词语的感情色彩经历了由褒义到中性,又到贬义的过程,直至"土豪"成为一个历史词语。现在的流行词语"土豪"又被时代赋予了新意,并且根据语境需要它的意义内涵和感情色彩复杂多变。但流行词语"土豪"仍与历史词语"土豪"意义相关,所以可以说"土豪"一词多义。其次,分别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土豪"得以流行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到社会文化背景、语言的经济性和简明性原则等因素的作用。最后,简单总结与流行词语"土豪"相关的问题,以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选取时下最热门词"土豪"在当下的语境中"土豪"指农村有钱的地主和缺乏品位的富人等,我们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应的几种"土豪"的英译,最后以日本的土豪——"大君"(おおきみ)和美国的土豪(Beverly Hillbillies)为例,对比了中外"土豪"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有一段话我们都非常熟悉。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读来让人心潮起伏,也给了正在人生旅途中的大学生们一种方向感和确定感。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到底怎样才算是虚度年华,怎样才算是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12.
狗不嫌家贫     
<正>那天,我带一家人去我同学在郊区的别墅做客。同学耗巨资装修了一个豪华而适住的大宅院,儿子偶得一进门就给惊呆了,冒出的第一句话是:"这才是真正的土豪啊!"从那以后,他就称我同学为"土豪"。偶得看到同学远在美国的儿子的卧室,更是叹为观止:一间房加一间独立的图书馆,面积快有我们家一半大了,还长期空着。他笑着问我同学:  相似文献   

13.
土豪     
最新鲜流行的网络语汇一网打尽,时代脉搏从此与你零距离。每个词汇与短语都是思想的凝聚,也是现实的最贴切写照,你掌握的不仅是语言,更是解读这个时代的钥匙。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得先了解一下"土豪"的由来。"土豪"一词的来历土豪本意是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或特指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网络中的"土豪"一词又是怎么来的呢?这是源于一款网络游戏(这里略出三字),游戏中有一个职业【剑魂】,攻击伤害是靠百分比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涌现出的“土豪”也越来越多。一个“富”字,人见人爱,里面却饱含了无数的经验教训。历史上富甲一万的大财主,若不懂得低调为人,及时收敛锋芒,而是处处张扬炫耀,最后总归是会惹来是非。只有懂得用财富造福于人,“土豪”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首先必须说,当“土豪”没什么不好,我们都很愿意和“土豪”做朋友!不过,如果“土豪”不那么热衷于赤裸裸地炫富,挑战我们脆弱的神经,可能会拥有更多真爱。有道是:露富有风险,炫富须谨慎!  相似文献   

15.
庞泽欣 《留学生》2014,(20):24-27
正Louis,21岁,"看东西"网站创始人,毕业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中文系在读,热爱水球和游泳"看东西",kandongsee.com,是一个为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西方文化、教育资讯的平台,正如它糅合了中文和英语的域名一样,它的运营团队也是一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高校的大学生。Louis是"看东西"的创始人,自称"算是半德国人半美国人"——他的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美国人。从小在伦敦长大,13岁进入伊顿公学,17岁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流行词语层出不穷,往往红极一时但很快又被大众遗忘。然而"土豪"一词却在长久广泛地流行,生命力旺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尝试从语言学的视角探究其原因:一是探究"土豪"的语义特征,从其源流、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词义泛化情况来分析;二是分析"土豪"的结构特点,主要关注其平级性与可拆性;三是对其语用特点进行分析,从"土豪"的使用现状揭示当代社会变化与大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进程,失业率不断上升、就业质量普遍下降正成为困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问题。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在1999年的国际劳工会议上,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以就业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体面工作"理念,并为体面工作提出了一个初始性定义:所谓体面工作是在自由平等、安全和尊严的条件下的生产性工作。其中,权利被保护、足够的报酬和提供社会保险是体面工作的主要特征,体面的、高质量的就业应该是自由的和非强迫的、机会平等的、安全的、有尊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太容易粉一个人,我们也太容易不好好粉一个人,当真爱还在穿鞋子,伪爱早已经跑遍了全城。幸好,我们还有分辨的能力。总有一些粉丝,终究会懂得"喜欢便是放肆,但爱是克制"的道理。1、粉丝包下多趟公交车车体广告向戚薇示爱2014年4月14号黑色情人节当天,戚薇遭遇了粉丝"土豪式示爱",戚薇的一位男粉丝斥重金买下海口市多趟公交车车体广告求婚示爱:"嫁给我吧!"  相似文献   

19.
<正>路易十六的王后上绞刑台的时候,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下意识地说了一声"对不起",我觉得这是贵族。《简·爱》里的罗切斯特也是。贵族首先要有很好的教养,他应该是一个文明的人。有人理解的贵族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傲慢,我觉着这恰恰是土豪。土豪这个词的发明真伟大。真正的贵族是一代一代慢慢培育出来的。第一代人一定带有暴发户色彩,所以托  相似文献   

20.
据俄罗斯新闻社2012年8月9日报道,由俄新社和高等经济学校联合开展的"社会导航"研究表明:仅不到一半的俄罗斯联邦高校及时在学校网站上向考生公布了与录取工作相关的信息。该调查持续了2天(7月30日和31日),调查小组分析了507所高校网站,收集了7个方面的数据:已录取的考生名单、录取的公费生名单、招收的自费生名额等。调查显示,46.7%的高校公布了录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